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清池】_梅尧臣 | 宋代

【清池】作者:梅尧臣 朝代:宋代

[清池]清池原文

泠泠清水池,藻荇何参差。
美人留采掇,玉鲔自扬鬐。
波澜日已浅,龟鳖日复滋。
虾蟆纵跳梁,得以绿其涯。
竞此长科斗,凌乱满澄漪。
空有文字质,非无简策施。
僊鲤勿苦羡,宁将蠯蛤卑。
徒剖腹中书,悠悠谁尔知。
聊保性命理,远潜江海湄。
泚泚曷足道,任彼蛙黾为。

[清池]诗词问答

问:清池的作者是谁?答:梅尧臣
问:清池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梅尧臣的名句有哪些?答:梅尧臣

[清池]参考注释

[清池]泠泠

(1) 形容清凉;冷清

白露泠泠

(2) 本指流水声。借指清幽的声音

[清池]清水

清澈的凉水

[清池]参差

(1) 不齐

参差荇菜。——《诗·周南·关睢》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唐· 杜牧《阿房宫赋》

(2) 早晚相差

参差了三两年

(3) 差池;失误

没半点儿参差

译意参差

(4) 马虎

不敢参差

(5) 关系不融洽

人人不睦,个个参差

[清池]美人

(1)

(2) 美女

一个长着油光发亮的黑头发、红嘴唇、眼睛一点也不怯懦的大胆的美人

(3) 品德高尚的人;贤人

全州的美人和绅士都聚集在那里

[清池]采掇

采摘;采集

采掇者易辨识耳。——宋· 沈括《梦溪笔谈》

[清池]波澜

(1) * 浪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起)。——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2) 多用于比喻

文章波澜起伏

[清池]虾蟆

同[蛤蟆]( háma)

[清池]跳梁

见“ 跳踉 ”。

[清池]得以

指借某事物而能做某事;能够,可以

充分发扬民主,使每个人的意见得以充分发表出来

人皆得以隶使之。——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清池]科斗

(1).蝌蚪。蛙或蟾蜍的幼体。《庄子·秋水》:“还虷蟹与科斗,莫吾能若也。” 陆德明 释文:“科斗,虾蟇子也。” 唐 韩愈 《峡石西泉》诗:“闻説旱时求得雨,秖疑科斗是蛟龙。” 宋 梅尧臣 《初闻蛙》诗:“何时科斗生,草根已吐牙。” 鲁迅 《呐喊·鸭的喜剧》:“科斗成群结队的在水里面游泳; 爱罗先珂君 也常常踱来访他们。”

(2).指科斗文字。 唐 韩愈 《科斗书后记》:“於 汴州 识 开封 令 服之 者, 阳冰 子,授余以其家科斗《孝经》, 卫宏 《官书》,两部合一卷。”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定婚店》:“ 固 步覘之,不识其字,既非虫篆八分科斗之势,又非梵书。” 宋 陈师道 《观兖文忠公家六一堂图书》诗:“庙器刻科斗,寳樽播华虫。”

(3).指古文经籍。 唐 刘言史 《放萤怨》诗:“架中科斗万餘卷,一字千回重照见。”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二十:“ 子由 尝跋 东坡 遗稿云……科斗藏壁间,见者空叹惊。废兴自有时,诗书付 西京 。”

(4).指科斗形营帐。 唐 崔湜 《大漠行》:“科斗连营 太原 道,鱼丽合阵 武威 川。”

[清池]凌乱

杂乱而无条理

轻迹凌乱,浮影交横。——鲍照《舞鹤赋》

[清池]澄漪

清波。 唐 方干 《题仙岩瀑布呈陈明府》诗:“聚向山前更谁测,深沉见底是澄漪。” 宋 梅尧臣 《清池》诗:“竞此长科斗,凌乱满澄漪。”

[清池]空有

(1).佛教语。空,指法性;有,指幻相。谓相反相成的真俗两谛。《佛地经论》卷四:“菩萨藏,千载已前,清净一味,无有乖諍;千载已后,乃兴空有二种异论。”《后汉书·西域传论》:“详其清心释累之训,空有兼遣之宗,道书之流也。” 李贤 注:“不执著为空,执著为有;兼遣谓不空不有,虚实两忘也。” 南朝 梁简文帝 《 * 颂》:“二諦现空有之津,二智包权实之底。” 宋 王安石 《望江南·归依三宝赞》词:“普愿众生同我愿,能於空有善思惟。”

(2).徒有;只有。 后蜀 欧阳炯 《江城子》词:“空有 姑苏臺 上月,如 西子 镜,照江城。”

[清池]文字

(1) 记录语言的符号,如汉字、拉丁字母。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琅琊山刻石]中才第一次把文字叫做字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说文解字叙》

(2) 文章;作文

文字通顺

(3) 语言的书面形式,如汉文、俄文

(4) 文书;公文

行文字

(5) 密信

得此文字

[清池]简策

古代连接成册的竹简。泛指书籍

[清池]蠯蛤

蚌与蛤。泛指蛤属。 宋 梅尧臣 《清池》诗:“僊鲤勿苦羡,寧将蠯蛤卑。”

