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致辩】_乾隆 | 清代

【致辩】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致辩]致辩原文

致辩惭因尹壮图,谓民困怨肆虚诬。

四蠲正赋两蠲漕,勿问吾惟惠有孚。

[致辩]诗词问答

问:致辩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致辩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致辩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致辩]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六十三

[致辩]参考注释

[致辩]壮图

壮志,宏伟的意图。 晋 陆机 《吊魏武帝文》:“雄心摧於弱情,壮图终於哀志。” 唐 司空图 《力疾山下吴村看杏花》诗之二:“羸形不画 凌烟阁 ,只为微才激壮图。”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诗》:“﹝ 程瑀 ﹞尝寄诗与乡人云:‘试问青山圆也未,不应久负壮图心。’” * 《和 * 同志七绝》之一:“敌后常撑亦壮图,三师能解国家忧。” 夏衍 《长途》:“到 广西 腹地来垦荒了……有这样的壮图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抗战之前也是很难想象的吧。”

[致辩]民困

(1).民众的困苦。《逸周书·酆保》:“五祥:一君选择,二官得度,三务不舍,四不行赂,五察民困。” 清 吴伟业 《杂感》诗之一:“闻道朝廷罢 上都 ,中原民困尚难苏。”

(2).民众困厄。《史记·宋微子世家》:“岁饥民困,吾谁为君!”《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李同 曰﹞民困兵尽,或剡木为矛矢,而君器钟磬自若。使 秦 破 赵 ,君安得有此?使 赵 得全,君何患无有?”

[致辩]虚诬

(1).犹虚诞,虚妄。《左传·哀公十四年》“西狩获麟” 唐 孔颖达 疏:“盖贱其虚诬,鄙其妖妄,故无所取之也。”《旧唐书·皇甫鎛传》:“事皆罔蔽,言悉虚诬,远近咸知,朝野同怨。” 清 李渔 《奈何天·分扰》:“第四着:愁反间,逆料虚诬。” 章炳麟 《东夷》诗之六:“一朝时世异,谱牒皆虚诬。”

(2).捏造事实加以毁谤或陷害。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恶直之人,憎於非党……乃共搆合虚诬,中伤清德,瑕累横生,莫敢救拔。” 晋 葛洪 《抱朴子·讥惑》:“吾闻 晋 之 宣 、 景 、 文 、 武 四帝,居亲丧皆毁瘠踰制……于时天下之在重哀者,咸以四帝为法,世人何独不闻此而虚诬高人,不亦惑乎?”

[致辩]正赋

主要的赋税。指地丁税。 明 沉榜 《宛署杂记·繇赋》:“赋分二等:曰正赋,即起运存留正供,每年候府奉部札,酌岁所急,多寡微有差。”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催征》:“田之所税为粮,人之所供为丁,统正赋之名,曰:地丁。” 清 顾炎武 《钱粮论下》:“薄於正赋而厚於杂赋。正赋,耳目之所先也;杂赋,其所后也。”

,

  • 【题钱维城九秋图·其一·秋海棠】_乾隆 | 清代
  • 【题钱维城九秋图·其一·秋海棠】_乾隆 | 清代 >> 【题钱维城九秋图·其一·秋海棠】_乾隆 | 清代...

  • 【钓台】_乾隆 | 清代
  • 【钓台】_乾隆 | 清代 >> 【钓台】_乾隆 | 清代...

  • 【花朝】_乾隆 | 清代
  • 【花朝】_乾隆 | 清代 >> 【花朝】_乾隆 |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