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夏日杂感四首】_张耒 | 宋代

【夏日杂感四首】作者:张耒 朝代:宋代

[夏日杂感四首]夏日杂感四首原文

娟娟檐前月,虽缺犹媚好。
团团理丝虫,养身恃其巧。
无能老蝙蝠,乘夜出堂奥。
那能捕飞蚊,未解聒耳闹。
悲歌草间蚓,辛苦自鸣噪。
尔生可以默,何所欲而躁。
鸣蛙诉其渴,谓若天可祷。
瘖蝉死不鸣,岂以诉无效。
悠悠群动情,谁得辨丑好。
我歌岂徒然,亦用自警告。

[夏日杂感四首]诗词问答

问:夏日杂感四首的作者是谁?答:张耒
问:夏日杂感四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张耒的名句有哪些?答:张耒

[夏日杂感四首]参考注释

[夏日杂感四首]娟娟

(1).姿态柔美貌。 唐 杜甫 《寄韩谏议注》诗:“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 洞 庭 望八荒。” 宋 苏洵 《张益州画像记》:“有女娟娟,闺闥闲闲。”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英》:“遇一二八女郎,姿致娟娟,顾之微笑,似将有言。” 冰心 《往事二》三:“仿佛万一,只能说是似娟娟的静女,虽是照人的明艳,却不飞扬妖冶。”

(2).长曲貌。《文选·鲍照<翫月城西门廨中>》诗:“始出西南楼,纤纤如玉钩。末映东北墀,娟娟似娥眉。” 李善 注:“《上林赋》曰,‘长眉连娟’。” 唐 沉佺期 《自昌乐郡溯流至白石岭下行入郴州》诗:“娟娟潭里虹,渺渺滩边鹤。” 元 赵孟頫 《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织四月》诗:“四月夏气清,蚕大已属眠。高首何昂昂,娥眉復娟娟。”

(3).明媚貌。 宋 司马光 《和杨卿中秋月》:“嘉宾勿轻去,桂影正娟娟。” 清 孙枝蔚 《邗上酬赠施尚白督学二十韵》:“冻月娟娟白,高云兀兀垂。” 鲁迅 《集外集拾遗·怀旧》:“月光娟娟,照见众齿,歷落如排朽琼。”

(4).飘动貌。 唐 杜甫 《小寒食舟中作》诗:“娟娟戏蝶过閒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5).同“ 涓涓 ”。缓流;细流。 前蜀 韦庄 《夜景》诗:“欲把伤心问明月,素娥无语泪娟娟。” 清 吴伟业 《过席允来山居》诗:“石笋一林云活活,药栏千品雨娟娟。”

[夏日杂感四首]前月

上个月

前月浮梁卖茶去。——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

[夏日杂感四首]媚好

爱悦。 汉 焦赣 《易林·井之艮》:“南山藺(兰)茝,使君媚好。” 宋 苏辙 《早睡》诗:“粗毡薄絮被,孤枕自媚好。” 宋 辛弃疾 《清平乐》词之二:“醉里蛮音相媚好,白髮谁家翁媪?”

美好;娇美。《楚辞·大招》“宜笑嘕只” 汉 王逸 注:“嘕然而笑,尤媚好也。” 宋 张耒 《夏日杂感》诗:“娟娟簷前月,虽缺自媚好。”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杜翁》:“ 杜 别行,途中遇六七女郎,容色媚好。”《花城》1981年第1期:“这里距 苏州城 三公里,村落相望,鸡犬相闻,人烟稠密, 吴 音媚好。”

[夏日杂感四首]团团

(1) 圆圆的样子

团团似明月

(2) 引申为肥胖

面团团

(3) 圆月

长风送荡漾,浩露洗团团。——宋· 孔平仲《月夜》

(4) 簇聚的样子

树碧团团

(5) 围绕、旋转的样子

团团一遭土墙

(6) 全部;到处

团团寻踪迹

(7) 球状物

捏成团团

[夏日杂感四首]理丝

(1).抽理蚕丝。《晋书·后妃传上·左贵嫔》:“躬执桑曲,率导媵姬,修成蚕蔟,分茧理丝。”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论现在我们的文学运动》:“懂得这一点,则作家观察生活,处理材料,就如理丝有绪。”

(2).谓弹奏弦乐器。 明 高启 《慰人悼亡》诗:“朱字箜篌委网尘,月明不见理丝人。”

[夏日杂感四首]养身

(1).保养身体。《列子·黄帝》:“朕閒居三月,斋心服形,思有以养身治物之道,弗获其术。” 清 曾国藩 《与李眉生书》:“ 申夫 新刻之《聪训斋语》……可以惜福,可以养身却病。”

(2).维持生活。《水浒传》第三二回:“那妇人捧着一包金银献与 武行者 乞命。 武行者 道:‘我不要你的,你自将去养身,快走快走!’”

