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上】作者:艾性夫 朝代:宋代
[枕上]枕上原文
画兰重补纸床屏,支石横眠道气清。
杜宇不啼春一半,落花如梦雨三更。
老心暗觅余年健,万感偏从静夜生。
最忆宝莲山下月,照人扶醉听吹笙。
[枕上]诗词问答
问:枕上的作者是谁?答:艾性夫
问:枕上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枕上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艾性夫的名句有哪些?答:艾性夫
[枕上]艾性夫枕上 书法图
枕上书法作品
[枕上]参考注释
[枕上]床屏
置于床前的屏风。 明 高启 《睡觉》诗:“炉熏靄宿润,秋满牀屏里。” 明 吴宽 《夜坐怀斋居诸公次前韵》:“布衾寒拥对牀屏,鹊遶南枝月过庭。”
[枕上]支石
见“ 支机石 ”。
[枕上]道气
(1).僧道修行的功夫。 唐 白居易 《予与故刑部李侍郎早结道友》诗:“从哭 李 来伤道气,自亡 元 后减诗情。” 宋 惠洪 《食菜羹示何道士》诗:“鲜肥增恶欲,腥膻耗道气。”《西游补》第一回:“ 行者 暗笑道:‘老和尚平日有些道气,再不如此昏倦。’” 老舍 《老张的哲学》第二三:“你的道气不浅,盼你别把自己耽误了。”
(2).超凡脱俗的气质。 南朝 陈 徐陵 《天台山馆徐则法师碑》:“法师萧然道气,卓矣僊才。” 唐 杜甫 《过南邻朱山人水亭》诗:“看君多道气,从此数追随。” 明 李诩 《戒庵老人漫笔·鹦鹉事相同》:“ 武后 所放鸚鵡有道气, 高宗 所放鸚鵡有义气。” 清 吴伟业 《送周子俶往河南学者幕》诗之二:“文字真詮近,鬚眉道气浓。”
摄气运息。古代的一种养生术。《西王母传》:“在昔道气凝寂,湛体无为,将欲启迪玄功,化生万物。”
[枕上]杜宇
杜鹃鸟的别名
[枕上]一半
部分地
欠收原因一半由于干旱,一半由于虫灾
[枕上]梦雨
迷濛细雨。 唐 李商隐 《重过圣女祠》诗:“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 金 王若虚 《滹南诗话》卷下:“ 萧閒 云:‘风头梦,吹无跡。’盖雨之至细,若有若无者,谓之‘梦’…… 贺方回 有‘风头梦雨吹成雪’之句,又云:‘长廊碧瓦,梦雨时飘洒。’”
[枕上]三更
第三更,约在半夜十二时左右
[枕上]余年
暮年;晚年
[枕上]万感
种种感触
万感交集
[枕上]偏从
谓文字偏旁的从属。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一篇第一章第一节:“这些分类有多少是出于想象,或按照后来的文字的偏从得来。”
[枕上]宝莲
(1).佛家的莲华。喻妙法等。 南朝 梁 沉约 《为齐竟陵王发讲疏》:“标声妙住,腾华宝莲。”
(2).雕饰有莲花图案的宫车。 唐 袁不约 《长安夜游》诗:“凤城连夜九门通,帝女皇妃出 汉 宫。千乘宝莲珠箔捲,万条银烛碧纱笼。”
(3).佛像下的莲花座。 许地山 《空山灵雨·七宝池上的乡思》诗:“坐在宝莲上的少妇还自啜泣,合掌回答说:‘大士,这里是你的家乡。’”
[枕上]下月
本月之后的第一个月
[枕上]吹笙
喻饮酒。 宋 张元干 《浣溪沙》词题曰:“谚以窃尝为吹笙云。” 辽 李齐贤 《鹧鸪天·饮麦酒》词:“饮中妙诀人如问,会得吹笙便可工。”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三:“窃尝,尝酒也……《织餘琐述》云:‘乐器竹製者唯笙,用吸气吸之,恆轻,故以喻窃尝。’”
宋代,艾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