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后一日小宴廷臣·其一】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上元后一日小宴廷臣·其一]上元后一日小宴廷臣·其一原文
节逾翼日仍节宴,正大光明宝额垂。
正大居心以为养,光明莅政乃相宜。
却过天子当阳候,已近乾爻上九时。
进退存亡知不失,文言深义勖吾思。
[上元后一日小宴廷臣·其一]诗词问答
问:上元后一日小宴廷臣·其一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上元后一日小宴廷臣·其一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上元后一日小宴廷臣·其一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上元后一日小宴廷臣·其一]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六十二
2. 平声
[上元后一日小宴廷臣·其一]参考注释
[上元后一日小宴廷臣·其一]翼日
明日,次日。翼,通“ 翌 ”。《书·金縢》:“公归,乃纳册于金縢之匱中,王翼日乃瘳。” 孔 传:“翼,明。”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促织》:“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訶 成 。”
[上元后一日小宴廷臣·其一]正大光明
指言行正派而襟怀坦白.又作[光明正大]
[上元后一日小宴廷臣·其一]正大
(1) 言行正当
光明正大
(2) 端正不邪
[上元后一日小宴廷臣·其一]居心
心地;存心;怀着某种念头——用于贬义
居心不良
[上元后一日小宴廷臣·其一]以为
认为
自以为不失天下之士。——《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以为旦噬己也。——唐· 柳宗元《三戒》
以为鄙吝。——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资治通鉴》
自以为必死。——《资治通鉴·唐纪》
以为豪。——明· 魏禧《大铁椎传》
以为妙绝。——《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上元后一日小宴廷臣·其一]光明
(1)
(2) 明亮的
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祝福》
(3) 比喻正义或有希望
光明大道
母亲沉痛的三言两语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的许多不平事实,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回忆我的母亲》
(4) 没有私心
光明磊落
心地光明
[上元后一日小宴廷臣·其一]莅政
掌管政事。《韩非子·喻老》:“ 楚庄王 莅政三年,无令发,无政为也。” 三国 魏 曹植 《帝舜赞》:“ 顓頊 之族,重瞳神圣;克协顽瞽,应 唐 莅政。”
涖政:临朝治理政事。《诗·大雅·公刘序》:“ 成王 将涖政,戒以民事,美 公刘 之厚於民,而献是诗也。” 三国 魏 曹髦 《以司马师为相国进号大都督诏》:“ 齐王 涖政,不迪率典。”
[上元后一日小宴廷臣·其一]相宜
合适,符合
在那个场合你说这样的话是不相宜的
[上元后一日小宴廷臣·其一]过天
改天;日后。《官场现形记》第三回:“既然太太如此説,家人们过天再替太太补祝罢。”
[上元后一日小宴廷臣·其一]当阳
现在湖北省当阳县。又指太阳能晒着的地方
这块地当阳
[上元后一日小宴廷臣·其一]上九
(1).《易》卦在第六位的阳爻叫上九。《易·乾》:“上九:亢龙,有悔。”《文言》释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2).喻道德学问最高的人。 黄节 《李氏<焚书>跋》:“ 龙谿 之学一传而为 何心隐 ,再传而为 卓吾 。故 卓吾 论 心隐 ,尊以为上九大人。”
(3).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古称上九。《太平御览》卷九九一引 晋 周处 《风土记》:“俗尚九月九日,谓为上九。”
(4).古以农历每月二十九日为上九。参见“ 下九 ”。
[上元后一日小宴廷臣·其一]进退存亡
前进,退却,生存,死亡。泛指各种处境。《易·乾》:“﹝《文言》曰﹞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新五代史·杂传·薛融》:“ 融 独从容对曰:‘ 融 本儒生尔,军旅之事,未尝学也,进退存亡之理,岂易言哉!’” 清 朱彝尊 《杭州洞霄宫提举题名记》:“君子所贵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也。”
[上元后一日小宴廷臣·其一]不失
(1).不偏离;不失误。《易·随》:“出门交有功,不失也。” 孔颖达 疏:“以所随之处不失正道,故出门即有功也。”《论衡·量知》:“御史之遇文书,不失分銖。” 刘盼遂 集解:“不失分銖,不出一点差错。”
(2).不遗漏;不丧失。《老子》:“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魏源 本义:“恢恢疎阔而自无漏网之人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辨骚》:“酌奇而不失其真,翫华而不坠其实。”
(3).还算得上;不愧。 明 胡应麟 《诗薮·外编·元》:“故蹈 元 之辙,不失为小乘;入 宋 之门,多流於外道也。” 茅盾 《子夜》十七:“ 吴荪甫 干笑着说:‘能进能退,不失为英雄。’”
[上元后一日小宴廷臣·其一]文言
指在[五四]之前通行的以古汉语为规范的汉语书面语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