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登妙高寺】_乾隆 | 清代

【登妙高寺】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登妙高寺]登妙高寺原文

寺据北峰斯最高,高无可称称以妙。

因忆老聃五千言,无欲以观揭其要。

东坡浮玉已糟粕,其可再乎益堪笑。

下视昆明镜影呈,付与光光自相照。

[登妙高寺]诗词问答

问:登妙高寺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登妙高寺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登妙高寺]注释

1. 押啸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九十六

[登妙高寺]参考注释

[登妙高寺]无可

(1).犹言无可无不可。《后汉书·仲长统传》:“任意无非,适物无可。” 南朝 宋 鲍照 《转常侍上疏》:“自惟常人,触事无可。”

(2).不能,无法。《艺文类聚》卷八三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 淮牛渚津 水极深,无可算计。”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恍惚杳冥,茫无实据,虽 阎罗 包老 亦无可措手。” 茅盾 《子夜》八:“好像犯人被判决了罪状, 冯云卿 到此时觉得无可躲闪了。”

(3).犹言没有可以。 孙犁 《秀露集·关于纪昀的通信》:“至于他为官的政绩,只能说是平平,无可称述。”

[登妙高寺]五千言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老子 迺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所终。”后以“五千言”为 老子 《道德经》的代称。 唐 白居易 《养拙》诗:“迢遥无所为,时窥五千言。” 宋 姜夔 《永遇乐·次韵辛克清先生》词:“五千言,老来受用,肯教造物儿戏。” 鲁迅 《集外集·<奔流>编校后记》:“ 老聃 作五千言, 释迦 有 恒河 沙数说,也还是东洋人中的‘好事之徒’也。”

[登妙高寺]欲以

即[欲以(之)],想借(此)

侯生…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史记·魏公子列传》

欲以动上意。(即[欲以之动上意]的省略。)——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登妙高寺]东坡

(1).东边坡地。 唐 苏颋 《先是新昌小园期京兆尹一访兹愿不果率然成章》诗:“寂寞东坡叟,传呼北里人。” 唐 白居易 《东坡种花》诗之二:“东坡春向暮,树木今何如?”

(2).地名。在 湖北省 黄冈县 憢东。 宋 苏轼 《东坡》诗:“雨洗 东坡 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3). 宋 苏轼 自号 东坡居士 ,因以“东坡”为其别称。 宋 施彦执 《北窗炙輠》卷上:“昨 强幼安 来説话,引援甚富。某谓之曰:‘若此者, 六一 语;若此者, 温公 语;若此者, 东坡 语;若此者, 山谷 语; 强幼安 语却在甚处?’” 明 王鏊 《震泽长语·文章》:“ 东坡 为诗,无非讥切时政,借曰意在爱君,亦从讽諫可也。” 清 吴汝纶 《与杨伯衡论方刘二集书》:“於八家则 望溪 近 欧 曾 ,而 海峰 近 东坡 。”参见“ 东坡居士 ”。

[登妙高寺]浮玉

见“ 浮玉山 ”。

[登妙高寺]糟粕

造酒剩下的渣滓。比喻废弃无用的事物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登妙高寺]堪笑

可笑。《封神演义》第七九回:“堪笑 徐芳 徒逆命,枉劳心思竟何从!”

[登妙高寺]下视

(1).由高处往下看。《墨子·非儒》:“高拱下视。” 汉 扬雄 《甘泉赋》:“攀琁璣而下视兮,行游目乎 三危 。”《旧唐书·王方庆传》:“山径危险,石路曲狭,上瞻骇目,下视寒心。”

(2).轻视,看不起。 宋 范仲淹 《议守》:“ 匈奴 屡变,往往犯塞,杀戮吏民,不胜其酷。至于书问傲慢,下视中国。”《三国志平话》卷下:“ 曹相 下视 张松 。” 明 李贽 《定林庵记》:“子欲学,幸毋下视 周安 。”

[登妙高寺]昆明

中国云南省省会。市区面积2199平方公里,市区人口129万.中国西南重镇,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西南交通枢纽。别名[春城]

[登妙高寺]付与

拿出;交给:尽力完成时代~我们的使命。

[登妙高寺]光光

(1) 没有留下一点头发的

光光的脑壳

(2) 光亮亮的

亮光光

(3) 十分平滑的

光光滑滑

(4) 没留下一文的

输得光光的

(5) 一丝不挂的

脱得光光的

(6) 光明显耀

元功盛勋,光光如彼。——晋· 阮籍《为郑冲劝晋王笺》

[登妙高寺]自相

相互。《后汉书·党锢传·范滂》:“君为人臣,不惟忠国,而造部党,自相褒举,评论朝廷,虚构无端,诸所谋结,并欲何为?”《二刻拍案惊奇》卷四:“两承差自相商议了一回道:‘除非如此如此。’”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日记》:“诸峯自相掩蔽,不能一目尽也。”

(1).亲自察看。《三国志·吴志·薛综传》:“自臣昔客始至之时, 珠崖 除州县嫁聚,皆须八月引户,人民集会之时,男女自相可适,乃为夫妻,父母不能止。”

(2).佛教语。指事物各自外现的形象特征。与“共相”相对。 章炳麟 《国故论衡·明见》:“﹝物﹞无毕同,故有自相;无毕异,故有共相。” 章炳麟 《国故论衡·明见》:“浮屠之言曰:从一青计之,以是青为自相,以凡青为共相,青同也。以凡青为自相,以赤、白、黄、紫为共相,显色同也。以显色为自相,以声、香、味、触为共相,色聚同也。”参见“ 共相 ”。

,

  • 【食蔗居】_乾隆 | 清代
  • 【食蔗居】_乾隆 | 清代 >> 【食蔗居】_乾隆 | 清代...

  • 【减字木兰花·烛花摇影】_纳兰性德 | 清代
  • 【减字木兰花·烛花摇影】_纳兰性德 | 清代 >> 【减字木兰花·烛花摇影】_纳兰性德 | 清代...

  • 【题林逋诗帖卷五叠前韵】_乾隆 | 清代
  • 【题林逋诗帖卷五叠前韵】_乾隆 | 清代 >> 【题林逋诗帖卷五叠前韵】_乾隆 |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