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五十三首】作者:释文礼 朝代:宋代
[颂古五十三首]颂古五十三首原文
策起眉毛示育王,分明佛面露堂堂。
至今阿耨池中水,流落人间润八荒。
[颂古五十三首]诗词问答
问:颂古五十三首的作者是谁?答:释文礼
问:颂古五十三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文礼的名句有哪些?答:释文礼
[颂古五十三首]参考注释
[颂古五十三首]眉毛
眼眶上缘长的毛
[颂古五十三首]分明
(1) 清楚(明白)状
此七月望日之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清· 袁枚《祭妹文》
(2) 简单明了地
这分明不对
(3) 清楚地划开界限
[颂古五十三首]佛面
(1).指佛像面部。《太平广记》卷一一六引《冥祥记》:“ 唐 贞观 二十年,征 龟兹 。有 薛孤训 者,为行军仓曹,军及屠 龟兹 后,乃於精舍剥佛面金。”《水浒传》第八三回:“那军校道:‘皇帝赐俺一瓶酒,一斤肉,你都尅减了。不是我们争嘴,堪恨你这厮们无道理,佛面上去刮金。’” 清 翟灏 《通俗编·释道》:“《涌幢小品》:谚云:‘佛面上刮金’,陋之也。”
(2).佛的面子,佛的情面。 元 宋元怀 《拊掌录》:“ 赵閲道 罢政閒居,每见僧,接之甚恭。一日士人以书贄见,公读之终卷,正色谓士人曰:‘朝廷有学校,有科举,何不勉以卒业?’……后再往,门下人不为通。士人谓閽者曰:‘参政便直得如此敬重和尚?’閽者曰:‘寻常来见诸僧,亦只是平平人,但相公道是重他袈裟。’士人笑曰:‘我这领白襴直是不直钱财?’閽者曰:‘也半看佛面。’士人曰:‘更那輟不得些少来看 孔夫子 面。’人传以为笑。”《官场现形记》第二回:“这个人是你 王公公 荐来的,僧来看佛面,不可轻慢于他。”
[颂古五十三首]堂堂
(1) 形容盛大
人狮惊岳岳,王庙忆堂堂。——郭沫若《访埃杂吟》
曰:[寡人将去此堂堂国者而死乎!]——《晏子春秋》
(2) 形容容貌庄严大方
仪表堂堂
(3) 形容志气宏大
我们是新一代的堂堂青年,还怕这一点困难吗?
(4) 阵式或气势很大
堂堂的军乐队走过去了
[颂古五十三首]至今
(1) 直至此刻
至今杳无音信
(2) 直到今天
[颂古五十三首]阿耨
(1).佛教语。意译为极微。今译为原子。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上》:“ 邹氏 ( 邹衍 )之言,曰九州,曰瀛海,则佛之大千微尘也, 须弥 阿耨也。” 章炳麟 《四惑论》:“乃若《胜论》之言阿耨, 伊壁鉤卢 之言阿屯, 黎布尼 之言毛奈陀,汉语译之,皆云原子。”
(2).见“ 阿耨达池 ”。
[颂古五十三首]中水
(1).水中。《国语·吴语》:“夜中,乃命左军、右军涉江,鸣鼓中水以须。” 韦昭 注:“中水,水中央也。”
(2).指中官。古官名。《左传·昭公十七年》“ 大曍氏 以龙纪” 孔颖达 疏引 汉 服虔 曰:“ 共工 以水名官……中官为中水。”
符合水平面标准。《周礼·考工记·舆人》:“立者中县,衡者中水。” 贾公彦 疏:“衡,横也。横者中於水,无高下也。”
[颂古五十三首]流落
穷困失意,在外漂泊
流落他乡
[颂古五十三首]人间
指整个人类社会;世间
要留清白在人间。——明· 于谦《石灰吟》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宋· 沈括《梦溪笔谈》
[颂古五十三首]八荒
又称八方。最远之处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并吞八荒之心。——汉· 贾谊《过秦论》
宋代,释文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