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鹤斋八景·其七·影山楼】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双鹤斋八景·其七·影山楼]双鹤斋八景·其七·影山楼原文
山上两层更有楼,欲将千里目中收。
并州奇想分明是,却笑未离影像求。
[双鹤斋八景·其七·影山楼]诗词问答
问:双鹤斋八景·其七·影山楼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双鹤斋八景·其七·影山楼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双鹤斋八景·其七·影山楼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双鹤斋八景·其七·影山楼]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八十六
[双鹤斋八景·其七·影山楼]参考注释
[双鹤斋八景·其七·影山楼]千里目
谓远望之目。 晋 孙楚 《之冯翊祖道诗》:“举翮抚 三秦 ,抗我千里目。” 唐 王之涣 《登鹳鹊楼》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宋 苏轼 《和王晋卿》诗:“醒来送归鴈,一寄千里目。”
[双鹤斋八景·其七·影山楼]并州
古州名。相传 禹 治洪水,划分域内为九州。据《周礼》、《汉书·地理志上》记载, 并州 为九州之一。其地约当今 河北 保定 和 山西 太原 、 大同 一带地区。《周礼·夏官·职方氏》:“乃辨九州之国……正北曰 并州 ,其山镇曰 恒山 。”
[双鹤斋八景·其七·影山楼]分明
(1) 清楚(明白)状
此七月望日之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清· 袁枚《祭妹文》
(2) 简单明了地
这分明不对
(3) 清楚地划开界限
[双鹤斋八景·其七·影山楼]影像
(1) 画像;遗像
悬挂影像
(2) 影子,身影
墙上有个人的影像
(3) 形象。指人的音容笑貌
心中的影像
乾隆,双鹤斋八景,影山楼,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