(3).谓将非亲生儿童抚养大。《人民日报》1969.12.23:“七岁就被奴隶主强拉去当养身奴隶。”参见“ 养身父母 ”。

[夏日杂感四首]无能

毫无能力

腐败无能

[夏日杂感四首]蝙蝠

泛指所有属于翼手目的许多种哺乳动物,前肢已变化为翼,夜间在空中飞翔,吃蚊、蛾等昆虫,也有少数食果或吸食其他动物的血,靠本身发出的超声波来引导飞行

[夏日杂感四首]堂奥

(1) 厅堂和内室

(2) 腹地

(3) 堂的深处,喻含义深奥的意境或事理

无能老蝙蝠,乘夜出堂奥。——张来《夏日杂感》

[夏日杂感四首]那能

方言。怎么样。

出处:

章炳麟 《新方言·释词》:“凡诸形状皆谓之态,亦谓之能; 苏州 问何如曰那能,那即若字,能即态字,犹通语言曾(俗作怎)么样矣。”

例句:

殷夫 《监房的一夜》:“ 小王 说:‘老和尚后来那能了呢?’说着笑了。”

[夏日杂感四首]聒耳

杂乱刺耳

[夏日杂感四首]悲歌

哀声歌唱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乐府诗集·悲歌行》

[夏日杂感四首]草间

(1).亦作“ 草閒 ”。草丛间。《国语·周语中》:“今 陈 国道路不可知,田在草閒,功成而不收,民罢於逸乐,是弃先王之法制也。” 汉 王粲 《七哀诗》:“路有飢妇人,抱子弃草间。”

(2).比喻乡野;民间。《宋书·王懿传》:“今自投草间,则同之匹夫,匹夫号令,何以威物?”《南史·陈新安王伯固传》:“在州不知政事,日出田猎。或乘眠舆至於草间,輒呼人从游,动至旬日。” 唐 李白 《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诗:“余亦草间人,颇怀拯物情。”

[夏日杂感四首]辛苦

原指味道辛辣而苦,比喻艰难困苦

辛苦遭逢。——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夏日杂感四首]鸣噪

鸣呼聒噪。 唐 高适 《鹘赋》:“奔走者折脇而絶脰,鸣噪者血洒而毛纷。” 清 侯方域 《送徐吴二子序》:“吾恶夫竖儒者,恶其羣鴟逐凤凰而鸣噪焉其后者,嫉其文采之异己也。”

[夏日杂感四首]可以

(1) 表示可能或能够

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汉· 贾谊《论积贮疏》

(2) 表示许可

现在你可以走了

(3) 不坏;还好

她的英语还可以

(4) 很;厉害

这真闲得可以

[夏日杂感四首]何所

何处。《史记·孝武本纪》:“人皆以为不治产业而饶给,又不知其何所人。” 唐 韩愈 《感春》诗之一:“我所思兮在何所?情多地遐兮徧处处。” 宋 王安石 《胡笳十八拍》:“新人新人听我语:我所思兮在何所?”

[夏日杂感四首]鸣蛙

(1).蛙鸣。比喻俗物喧闹。《晋书·后妃传论》:“识暗鸣蛙,智昏文蛤。” 宋 苏轼 《用旧韵送鲁元翰知洛州》:“鸣蛙与鼓吹,等是俗物喧。” 清 唐孙华 《夏日园居杂咏》之三:“眼底雌雄看鬭蚁,耳中鼓吹厌鸣蛙。”

(2).鸣叫的青蛙。 宋 范成大 《喜雨》诗:“昨遣长鬚借踏车,小池须水引鸣蛙。” 明 刘基 《冬暖》诗:“野畦落日舞残蝶,小池过雨喧鸣蛙。”

[夏日杂感四首]瘖蝉

蝉的一种。指初不发音,及得寒露冷风乃鸣的蝉。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三·蚱蝉》:“未得秋风,则瘖不能鸣,谓之哑蝉,亦曰瘖蝉。”《骈雅·释虫鱼》:“闇蜩,瘖蝉也。”参见“ 喑蝉 ”。

[夏日杂感四首]无效

失效;没有效果

声明他的协议无效

[夏日杂感四首]悠悠

(1) 长久,遥远

悠悠长夜

(2) 遥远的

悠悠未来

(3) 形容从容不迫

(4) 众多

(5) 荒谬

悠悠之谈

(6) 飘动的样子

羌笛悠悠雪满地。——宋· 范仲淹《渔家傲》

(7) 庸俗

(8) 形容忧伤

悠悠我思

中心悠悠

悠悠尔心。——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9) 形容悠闲自在

白云千载空悠悠。——唐· 崔颢《黄鹤楼》

悠悠自得

[夏日杂感四首]群动

(1).各种动物。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七:“日入羣动息,归鸟趋林鸣。” 梁启超 《论自由》:“人秉天地清淑之气以生,所以异於羣动者安在乎?”

(2).诸种活动。 唐 白居易 《宴坐闲吟》:“意气销磨羣动里,形骸变化百年中。” 宋 司马光 《不寐》诗:“四远寂然羣动收,只餘严鼓度坊楼。”

(3).泛指众人。 宋 叶适 《法度总论三·铨选》:“陛下有是名器,为鼓舞羣动之具。”

[夏日杂感四首]徒然

(1) 仅仅如此

(2) 无缘无故;偶然

皆不徒然

(3) 枉然。白白地;不起作用

我找不到他们,徒然跑了半天

[夏日杂感四首]警告

(1) 对犯错误者的一种处分

他受到了警告处分

(2) 告诫,使警惕

警告青年人离开

,

  • 【嘉禾百咏长水乡】_张尧同 | 宋代
  • 【嘉禾百咏长水乡】_张尧同 | 宋代 >> 【嘉禾百咏长水乡】_张尧同 | 宋代...

  • 【县斋·三山亭】_朱之纯 | 宋代
  • 【县斋·三山亭】_朱之纯 | 宋代 >> 【县斋·三山亭】_朱之纯 | 宋代...

  • 【美人曲】_张镃 | 宋代
  • 【美人曲】_张镃 | 宋代 >> 【美人曲】_张镃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