【题丘成之司理明远阁】作者:杨万里 朝代:宋代
[题丘成之司理明远阁]题丘成之司理明远阁原文
决曹据按尘似海,高阁退食心如冰。
夜将官本校家本,万山围里短檠灯。
能文未得傲能吏,好官不应傅丁字。
何时著脚最高层,目送归鸿挥绿绮。
[题丘成之司理明远阁]诗词问答
问:题丘成之司理明远阁的作者是谁?答:杨万里
问:题丘成之司理明远阁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杨万里的名句有哪些?答:杨万里
[题丘成之司理明远阁]参考注释
[题丘成之司理明远阁]高阁
(1) 高度较大的阁楼
(2) 用以贮藏存放书、物的高架子(束之高阁)
[题丘成之司理明远阁]退食
(1).语出《诗·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郑玄 笺:“退食,谓减膳也。自,从也;从於公,谓正直顺於事也。” 朱熹 集传:“退食,退朝而食於家也。自公,从公门而出也。”后因以指官吏节俭奉公。 南朝 梁 任昉 《梁武帝断华侈令》:“若能人务退食,竞存约己,移风易俗,庶期月有成。”
(2).退朝就食于家或公馀休息。《北史·高允传》:“﹝ 司马消难 ﹞因退食暇,寻 季式 ,酣歌留宿。”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上:“予以諫议大夫奉朝请,每退食,观 唐 人洎本朝名辈撰著以补史遗者,因纂所闻见继之。” 清 孙枝蔚 《题王金铉明府琴趣轩》诗之二:“簿书亦云劳,退食有好怀。”
(3).归隐;退休。《后汉书·杨秉传》:“﹝ 杨秉 、 韦著 ﹞俱徵不至,诚违侧席之望,然逶迤退食,足抑苟进之风。” 唐 方干 《与桐庐郑明府》诗:“莫道耕田全种秫,兼闻退食亦逢星。” 金 刘迎 《题刘德文戏彩堂》诗:“先生遣决谈笑间,退食归来奉慈母。”
(4).食量减退;不进食。 王西彦 《福元佬和他戴白帽的牛》:“那个乌花小猪又退食啦,昨晚还是好好的,刚才我去喂麦粥,只把鼻子往槽里搅两下,就不吃啦。”
(5).见“ 退鱼 ”。
[题丘成之司理明远阁]官本
(1).官府刻印或收藏的书本。 唐 张怀瓘 《书断·二王真跡》:“ 开元 十六年五月,内出二 王 真跡……其中古本,亦有是 梁 隋 官本者。” 曹士冕 《法帖谱系·淳化法帖叙说》引 宋 欧阳修 《集古录》:“至予集录古文,不敢輒以官本参入私集。”
(2).官府向民户贷款所用的本钱。《旧唐书·玄宗纪上》:“九月,先是高户捉官本钱;乙卯,御史大夫 李朝隐 奏请薄税百姓一年租钱充,依旧高户及典正等捉,随月收利,供官人税钱。”《新唐书·食货志五》:“初,捉钱者私增公廨本,以防耗失,而富人乘以为姦,可督者私之,外以逋官钱迫蹙閭里,民不堪其扰。御史中丞 崔从 奏增钱者不得踰官本。”
[题丘成之司理明远阁]短檠灯
矮架的灯。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对着盏碧荧荧短檠灯,倚着扇冷清清旧幃屏。”
[题丘成之司理明远阁]能文
善于属文。 唐 韩愈 《省试学生代斋郎议》:“学生或以通经举,或以能文称。”《宋史·文苑传四·萧贯传》:“俊迈能文,尚气慨。”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四:“ 长洲 王惕甫 …… 乾 嘉 间号称能文,与 秦小峴 、 鲁絜非 、 龚海峯 、 武虚谷 诸君,旗鼓相接。”
[题丘成之司理明远阁]能吏
能干的官吏。《汉书·张敞传》:“ 望之 以为 敞 能吏,任治烦乱,材轻,非师傅之器。” 唐 杜甫 《刘九法曹郑瑕丘石门宴集》诗:“能吏逢联璧,华筵直一金。” 宋 陆游 《书<空青集>后》:“始为家贤子弟,中为时胜流,晚为能吏。” 王闿运 《<衡阳县志>序》:“娄典名郡,亦曰能吏,反復好乱,终陨其祀,述《王敬则列传》。”
[题丘成之司理明远阁]好官
(1).较好的官职(如品位、俸禄、地域等)。亦指美差、肥缺。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 宣宗 ﹞问宰臣孰为 丹 后, 周墀 曰:‘臣近任 江西 见 丹 行事,遗爱餘风,至今在人。其子 宙 ,见任 河阳 观察判官。’上曰:‘速与好官。’”《宋史·曹彬传》:“人生何必使相,好官亦不过多得钱尔。”
(2).清廉贤明的官员。《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 安学海 ﹞是一个‘清如水,明如镜’的好官:真是金山也似的人。”《宦海》第一回:“也有几个不要钱的好官,要认真的禁开赌馆。”
[题丘成之司理明远阁]不应
(1).不响应;不应和。《墨子·旗帜》:“当应鼓而不应,不当应而应鼓,主者斩。”《荀子·正论》:“彼将听唱而应,视仪而动……不应不动,则上下无以相有也。”
(2).不回答;不答应。《孟子·公孙丑下》:“ 孟子 去 齐 ,宿於 昼 ,有欲为王留行者,坐而言,不应,隐几而卧。”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儘夫人问当,夫人説话,不应一句。” 清 王韬 《淞隐漫录·陈霞仙》:“女力劝之纳簉室,生终不应,曰:‘百岁欢娱,能有几何,岂可使他人间之哉!’”
