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方城仙翁山北水庄成,而良佐以事系】作者:元好问 朝代:金代
[浣溪沙-方城仙翁山北水庄成,而良佐以事系]原文
百折清泉绕舍鸣。
隔年杨柳绿阴成。
藕花多处一舟轻。
行处自由皆乐事,得来无用是虚名。
等闲荣辱不须惊。
[浣溪沙-方城仙翁山北水庄成,而良佐以事系]诗词问答
问:《浣溪沙 方城仙翁山北水庄成,而良佐以事系》的作者是谁?答:元好问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金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元好问的名句有哪些?答:元好问
[浣溪沙-方城仙翁山北水庄成,而良佐以事系] 书法图
浣溪沙 方城仙翁山北水庄成,而良佐以事系书法作品
[浣溪沙-方城仙翁山北水庄成,而良佐以事系]参考注释
[浣溪沙-方城仙翁山北水庄成,而良佐以事系]百折
(1).极言曲折之多。 宋 苏洵 《上欧阳内翰第一书》:“执事之文,紆餘委备,往復百折,而条达疎畅,无所间断。” 金 元好问 《宿张靖田家》诗:“湍流落空嵌,百折不容骋。” 明 韩守益 《苏武慢·江亭远眺》词:“地涌 岷 峨 ,天开 巫峡 , 江 势西来百折。”
(2).见“ 百折不挠 ”。
[浣溪沙-方城仙翁山北水庄成,而良佐以事系]清泉
清冽的泉水
[浣溪沙-方城仙翁山北水庄成,而良佐以事系]杨柳
(1) 杨树和柳树的合称
(2) 专指柳树
杨柳岸晓风残月。——宋· 柳永《雨霖铃》
(3) 古曲名,即[折杨柳]
羌笛何须怨杨柳。——唐· 王之涣《凉州词》
[浣溪沙-方城仙翁山北水庄成,而良佐以事系]藕花
荷花
兴尽晚归舟,误入藕花深处。——宋· 李清照《漱玉词·如梦令》
[浣溪沙-方城仙翁山北水庄成,而良佐以事系]行处
(1).随处;到处。 唐 杜甫 《曲江》诗之二:“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元 汤式 《赏花时·戏贺友人新娶》套曲:“翠袖分香行处有,綵笔生花梦境熟。” 清 孙枝蔚 《雨》诗:“浮生怜物态,行处触长吟。”
(2).走过的地方。 前蜀 韦庄 《叹落花》诗:“ 西子 去时遗笑靨, 谢娥 行处落金鈿。”
[浣溪沙-方城仙翁山北水庄成,而良佐以事系]自由
(1) 由自己作主;不受限制和约束
汝岂得自由。——《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自由的国家和民族
认为过独身生活要比结婚的人生活自由得多
(2) 公民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其自己的意志活动有不受限制的权利
*
信仰自由
出版自由
(3) 哲学上指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自由王国和必然王国
[浣溪沙-方城仙翁山北水庄成,而良佐以事系]乐事
得意事;使人高兴或满意的事
享受倾听他谈话的乐事
[浣溪沙-方城仙翁山北水庄成,而良佐以事系]得来
觅得,求得。《公羊传·隐公五年》“公曷为远而观鱼,登来之也” 汉 何休 注:“登读言得来。得来之者, 齐 人语也, 齐 人名求得为得来;作登来者,其言大而急,由口授也。”《百喻经·见水底金影喻》:“其父觅子,得来见子,而问子言:‘汝何所作,疲困如是?’”
助词。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出现某种结果。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女孩儿諕得来一团儿颤。”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四折:“愁得来陡峻,瘦得来唓嗻。” 郭沫若 《棠棣之花》第三幕:“他是乐得养尊处优,胖得来,实在连走路都很艰难了。”参见“ 得 ”。
[浣溪沙-方城仙翁山北水庄成,而良佐以事系]无用
(1) 不适用的
无用而傲慢自大的文职人员
(2) 没有价值或意义的;没有用处或效果的
在字母表中无用的字母
[浣溪沙-方城仙翁山北水庄成,而良佐以事系]虚名
空虚的名称,不符实际的声誉
不求虚名
[浣溪沙-方城仙翁山北水庄成,而良佐以事系]等闲
(1) 轻易;随便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 寻常,平常
烈火焚烧若等闲。——明· 于谦《石灰吟》
(3) 又如:
卫朝奉有心要盘他这所住房,等闲再不叫人来讨。——《初刻拍案惊奇》
(4) 无端;平白地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宋· 岳飞《满江红》
等闲平地起波澜
[浣溪沙-方城仙翁山北水庄成,而良佐以事系]荣辱
荣耀和耻辱
荣辱与共
衣食足而知荣辱。——《史记·货殖列传序》
[浣溪沙-方城仙翁山北水庄成,而良佐以事系]不须
不用;不必。《后汉书·逸民传·周党》:“臣闻 尧 不须 许由 、 巢父 ,而建号天下; 周 不待 伯夷 、 叔齐 ,而王道以成。” 唐 张志和 《渔父歌》:“青篛笠,緑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哥哥若到 襄阳府 ,怕你不须见我爹爹妈妈。” 老舍 《四世同堂》二:“他养着四大盆石榴,两盆夹竹桃,和许多不须费力而能开花的小植物。”
元好问,金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