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夜宴咏灯联句】作者:颜真卿 朝代:唐代
[五言夜宴咏灯联句]五言夜宴咏灯联句原文
桂酒牵诗兴,兰釭照客情。 ——陆士修
讵惭珠乘朗,不让月轮明。 ——张荐
破暗光初白,浮云色转清。 ——颜真卿
带花疑在树,比燎欲分庭。 ——皎然
顾己惭微照,开帘识近汀。 ——袁高
[五言夜宴咏灯联句]诗词问答
问:五言夜宴咏灯联句的作者是谁?答:颜真卿
问:五言夜宴咏灯联句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五言夜宴咏灯联句是什么体裁?答:联句
问:颜真卿的名句有哪些?答:颜真卿
[五言夜宴咏灯联句]颜真卿五言夜宴咏灯联句 书法图
五言夜宴咏灯联句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788-9
[五言夜宴咏灯联句]参考注释
[五言夜宴咏灯联句]桂酒
用玉桂浸制的美酒。泛指美酒。《汉书·礼乐志》:“牲茧栗,粢盛香,尊桂酒,宾八乡。”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桂酒,切桂置酒中也。” 三国 魏 曹丕 《大墙上蒿行》:“酌桂酒,鱠鲤魴。” 唐 白居易 《宴周皓大夫光福宅》诗:“緑蕙不香饶桂酒,红樱无色让花鈿。”
[五言夜宴咏灯联句]诗兴
做诗的兴致
诗兴大发
这种奇景,古时侯的文人墨客看到了,往往忍不住诗兴大发。——《海市》
[五言夜宴咏灯联句]兰釭
亦作“ 兰缸 ”。燃兰膏的灯。亦用以指精致的灯具。 南朝 齐 王融 《咏幔》:“但愿置尊酒,兰釭当夜明。” 唐 施肩吾 《夜宴词》:“兰缸如昼晓不眠,玉堂夜起沉香烟。” 宋 张元干 《菩萨蛮》词:“兰缸一点窥人小,春浅锦屏寒。”
[五言夜宴咏灯联句]客情
客旅的情怀。 南朝 宋 鲍照 《东门行》:“伤禽恶弦惊,倦客恶离声。离声断客情,賔御皆涕零。” 唐 姚揆 《颍州客舍》诗:“乡梦有时生枕上,客情终日在眉头。” 元 戴良 《宿高密》诗:“高情既牢落,世议復纷惑。”《随园诗话》卷六引 清 汪汝弼 《送春》诗:“子规啼急客情牵,婪尾花中罢綺筵。”
[五言夜宴咏灯联句]珠乘
(1).珠饰的车。 唐 李峤 《车》诗:“无阶忝虚左,珠乘奉王言。”
(2).即照乘珠。谓能照亮车乘之珠。 唐 张荐 颜真卿 《五言夜宴咏灯联句》:“詎慙珠乘朗,不让月轮明。破暗光初白,浮云色转清。”参见“ 照乘珠 ”。
[五言夜宴咏灯联句]不让
(1)
不逊让;不推辞
当仁不让
(2)
不同意,不许
我想帮帮忙,他还不让呢
[五言夜宴咏灯联句]月轮
(1) 指圆月
(2) 泛指月亮
[五言夜宴咏灯联句]浮云
(1)
(2) 飘浮在天空中的云彩
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元· 关汉卿《窦娥冤》
(3) 比喻飘忽不定,未有定处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唐· 李白《送友人》
[五言夜宴咏灯联句]颜真卿
(709-785)唐代书法家。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开元进士。封鲁郡公,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李希烈叛乱,被害。世称“颜鲁公”。工文词,尤善书法。楷书雄浑,人称“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亦工行书。有碑刻《多宝塔碑》、《颜勤礼碑》及书迹《祭侄文稿》等存世。有《颜鲁公集》。
[五言夜宴咏灯联句]带花
作战受伤流血。见[带彩]
[五言夜宴咏灯联句]分庭
(1).分处庭中,以示平等。《汉书·货殖传》:“ 子赣 结駟连骑,束帛之币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隋书·卢思道传》:“通人 杨令君 、 邢特进 已下,皆分庭致礼,倒屣相接。”《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宣和五年》:“对罢,诣 王黼 第, 黼 欲令庭趋, 尼楚赫 不可,分庭而见。” 清 李渔 《蜃中楼·寄书》:“使君秉天朝宪节,寡人司水国微权,既辱分庭,只行抗礼。”
(2).指分处庭中。 南朝 宋 颜延之 《应诏宴曲水作》诗:“分庭荐乐,析波浮体。”
[五言夜宴咏灯联句]皎然
(1).明亮洁白貌。《汉书·天文志》:“ 元延 元年四月丁酉日餔时,天暒晏,殷殷如雷声,有流星头大如缶,长十餘丈,皎然赤白色,从日下东南去。”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王子猷 居 山阴 ,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仿偟,咏 左思 《招隐》诗。” 唐 陆龟蒙 皮日休 《寒夜联句》:“况闻风篁上,摆落残冻雪。寂尔万籟清,皎然诸靄灭。” 明 谢谠 《四喜记·佳期重会》:“冰轮乍皎然,正中天,懽娱不觉宵光半。”
(2).高洁貌。《后汉书·王畅传》:“ 蘧伯玉 耻独为君子,府君不希 孔圣 之明训,而慕 夷 齐 之末操,无乃皎然自贵於世乎?” 明 方孝孺 《袁安卧雪图赞》:“烈烈司徒,处困不折。志行皎然,与雪俱洁。”
(3).清晰貌;分明貌。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声律》:“抗喉矫舌之差,攒脣激齿之异,廉肉相準,皎然可分。” 唐 孟郊 《送孟寂赴举》诗:“浊水无白日,清流鉴苍旻。贤愚皎然别,结交当有因。” 清 龚自珍 《与江居士笺》:“所可喜者,中夜皎然,於本来此心,知无损已尔。” 李新 《<红楼梦>新评》:“殊不知视妇女如珍宝之心,皎然如见,此不可为讳者也。”
[五言夜宴咏灯联句]顾己
谓自问。 南朝 宋 谢灵运 《初去郡》诗:“顾己虽自许,心迹犹未并。” 南朝 梁 任昉 《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顾己反躬,何以臻此。” 唐 孟郊 《上张徐州》诗:“顾己诚拙訥,干名已蹉跎。”
唐代,颜真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