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人】作者:苏轼 朝代:宋代
[赠人]赠人原文
别后休论信息疏,仙凡自古亦殊途。
蓬山路远人难到,霜柏威高道转孤。
旧赏未应忘楚国,新诗闻已满皇都。
谁怜泽畔行吟者,目断长安貌欲枯。
[赠人]诗词问答
问:赠人的作者是谁?答:苏轼
问:赠人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苏轼的名句有哪些?答:苏轼
[赠人]苏轼赠人 书法图
赠人书法作品
[赠人]参考注释
[赠人]信息
(1) 有目的地标记在通讯系统或计算机的输入上面的信号…(如电话号码的一个数字)
(2) 音信消息
听说智化求见,必是丈夫有了信息,连忙请进。——《三侠五义》
[赠人]仙凡
(1).仙境与人间。 元 刘因 《游天城》诗:“天设限仙凡,云生失昏晓。”
(2).谓仙人与凡人。 明 朱有燉 《风月牡丹仙》第三折:“秀才,你读书人,岂不知幽冥之理,仙凡之道,不可如此!”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六朝小说和唐代传奇文有怎样的区别》:“那时还相信神仙和鬼神,并不以为虚造,所以所记虽有仙凡和幽明之殊,却都是史的一类。”
(3).借喻皇宫内苑与宫外。 宋 王辟之 《渑水燕谈录·歌咏》:“ 杨文公 初为光禄丞, 太宗 颇爱其才。一日,后苑赏花宴词臣,公不得预,以诗貽诸馆阁曰:‘闻戴宫花满鬢红 上林 丝筦待重瞳, 蓬莱 咫尺无因到,始信仙凡迥不同。’”
(4).比喻朝廷与地方。 宋 苏轼 《赠人》诗:“别后休论信息疎,仙凡自古亦殊途……谁怜泽畔行吟者,目断 长安 貌欲枯。” 冯应榴 注:“其人由官 荆 楚 而内召入 汴 者。”
[赠人]自古
(1).从古以来。《诗·小雅·甫田》:“我取其陈,食我农人,自古有年。”《论语·颜渊》:“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论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宋 欧阳修 《定风波》词:“任是好花须落去,自古。”
(2).泛指从前。 清 刘大櫆 《送张福清序》:“昔在自古, 闽 粤 不齿於上国。”
[赠人]殊途
见“ 殊涂 ”。
[赠人]山路
山中小路
山路弯弯
[赠人]远人
(1) 疏远的人
(2) 远处的人
[赠人]霜柏
(1).即柏。柏经霜犹茂,故称。语本 晋 陶潜 《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诗:“终怀在壑舟,谅哉宜霜柏。” 南朝 梁 江淹 《伤友人赋》:“尔挂情於霜柏,我发意於冬桂。”
(2).喻情操高洁的人。 宋 苏轼 《赠人》诗:“ 蓬山 路远人难到,霜柏威高道转孤。”
(3).喻老而弥健的人。 元 赵孟頫 《次韵左辖相公奉寄行台中丞徐公》:“白髮故人霜柏在,黄尘游子断蓬如。”
[赠人]高道
(1).崇高的德行。 唐 姚鹄 《寄赠许璋少府》诗:“若説君高道,何人更得如。”
(2).道行高深的道士。《红楼梦》第二八回:“任凴高僧高道懺悔,也不能超生。”
[赠人]未应
(1).犹不须。 宋 王安石 《评定试卷》诗:“疑有高鸿在寥廓,未应回首顾张罗。” 宋 陆游 《遣兴》诗:“老去可怜风味在,未应山海混渔樵。”
(2).犹不算;不是。 唐 李白 《梁园吟》:“ 东山 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 宋 张纲 《临江仙》词:“年方强仕未应迟。高风轻借便,一鶚看横飞。”
(3).犹不曾。 唐 李白 《关山月》诗:“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嘆息未应闲。” 唐 王维 《听宫莺》诗:“游子未应返,为此始思乡。” 宋 蔡伸 《念奴娇》词:“云浪鳞鳞,兰舟泛泛,共载一轮月。五湖当日,未应此段奇絶。”
(4).不应当。 明 刘基 《旅兴》诗之二四:“晨兴步庭除,足弱几不持;论年未应尔,胡为遽如斯?”
[赠人]新诗
(1).新的诗作。 晋 张华 《答何劭诗》之一:“良朋貽新诗,示我以游娱。” 唐 杜甫 《解闷》诗之七:“陶冶性灵存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 清 黄遵宪 《奉命为美国三富兰西士果总领事留别日本诸君子》诗:“海外偏留文字缘,新诗脱口每争传。”
(2).指“五四”以来的白话诗。 毛 * 《关于诗的一封信》:“诗当然应以新诗为主体。” 李一氓 《<阿英文集>序》:“你写新诗,我填旧词,也是个诗人高唱的时代。”
[赠人]皇都
(1).京城;国都。 汉 班固 《东都赋》:“获白雉兮效素乌,嘉祥阜兮集皇都。” 北周 庾信 《燕射歌辞·<宫调曲>之三》:“祺祥钟赤县,灵瑞炳皇都。” 唐 韩愈 《早春呈张水部》诗:“最是一年春好处,絶胜花柳满皇都。” 许地山 《换巢鸾凤》:“ 北京 是皇都,谁敢去打?”
(2). 辽 都名。 辽 神册 三年建, 会同 元年改称 上京 。故址在今 内蒙古自治区 巴林左旗 南 波罗城 。
[赠人]行吟
边行走边吟唱
屈原至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赠人]目断
犹望断。一直望到看不见。 唐 丘为 《登润州城》诗:“乡山何处是,目断 广陵 西。” 宋 晏殊 《诉衷情》词:“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无语凭阑干,目断行云。” 王季思 校注:“目断,犹云望断。” 清 陈维崧 《望湘人·寓楼微雪咏隔垣所见》词:“枉目断瑶堦,难递 飞琼 音信。”
[赠人]长安
长安地名始于秦朝,西汉、隋、唐等朝的都城,在今陕西西安一带
宋代,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