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次韵东皋寺主僧知恭见寄】_陈著 | 宋代

【次韵东皋寺主僧知恭见寄】作者:陈著 朝代:宋代

[次韵东皋寺主僧知恭见寄]次韵东皋寺主僧知恭见寄原文

平地起丛林,工夫岁月深。
百吟三教髓,一饭十方心。
惯听人传说,閒将梦去寻。
书来足自1*1慰,亦是老知音。

[次韵东皋寺主僧知恭见寄]诗词问答

问:次韵东皋寺主僧知恭见寄的作者是谁?答:陈著
问:次韵东皋寺主僧知恭见寄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著的名句有哪些?答:陈著

[次韵东皋寺主僧知恭见寄]陈著次韵东皋寺主僧知恭见寄 书法图

【次韵东皋寺主僧知恭见寄】_陈著 | 宋代
次韵东皋寺主僧知恭见寄书法作品

[次韵东皋寺主僧知恭见寄]参考注释

[次韵东皋寺主僧知恭见寄]平地

平整土地

[次韵东皋寺主僧知恭见寄]丛林

(1) 树林

丛林战

(2) 和尚聚居修行的处所,后泛指大寺院

鲁智深回到丛林选佛场中禅床上,扑倒头便睡。——《水浒传》

[次韵东皋寺主僧知恭见寄]工夫

(1)

(2) 时间

有顿饭工夫方回来。——《红楼梦》

那有工夫讲话

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曹禺《雷雨》

(3) 作事所费的人力

艺文不贵,徒消工夫。——·葛洪《抱朴子·遐览》

重行整理,又须费一番新工夫。——鲁迅《书信集》

(4) 经过训练学到的胜任工作的能力;培养的或学到的才能

始知名画有工夫

这些演员真有工夫

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工夫都是工艺术的上品。——《苏州园林》

(5) 工作

白天下田做工夫

(6) 同[功夫]

他有一身好工夫

[次韵东皋寺主僧知恭见寄]岁月

年月日子;时间

岁月如流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次韵东皋寺主僧知恭见寄]三教

(1). 汉 儒谓 夏 尚忠, 殷 尚敬, 周 尚文,称为“三教”。 汉 班固 《 * 通·三教》:“王者设三教者何…… 夏 人之王教以忠,其失野,救野之失莫如敬; 殷 人之王教以敬,其失鬼,救鬼之失莫如文; 周 人之王教以文,其失薄,救薄之失莫如忠。”

(2).指儒家的施教内容,包括六德、六行、六艺、合称“三德”。 汉 徐干 《中论·治学》:“先王立教官,掌教国子。教以六德,曰智、仁、圣、义、中、和。教以六行,曰孝、友、睦、姻、任、恤。教以六艺,曰礼、乐、射、御、书、数。三教备,而人道毕矣。”

(3).佛教传入我国后,称儒、道、释为“三教”。《北史·周本纪下》:“十二月癸巳,集羣官及沙门道士等,帝升高座,辨释三教先后。以儒教为先,道教次之,佛教为后。” 唐 牛肃 《牛应贞》:“学穷三教,博涉多能。” 明 陶宗仪 《辍耕录·三教》:“上问曰:‘三教何者为贵?’对曰:‘释如黄金,道如白璧,儒如五穀。’上曰:‘若然,则儒贱邪?’对曰:‘黄金白璧,无亦何妨;五穀於世,岂可一日闕哉!’” 鲁迅 《华盖集·补白二》:“佛教初来时便大受排斥,一到理学先生谈禅,和尚做诗的时候,‘三教同源’的机运就成熟了。”

[次韵东皋寺主僧知恭见寄]一饭

(1).一餐饭。《公羊传·昭公十九年》:“ 乐正子春 之视疾也,復加一饭则脱然愈,復损一饭则脱然愈。” 唐 杜甫 《解闷》诗之五:“一饭未曾留俗客,数篇今见古人诗。”

(2).以喻微小的利益或恩惠。 宋 叶适 《周君南仲墓志铭》:“常以世道兴废为己重负,一饭不顾私,忧时如家,忧人如身。” 清 钱谦益 《张凤翼授文林郎制》:“其属城下邑父老子弟,皆 高帝 丰沛 故人之遗也,朕岂能一饭置之哉!”

[次韵东皋寺主僧知恭见寄]十方

指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十个方位

[次韵东皋寺主僧知恭见寄]传说

(1) 据别人说

(2) 谈论;散布,传播

巴黎都在传说,他对那些贵族已感到厌倦了

[次韵东皋寺主僧知恭见寄]知音

(1) 古代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能从伯牙的琴声中听出他寄托的心意

子期死, 伯牙绝弦,以无知音者。——《列子·汤问》

(2) 后来用知音称知己,能赏识的人

(3) 知心朋友

,

【次韵东皋寺主僧知恭见寄】_陈著 | 宋代
  • 【走笔送韩昕伯谒任广文】_刘宰 | 宋代
  • 【走笔送韩昕伯谒任广文】_刘宰 | 宋代 >> 【走笔送韩昕伯谒任广文】_刘宰 | 宋代...

    【次韵东皋寺主僧知恭见寄】_陈著 | 宋代
  • 【双池】_苏轼 | 宋代
  • 【双池】_苏轼 | 宋代 >> 【双池】_苏轼 | 宋代...

    【次韵东皋寺主僧知恭见寄】_陈著 | 宋代
  • 【杂咏一百首祖珽】_刘克庄 | 宋代
  • 【杂咏一百首祖珽】_刘克庄 | 宋代 >> 【杂咏一百首祖珽】_刘克庄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