(3).不符合;不应验。《韩非子·存韩》:“若臣斯之所言有不应事实者,愿大王幸使得毕辞於前,乃就吏诛不晚也。”《淮南子·原道训》:“风兴云蒸,事无不应。”
(1).不应该。 宋 苏轼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作此篇兼怀子由》词:“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古今小说·李公子救蛇获称心》:“千载难消亡国恨,不应此地着 鴟夷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甄后》:“仙人不应若是。”
(2).不须。 宋 王安石 《酬宋廷评请序解经诗》:“训释虽工君尚少,不应急务世人传。” 宋 苏轼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词:“ 西州 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宋 周文璞 《赠赵子野歌》:“书来不应寄他物,只要秋林一双笛。”
(3).不是。 宋 黄庭坚 《王立之诗报梅花已落尽次韵戏答》:“定是 沉郎 作诗好,不应春能生许愁。” 宋 陈师道 《十五夜月》诗:“不应明白髮,似欲劝人归。” 宋 陆游 《九月晦日》诗:“自是老来多感慨,不应萧瑟为秋风。”
(4).不曾;未尝。 唐 韩翃 《送客之江宁》诗:“春流送客不应赊,南入 徐州 见柳花。” 宋 晁补之 《洞仙歌·咏菊》词:“不应夸絶艳,曾妬春华,因甚东君意不到?” 宋 辛弃疾 《新荷叶·再和赵德庄韵》:“细数从前,不应诗酒皆非。”
(5).不知;不顾。 宋 陈师道 《河上》诗:“还家慰儿女,归路不应长。” 宋 谢薖 《定风波·七夕莫莫堂席上呈陈虚中》词:“寂寞江天正云雾,回顾,不应中有少微星。” 宋 周紫芝 《临江仙·送光州曾使君》词:“只愁飞詔下青冥,不应霜塞远,横槊看诗成。”
(6).古代法律名词。谓非有意犯罪。 元 关汉卿 《金线池》第四折:“失误了官身,本该扣厅责打四十,问你一个不应罪名。” 元 孙仲章 《勘头巾》第三折:“怎么把我也问个不应。”《水浒传》第三回:“原告人保领回家,邻佑杖断有失救应。房主人并下处邻舍止得个不应。”
[题丘成之司理明远阁]丁字
见“ 丁字帘 ”。
[题丘成之司理明远阁]何时
(1).什么时候。表示疑问。《楚辞·九辩》:“皇天滛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乾?”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六:“寄书 龙城 守,君驥何时秣?”《宋史·岳飞传》:“或问:‘天下何时太平?’”
(2).什么时候。表示时间难以确定。 刘大白 《石下的松实》诗:“一棵松树,落下许多松实;不知何时,被压着一块大石。”
[题丘成之司理明远阁]目送
用目光送别离去的人或物
[题丘成之司理明远阁]归鸿
归雁。诗文中多用以寄托归思。 三国 魏 嵇康 《赠秀才入军》诗之四:“目送归鸿,手挥五絃。” 唐 张乔 《登慈恩寺塔》诗:“斜阳越乡思,天末见归鸿。” 宋 王安石 《送陈景初》诗:“ 长安 何日到,一一问归鸿。” 明 杨珽 《龙膏记·酬咏》:“十年流落赋归鸿,谁傍昏衢驾烛龙。”
宋代,杨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