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兰十梅(晚)】作者:李子正 朝代:宋代
[减兰十梅(晚)]减兰十梅(晚)原文
天寒欲暮。
别有一般姿媚处。
半载斜阳。
宝鉴微开试晚妆。
淡烟轻处。
渐近黄昏香暗渡。
休怕春寒。
秉烛重来子细看。
[减兰十梅(晚)]诗词问答
问:减兰十梅(晚)的作者是谁?答:李子正
问:减兰十梅(晚)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减兰十梅(晚)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李子正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子正
[减兰十梅(晚)]李子正减兰十梅(晚) 书法图
减兰十梅(晚)书法作品
[减兰十梅(晚)]参考注释
[减兰十梅(晚)]一般
(1) 一样,同样
(2) 一种;一番
别有一般滋味
(3) 普通;通常
一般常识
(4) 总体上;概括地
一般说来
[减兰十梅(晚)]姿媚
犹妩媚。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十二:“流盼发姿媚,言笑吐芬芳。” 南朝 梁 徐防 《长安有狭斜行》:“小妇多姿媚,红纱映削成。” 唐 韩愈 《石鼓歌》:“ 羲之 俗书趁姿媚,数纸尚可博白鹅。” 宋 苏舜钦 《和韩三谒欧阳九之作》:“自顾屯钝极,出语少姿媚。”
[减兰十梅(晚)]半载
半年
[减兰十梅(晚)]斜阳
黄昏前要落山的太阳
[减兰十梅(晚)]宝鉴
宝镜。镜子的美称,亦以喻月亮。常用作书名,取可以借鉴之意。如 唐 卫嵩 有《医门宝鉴》三卷, 元 夏文彦 有《图绘宝鉴》五卷。《新唐书·张九龄传》:“千秋节,公、王并献宝鑑。” 宋 刘过 《蝶恋花·赠张守宠姬》词:“宝鑑年来微有晕。懒照容华,人远天涯近。” 明 谢谠 《四喜记·佳期重会》:“湘帘高捲,遥看宝鑑空悬。暗想当年奇遇,美景依然。”《红楼梦》第十二回:“﹝ 贾瑞 ﹞拿起那宝鑑来,向反面一照,只见一个骷髏儿立在里面。”
[减兰十梅(晚)]淡烟
轻烟。 宋 柳永 《轮台子》词:“悤悤策马登途,满目淡烟衰草。” 宋 陆游 《题绣川驿》诗:“白首即今行万里,淡烟依旧送孤舟。”
[减兰十梅(晚)]黄昏
(1) 日落以后至天还没有完全黑的这段时间
奄奄黄昏后。——《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渐黄昏清角吹寒。——宋· 姜夔《扬州慢》
(2) 见[傍晚]
[减兰十梅(晚)]春寒
指春季寒冷的气候
春寒料峭
冬暖易春寒
[减兰十梅(晚)]秉烛
谓持烛以照明。 唐 孟浩然 《春初汉中漾舟》诗:“良会难再逢,日入须秉烛。” 宋 梅尧臣 《送道损司门》诗:“朝看不足暮秉烛,何暇更寻桃与杏。”《三国演义》第七七回:“起坐内室,秉烛看书。”《红楼梦》第一一四回:“丫头秉烛伺候。”
[减兰十梅(晚)]重来
(1).再来;复来。 晋 陶潜 《杂诗》之一:“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宋 秦观 《望海潮·洛阳怀古》词:“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事事堪嗟。” 刘大白 《丁宁·春雪》:“让寒飙卷将冻雨,重来称霸。”
(2). 汉 乐曲名。《宋书·乐志一》:“ 章帝 元和 二年,宗庙乐……加宗庙食举《重来》、《上陵》二曲,合八典为上陵食举。”《宋书·乐志一》:“ 汉 太乐食举十三曲:一曰《鹿鸣》,二曰《重来》。”
[减兰十梅(晚)]子细
(1).认真、细致;细心。《魏书·源怀传》:“ 怀 性宽容简约,不好烦碎,恒语人曰:‘为贵人,理世务当举纲维,何必须太子细也。譬如为屋,但外望高显,楹栋平正,基壁完牢,风雨不入,足矣。斧斤不平,斲削不密,非屋之病也。’” 唐 李德裕 《续得高文端贼中事宜四状》:“昨日 高文端 到宅辞臣,因子细问得贼中事宜。” 宋 杨万里 《又题寺后竹亭》诗:“壁间题字知谁句,醉把残灯子细看。” 元 王仲元 《粉蝶儿·道情》套曲:“俺也曾子细评跋:譬似去丹墀内穿靴着袍,怎如俺草庵中丫髻环絛。” 梁启超 《袁政府伪造民意密电书后》:“至其种种鬼蜮情形,请读者将各电原文子细熟观,当能想像八九。”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京派”和“海派”》:“子细一想,他的话千真万确。”
(2).小心,留神。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相公且子细,秀才子口头言语,岂可便信?” 元 关汉卿 《救风尘》第二折:“姐姐,到那里子细着。”
(3).清晰;分明。 唐 杜甫 《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诗之三:“高浪垂翻屋,崩崖欲压牀;野桥分子细,沙岸绕微茫。” 唐 张鷟 《游仙窟》:“烟霞子细,泉石分明,实天上之灵奇,乃人间之妙絶。”
(4).详情;底细。 宋 欧阳修 《论讨蛮贼任人不一札子》:“臣曾謫官 荆 楚 ,备知土丁子细。”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中:“﹝ 李裁 ﹞泛舟已到 桐卢 ,五鼓欲行,忽有人大呼,寻 李大府 船。 李 惊起视之,乃一老人衣布道袍云:‘ 睦州 贼发,吾家所存者三人而已。不可往彼,宜速回也!’ 李 欲登岸询其子细,则已不见。遂遽还 会稽 。”《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包龙图公案断歪乌盆传》:“当时 潘成 知得子细,便乃而去。”
宋代,李子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