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方用韵寄若拙弟邀同赋元方将托若拙觅颜渊】作者:陈与义 朝代:宋代
[元方用韵寄若拙弟邀同赋元方将托若拙觅颜渊]原文
梦中与世极周流,错认三刀是得州。
拟学耕田给公上,要为同社燕春秋。
囊间已办青芒屦。
桑间想闻黄栗留。
傥有幽人谘出处,为言无况莫来休。
[元方用韵寄若拙弟邀同赋元方将托若拙觅颜渊]诗词问答
问:《元方用韵寄若拙弟邀同赋元方将托若拙觅颜渊》的作者是谁?答:陈与义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与义的名句有哪些?答:陈与义
[元方用韵寄若拙弟邀同赋元方将托若拙觅颜渊]参考注释
[元方用韵寄若拙弟邀同赋元方将托若拙觅颜渊]梦中
(1).睡梦之中。《列子·周穆王》:“西极之南隅有国焉,不知境界之所接,名 古莽之国 ,阴阳之气所不交,故寒暑亡辨;日月之光所不照,故昼夜亡辨。其民不食不衣而多眠。五旬一觉,以梦中所为者实,觉之所见者妄。” 南朝 梁 沉约 《别范安成》诗:“勿言一樽酒,明日难重持。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 宋 晏几道 《鹧鸪天》词:“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賸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説着,便把他梦中所闻所见,云端里的情节,详细告诉了那 毕生 一遍。” 陶铸 《一室》诗:“ 井冈 晓日 延河 月,莫嘆相逢是梦中。”
(2).比喻懵懂糊涂,受人欺骗。《三国演义》第七二回:“ 操 恐人暗中谋害己身,常分付左右:‘吾梦中好 * ;凡吾睡着,汝等切勿近前。’一日,昼寝帐中,落被於地。一近侍慌取覆盖。 操 跃起拔剑斩之,復上牀睡……惟 修 知其意,临葬时指而叹曰:‘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
(3). 梦泽 之中。《左传·宣公四年》:“ 楚 鬭伯比 ……生 子文 焉,使弃诸 梦 中。”
[元方用韵寄若拙弟邀同赋元方将托若拙觅颜渊]错认
错误地分辨、认识。《唐律疏议·杂律·错认良人为奴婢》:“诸错认良人为奴婢者,徒二年。”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无名子谤议》:“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 颜标 作 鲁公 。”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 仲仙 词有‘悔当初错认你心同竝蒂莲,到今朝方知你心不同如其面’之句。”
[元方用韵寄若拙弟邀同赋元方将托若拙觅颜渊]三刀
《晋书·王濬传》:“梦悬三刀於卧屋梁上,须臾又益一刀。 濬 惊觉,意甚恶之。主簿 李毅 再拜贺曰:‘三刀为州字,又益一者,明府其临 益州 乎?’及贼 张弘 杀 益州 刺史 皇甫晏 ,果迁 濬 为益州刺史。”后遂以“三刀”作为刺史之代称。 唐 杨炯 《恒州刺史王义童神道碑》:“门容駟马,位列三刀。”亦用作官吏升迁之典实。 唐 柳宗元 《奉和周二十二丈》诗:“梦喜三刀近,书嫌五载违。” 明 何景明 《送江华州》诗:“少年乘五马,何夜梦三刀。” 沉砺 《读书》诗:“但使心波清一勺,何庸梦境绕三刀。”
[元方用韵寄若拙弟邀同赋元方将托若拙觅颜渊]是得
犹言是好。《警世通言·小夫人金钱赠年少》:“大伯子许多年纪,如今説亲,説甚么人是得?”
