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太液池泛舟·其三】_乾隆 | 清代

【太液池泛舟·其三】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太液池泛舟·其三]太液池泛舟·其三原文

漭沆澄波叠翠涵,天光云影适来参。

独舂依苇毵毵白,远嶂疏眉淡淡岚。

[太液池泛舟·其三]诗词问答

问:太液池泛舟·其三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太液池泛舟·其三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太液池泛舟·其三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太液池泛舟·其三]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覃韵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四十

[太液池泛舟·其三]参考注释

[太液池泛舟·其三]漭沆

水广大貌。《文选·张衡<西京赋>》:“顾临 太液 ,沧池漭沆。” 薛综 注:“漭沆犹洸潒,亦宽大也。” 唐 韦元旦 《兴庆池侍宴应制》诗:“沧池漭沆帝城边,殊胜 昆明 凿 汉 年。” 明 陈与郊 《昭君出塞》:“和亲定讲,此日天孙降。向银河蚤填漭沆。”

[太液池泛舟·其三]澄波

清波。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澄波万壑,洁澜千里。” 宋 黄庭坚 《减字木兰花·距施州二十里》词:“万事茫茫,分付澄波与烂肠。”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七》:“东瞰澄波,西悬倒壁。”

[太液池泛舟·其三]叠翠

层迭的翠绿色。指层迭的山色。 唐 杜颜 《灞桥赋》:“连山叠翠而西转,羣树分形而北疎。” 唐 刘蜕 《吊屈原辞·招帝子》:“鸞去凤飞兮云不归, 九疑 叠翠兮横 湘 雨。” 元 萨都剌 《溪行中秋翫月》诗:“四山叠翠开画图,溪瀨漱石如笙竽。”

[太液池泛舟·其三]天光云影

天上的光亮、云朵映在水中的影子。

[太液池泛舟·其三]适来

方才;刚才

适来谁进去了?

[太液池泛舟·其三]独舂

鹖鴠的别名。 三国 吴 沉莹 《临海异物志》:“独舂鸟声似舂声,声多者五穀伤,声少者五穀熟。”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禽二·寒号虫》﹝释名﹞引 郭璞 曰:“鶡鴠,夜鸣求旦之鸟。夏月毛盛,冬月裸体,昼夜叫,故曰寒号,曰鶡旦。古刑有城旦舂,谓昼夜舂米也。故又有城旦、独舂之名。”

[太液池泛舟·其三]毵毵

毛发、枝条等细长垂拂、纷披散乱的样子

绿岸毵毵杨柳垂

[太液池泛舟·其三]淡淡

(1) 形容颜色浅淡

云溪花淡淡。——唐· 杜甫《行次盐亭》

淡淡的浮云

淡淡的远山

(2) 隐隐约约的样子

淡淡焉,若有物存,莫识其状。——《列子·汤问》

(3) 水波动的样子

绿池泛淡淡,青柳何依依。——潘岳《金谷集作》

,,

  • 【新春万寿山】_乾隆 | 清代
  • 【新春万寿山】_乾隆 | 清代 >> 【新春万寿山】_乾隆 | 清代...

  • 【醇和堂叠旧作韵(平原行馆内堂名)】_乾隆 | 清代
  • 【醇和堂叠旧作韵(平原行馆内堂名)】_乾隆 | 清代 >> 【醇和堂叠旧作韵(平原行馆内堂名)】_乾隆 | 清代...

  • 【再游平山堂即景杂咏八首·其二】_乾隆 | 清代
  • 【再游平山堂即景杂咏八首·其二】_乾隆 | 清代 >> 【再游平山堂即景杂咏八首·其二】_乾隆 |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