[清池]剖腹

(1).破开腹腔。《晋书·皇甫谧传》:“ 岐伯 剖腹以蠲肠。” 巴金 《雨》五:“我看见许多青年给剖腹挖心,给枪毙杀头。”

(2).指 * 。 续范亭 《乱弹琴》诗之五:“三十奔驰尘与土,二十四年自剖腹。”

(3).犹言掬诚。 清 李渔 《玉搔头·缔盟》:“奴家正要剖腹推心,千万不要藏头露尾。”《红楼梦》第五回:“今既遇尔祖 寧 荣 二公剖腹深嘱。”

[清池]中书

(1).皇宫中的藏书。亦特指宫中记事的书。《汉书·儒林传·孔安国》:“ 成帝 时求其古文者, 霸 以能为《百两》徵,以中书校之,非是。” 颜师古 注:“中书,天子所藏之书也。”《后汉书·伏湛传》:“ 永和 元年,詔 无忌 与议郎 黄景 校定中书《五经》、诸子百家、艺术。” 李贤 注:“中书,内中之书也。”《三国志·吴志·孙亮传》“日於苑中习焉” 裴松之 注引《吴历》:“ 亮 数出中书视 孙权 旧事。”

(2).官名。中书令的省称。 汉 设中书令,掌传宣诏令,以宦者为之,后多任用名望之士。《汉书·萧望之传》:“ 望之 以为中书政本,宜以贤明之选。” 晋 庾亮 《让中书令表》:“国恩不已,復以臣领中书。” 隋 唐 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俱为宰相,后因以中书称宰相。《宋史·叶清臣传》:“陛下欲息奔竞,此繫中书。若宰相裁抑奔竞之流,则风俗惇厚,人知止足。” 清 洪昇 《长生殿·贿权》:“中书独坐揽朝权,看炙手威风赫烜。”

(3).官名。中书舍人的省称。 隋 、 唐 时为中书省的属官。 明 清 废中书省,于内阁设中书舍人,掌撰拟、缮写之事。《儒林外史》第四九回:“中书的班次,进士是一途,监生是一途。”《官场现形记》第五三回:“他就凑了千把银子,捐了个内阁中书。”

(4).官署名。 唐 代的中书省、 宋 代的政事堂,亦直称为“中书”。 唐 白居易 《和裴相公傍水闲行绝句》:“行寻春水坐看山,早出中书晚未还。” 宋 叶梦得 《石林诗话》卷中:“ 文潞公 在枢府,尝一日过中书,与 荆公 行至题下。”

(5).毛笔的别称,“中书君”的省称。《剪灯馀话·武平灵怪录》:“早拜中书事 祖龙 , 江淹 亲向梦中逢。”参见“ 中书君 ”。

[清池]悠悠

(1) 长久,遥远

悠悠长夜

(2) 遥远的

悠悠未来

(3) 形容从容不迫

(4) 众多

(5) 荒谬

悠悠之谈

(6) 飘动的样子

羌笛悠悠雪满地。——宋· 范仲淹《渔家傲》

(7) 庸俗

(8) 形容忧伤

悠悠我思

中心悠悠

悠悠尔心。——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9) 形容悠闲自在

白云千载空悠悠。——唐· 崔颢《黄鹤楼》

悠悠自得

[清池]性命

指生物的生命

苟全性命于乱世。——诸葛亮《出师表》

偷性命。——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身心性命。——清· 刘开《问说》

[清池]海湄

海边。《文选·嵇康<琴赋>》:“邪睨 崑崙 ,俯瞰海湄。” 吕向 注:“海湄,海畔也。” 唐 李白 《大鹏赋》:“然后六月一息,至於海湄。” 明 刘基 《越山亭晚望》:“ 越 絶孤城枕海湄, 越王亭 下景迟迟。” 王闿运 《<桂阳州志>序》:“海湄请雨,神听有喜。”

[清池]泚泚

(1).汗出貌。《孟子·滕文公上》“其顙有泚” 汉 赵岐 注:“泚,汗出泚泚然也。”

(2).清澈貌。 宋 梅尧臣 《清池》诗:“泚泚曷足道,任彼鼃黽为。”

[清池]蛙黾

即蛙。亦指蛙声。《周礼·秋官·蝈氏》:“掌去蛙黽。” 唐 韩愈 《杂诗》之四:“蛙黽鸣无谓,閤閤祇乱人。” 金 元好问 《出京》诗:“城居苦湫溢,羣动日蛙黽。” 清 陈维崧 《贺新郎·题曹实庵<珂雪词>》词:“多少词场谈文藻,向豪 苏 腻 柳 寻蓝本,吾大笑,比蛙黽。”

,

  • 【观邵不疑学士所藏名书古画】_梅尧臣 | 宋代
  • 【观邵不疑学士所藏名书古画】_梅尧臣 | 宋代 >> 【观邵不疑学士所藏名书古画】_梅尧臣 | 宋代...

  • 【减字木兰花】_贺铸 | 宋代
  • 【减字木兰花】_贺铸 | 宋代 >> 【减字木兰花】_贺铸 | 宋代...

  • 【更漏子(般涉调)】_张先 | 宋代
  • 【更漏子(般涉调)】_张先 | 宋代 >> 【更漏子(般涉调)】_张先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