[元方用韵寄若拙弟邀同赋元方将托若拙觅颜渊]拟学
犹仿效。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此是屋上架屋耳,事事拟学,而不免俭狭。”
[元方用韵寄若拙弟邀同赋元方将托若拙觅颜渊]耕田
犁地,耕种田地
[元方用韵寄若拙弟邀同赋元方将托若拙觅颜渊]公上
(1).朝廷;官家。《汉书·杨恽传》:“是故身率妻子,勠力耕桑,灌园治产,以给公上。” 颜师古 注:“充县官之赋敛也。” 宋 叶适 《跋义役》:“且此钱合而计之,岁以千百巨万,既不归公上,官人知自爱,又不敢取,谁则有此?” 清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财计》:“故公上赋税,有粟米之征、布缕之征是也。”
(2).复姓。 战国 时 墨子 弟子有 公上过 。见《吕氏春秋·高义》。
[元方用韵寄若拙弟邀同赋元方将托若拙觅颜渊]社燕
燕子春社时来,秋社时去。故有“社燕”之称。 唐 羊士谔 《郡楼晴望》诗:“地远 秦 人望,天晴社燕飞。” 宋 苏轼 《送陈睦知潭州》诗:“有如社燕与秋鸿,相逢未稳还相送。” 清 方文 《雨夜宿宋玉叔署斋分韵明日将,之宛陵》诗:“官轻如社燕,南北任孤飞。”
[元方用韵寄若拙弟邀同赋元方将托若拙觅颜渊]春秋
(1) 一年,四季
春秋匪解,享祀不忒。——《诗·鲁颂·閟宫》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
(2) 年龄
(3) 我国古代名,指公元前770—前476年中国各诸侯国争霸的时代
(4) 史书名。儒家经典之一,相传孔子根据鲁国的编年史修订而成
本之《春秋》以求其断。——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元方用韵寄若拙弟邀同赋元方将托若拙觅颜渊]青芒屦
即青芒履。 宋 陆游 《溪上》诗“单衣缝白紵,双屨织青芒”自注:“道家有青芒屨。”参见“ 青芒履 ”。
[元方用韵寄若拙弟邀同赋元方将托若拙觅颜渊]桑间
(1).指 桑间 之咏。泛指 * 之音。 秦 李斯 《谏逐客书》:“ 郑 卫 桑间 、《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尚博》:“真伪颠倒,玉石混淆;同‘广乐’於 桑间 ,钧龙章於卉服。”参见“ 桑间濮上 ”。
(2).指男女幽会之地。 明 徐元 《八义记·阴陵相会》:“那日桑间相会,谁知此地重逢。”参见“ 桑间濮上 ”。
(3).桑林中。 唐 白居易 《春村》诗:“二月村园暖,桑间戴胜飞。”
[元方用韵寄若拙弟邀同赋元方将托若拙觅颜渊]想闻
想望,仰慕。《汉书·霍光传》:“﹝ 霍光 ﹞初辅幼主,政自己出,天下想闻其风采。”
[元方用韵寄若拙弟邀同赋元方将托若拙觅颜渊]黄栗留
亦作“黄鸝留”。即黄鹂。《诗·周南·葛覃》“黄鸟于飞” 三国 吴 陆玑 疏:“黄鸟,黄鸝留也。或谓之黄栗留……当葚熟时,来在桑间。故里语曰:‘黄栗留看我麦黄葚熟。’应是应节趋时之鸟。” 宋 王安石 《怀舒州山水呈昌叔》诗:“山下飞鸣黄栗留,溪边饮啄白浮鸥。”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黄鹂》:“古诗云:‘黄栗留鸣桑椹美。’黄鸝既鸣,则桑椹垂熟,正合京师节候。”参见“ 黄鸝 ”。
[元方用韵寄若拙弟邀同赋元方将托若拙觅颜渊]幽人
(1).幽隐之人;隐士。《易·履》:“履道坦坦,幽人贞吉。” 孔颖达 疏:“幽人贞吉者,既无险难,故在幽隐之人守正得吉。”《后汉书·逸民传序》:“ 光武 侧席幽人,求之若不及。” 清 顾炎武 《与胡处士庭访北齐碑》诗:“策杖向郊坰,幽人在巖户。”
(2).指幽居之士。 宋 苏轼 《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诗:“幽人无事不出门,偶逐东风转良夜。”
[元方用韵寄若拙弟邀同赋元方将托若拙觅颜渊]为言
(1).与之说话;与之交谈。《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岂寡人不足为言邪?何故哉?”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汾水》:“ 辛 貌丑,妻不为言。”
(2).犹为意。《史记·管晏列传》:“ 管仲 贫困,常欺 鲍叔 , 鲍叔 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诈伪之言。为,通“ 伪 ”。《诗·唐风·采苓》:“人之为言,苟亦无信。”《诗·唐风·采苓》:“人之为言,胡得焉。” 孔颖达 疏:“人之诈伪之言。” 陈奂 传疏:“古‘为、伪、譌’三字同。《毛诗》本作‘为’,读作‘伪’也。为言即谗言,所谓小行无徵之言也。”
[元方用韵寄若拙弟邀同赋元方将托若拙觅颜渊]无况
(1).不成形体。
(2).犹无限,无比。 南朝 梁简文帝 《戏作谢惠连体十三韵》:“偏使红花散,飘颺落眼前。眼前多无况,参差鬱可望。” 唐 杜荀鹤 《感春》诗:“无况青云有恨身,眼前花似梦中春。”
(3).犹言无所成就。 宋 苏舜钦 《松江长桥观鱼》诗:“我本宦游无况者,拟来随尔带笭箵。”
[元方用韵寄若拙弟邀同赋元方将托若拙觅颜渊]诗文赏析
原题:元方用韵寄若拙弟邀同赋元方将托若拙觅颜渊之五十亩故诗中见意
宋代,陈与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