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曾丈探梅】作者:白玉蟾 朝代:宋代
[次韵曾丈探梅]次韵曾丈探梅原文
夜半风吹雪满阶,头巾不裹把窗开。
南枝暗就江头发,一点香从月下来。
[次韵曾丈探梅]诗词问答
问:次韵曾丈探梅的作者是谁?答:白玉蟾
问:次韵曾丈探梅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次韵曾丈探梅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白玉蟾的名句有哪些?答:白玉蟾
[次韵曾丈探梅]白玉蟾次韵曾丈探梅 书法图
次韵曾丈探梅书法作品
[次韵曾丈探梅]参考注释
[次韵曾丈探梅]夜半
见[半夜]
今夜半。——明· 魏禧《大铁椎传》
[次韵曾丈探梅]头巾
裹头用的布巾
[次韵曾丈探梅]南枝
(1).朝南的树枝。 南朝 梁简文帝 《双燕》诗:“衔花落北户,逐蝶上南枝。” 唐 李白 《山鹧鸪词》:“ 苦竹岭 头秋月辉,苦竹南枝鷓鴣飞。” 明 吴国伦 《寄远曲》:“ 章臺 杨柳緑如云,忆折南枝早赠君。”
(2).比喻温暖舒适的地方。 唐 清江 《春游司直城西鸕鶿谿别业》诗:“ 越 客初投分,南枝得寄栖。”
(3).借指梅花。 宋 苏轼 《次韵苏伯固游蜀冈送李孝博奉使岭表》:“愿及南枝谢,早随北雁翩。” 王文诰 辑注引 赵次公 曰:“南枝,梅也。” 清 宋琬 《送别李素臣归荒隐草堂》诗:“相思试折南枝寄,东阁官梅尚有无。” 田汉 《赠刘雨岑先生》诗:“南枝如雪馥雄关,又在先生笔底看。”
(4).《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胡 马依北风, 越 鸟巢南枝。”因以指故土,故国。《周书·杜杲传》:“ 王褒 、 庾信 之徒既覊旅 关中 ,亦当有南枝之思耳。” 唐 储嗣宗 《早春》诗:“踟蹰 歷阳 道,乡思满南枝。” 郁达夫 《自汉皋至辰阳流亡途中口占》:“岂为行吟来 楚 泽,终期结綬到南枝。”
[次韵曾丈探梅]头发
(1) 人头上长的毛
头发上指。——《史记·项羽本纪》
(2) 指像软毛似的一头漂亮的短发
[次韵曾丈探梅]一点
(1) 汉字的一种笔画。常指书画中的点画
(2) 表示甚少或不定的数量
做一点事
(3) 一方面,一部分
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4) 一小时
下午一点
[次韵曾丈探梅]下来
指谷物、水果、蔬菜等成熟或收获
玉米一时还难下来
宋代,白玉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