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梅杂兴】作者:释永颐 朝代:宋代
[看梅杂兴]看梅杂兴原文
挂头方帽与乌纱,兄自看梅北煮茶。
间问水边行乐去,向阳浑有机株花。
[看梅杂兴]诗词问答
问:看梅杂兴的作者是谁?答:释永颐
问:看梅杂兴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永颐的名句有哪些?答:释永颐
[看梅杂兴]释永颐看梅杂兴 书法图
看梅杂兴书法作品
[看梅杂兴]参考注释
[看梅杂兴]头方
脑袋方正。比喻鲠直,不随和。 唐 罗隐 《堠子》诗:“未能惭面黑,只是恨头方。”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八:“今人谓拙直者名方头。 陆鲁望 作《有怀诗》云:‘头方不会王门事,尘土空緇白苧头。’亦有此出处矣。”
[看梅杂兴]乌纱
(1).指古代官员所戴的乌纱帽。 唐 皮日休 《夏景冲淡偶然作》诗:“祗隈蒲褥岸乌纱,味道澄怀景便斜。” 宋 王禹偁 《<李太白真赞>序》:“龙竹自携,乌纱不整;异貌无匹,华姿若生。”《平山冷燕》第一回:“喝声未絶,只见班部中闪出一官,乌纱象简,趋跪丹墀。”
(2).泛指官帽。 清 洪楝园 《后南柯·辞职》:“想当年司宪护高牙,误军事褫乌纱,如炉王法便追拿。”参见“ 乌纱帽 ”。
(3).借指官位。 明 孙仁孺 《东郭记·与之大夫》:“覷了这人情笑杀,可道当今底是识乌纱。”参见“ 乌纱帽 ”。
(4).黑纱织物。参见“ 乌纱髻 ”。
[看梅杂兴]行乐
一般以为是[寻欢作乐]、[享乐]的同义词,只是感 * 彩略有不同
老年人常多忧虑。少年人常好行乐(把[行乐]讲成[持乐观态度]比较更接近作者原意)。——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世间行乐亦如此。——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看梅杂兴]向阳
面对太阳;朝着太阳;比喻蒙受恩遇
[看梅杂兴]有机
(1)
(2) 含碳的,尤指其中氢原子连接到碳原子上的化合物的
有机溶剂
(3) 事物的各部分互相关连协调而不可分,就像一个生物体那样
有机联系
宋代,释永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