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成茅庐独宿西山】作者:李弥逊 朝代:宋代
[新成茅庐独宿西山]新成茅庐独宿西山原文
暮上宁容燕作巢,土阶竹屋近诛茅。
深行乐地思招队,早悟危机欲绝交。
溪响隔溪来枕面,月光先月到林梢。
为官拓落真吾事,何用纷纷更解嘲。
[新成茅庐独宿西山]诗词问答
问:新成茅庐独宿西山的作者是谁?答:李弥逊
问:新成茅庐独宿西山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李弥逊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弥逊
[新成茅庐独宿西山]李弥逊新成茅庐独宿西山 书法图
新成茅庐独宿西山书法作品
[新成茅庐独宿西山]参考注释
[新成茅庐独宿西山]土阶
亦作“ 土堦 ”。土台阶。指居室简陋。《子华子·晏子问党》:“ 婴 闻之, 尧 不以土阶为陋,而 有虞氏 怵戒於涂髹,其尚俭之谓歟?” 汉 边让 《章华赋》:“思 夏禹 之卑宫,慕 有虞 之土堦。” 唐 皇甫曾 《春和杜相公移入长兴宅奉呈诸宰执》诗:“ 秦 官鼎食贵, 尧 世土阶卑。” 宋 陆游 《题斋壁》诗:“门前枯叶满荒街,堂下残芜拥土阶。”
[新成茅庐独宿西山]竹屋
用竹子作材料建造的房屋。亦泛指简陋的小屋。 唐 黄滔 《杨状头启》:“土风则竹屋玲瓏,烟水则叶舟荡漾。” 宋 梅尧臣 《仲春同师直至垅山雪中宿穰亭》诗:“与子乘羸马,夜投山家宿,风雪满綈裘,灯火深竹屋。” 清 洪亮吉 《乾沟道中书所见》诗:“新緑填街马过迟,几家竹屋枕陂池。”
[新成茅庐独宿西山]诛茅
亦作“ 诛茆 ”。1.芟除茅草。 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或诛茅而剪棘,或既西而復东。” 闽 徐夤 《新葺茆堂》诗:“翦竹诛茆就水滨,静中还得保天真。” 明 汪廷讷 《狮吼记·谈禅》:“他风流慷慨世间稀,选胜诛茅堂搆美。”
(2).引申为结庐安居。 庞树松 《檗子书来约游》诗:“到此倘嫌山水浅,人间何地可诛茅。”
[新成茅庐独宿西山]乐地
快乐的境地。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 王平子 、 胡毋彦国 诸人,皆以任放为达,或有裸体者。 乐广 笑曰:‘名教中自有乐地,何为乃尔也?’” 唐 司空图 《长安赠王注》诗:“乐地留高趣,权门让后生。”
[新成茅庐独宿西山]危机
(1)
(2) 指产生危险的祸根
(3) 指严重困难的关头
[新成茅庐独宿西山]绝交
断绝友谊或外交关系
君子绝交,不出恶声
两国宣布绝交
[新成茅庐独宿西山]月光
月亮的光线
[新成茅庐独宿西山]林梢
林木的尖端或末端。 唐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 宋 米芾 《画史·唐画》:“余家 董源 雾景横坡,全幅山骨隐显,林梢出没,意趣高古。” 宋 秦观 《泗州东城晚望》诗:“林梢一抹青如画,应是 淮 流转处山。”
[新成茅庐独宿西山]拓落
(1) 失意;不得志
(2) 形容宽广
[新成茅庐独宿西山]真吾
实的的我。谓脱去外相的本质的我。 宋 苏轼 《六观堂老人草书》诗:“清露未晞电已徂,此灭灭尽乃真吾。” 宋 翁森 《四时读书乐》诗:“木落水尽千崖枯,炯然吾亦见真吾。”
[新成茅庐独宿西山]何用
(1).为什么。《诗·小雅·节南山》:“国既卒斩,何用不监?” 孔颖达 疏:“何以不监察之而令相伐也?”《穀梁传·庄公六年》:“何用弗受也?为以王命絶之也。”
(2).凭什么;用什么。《穀梁传·僖公元年》:“是 齐侯 与? 齐侯 也。何用见其是 齐侯 也?” 汉 王充 《论衡·骨相》:“人曰命难知。命甚易知。知之何用?用之骨体。” 唐 韩愈 《食曲河驿》诗:“杀身谅无补,何用答生成?”
(3).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用、不须。《后汉书·孔融传》:“ 文举 舍我死,吾何用生为?” 唐 王泠然 《题河边枯柳》诗:“今日摧残何用道!数里曾无一株好。”《续资治通鉴·帝显德元年》:“今皆国家臣子也,何用致疑!”《二刻拍案惊奇》第十七卷:“﹝ 景小姐 ﹞遂也回他一首,和其末韵云……知音已有新裁句,何用重挑焦尾琴。” 鲁迅 《故事新编·奔月》:“如果那时不去射杀它,留到现在,足可以吃半年,又何用天天愁饭菜?”
[新成茅庐独宿西山]纷纷
(1) 多而杂乱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唐· 高适《别董大》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一个接一个地,接二连三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新成茅庐独宿西山]解嘲
受人嘲笑时自己找个理由辩解
人有嘲雄,以玄之尚白, 雄解之,号曰解嘲。—— 扬雄《解嘲》
自我解嘲
宋代,李弥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