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九月十日雨中过张伯佳期柳镇未至以诗招之】_李益 | 唐代

【九月十日雨中过张伯佳期柳镇未至以诗招之】作者:李益 朝代:唐代

[九月十日雨中过张伯佳期柳镇未至以诗招之]原文

柳吴兴近无消息,张长公贫苦寂寥。
唯有角巾沾雨至,手持残菊向西招。

[九月十日雨中过张伯佳期柳镇未至以诗招之]诗词问答

问:《九月十日雨中过张伯佳期柳镇未至以诗招之》的作者是谁?答:李益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李益的名句有哪些?答:李益

[九月十日雨中过张伯佳期柳镇未至以诗招之] 书法图

【九月十日雨中过张伯佳期柳镇未至以诗招之】_李益 | 唐代
九月十日雨中过张伯佳期柳镇未至以诗招之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283_65

[九月十日雨中过张伯佳期柳镇未至以诗招之]参考注释

[九月十日雨中过张伯佳期柳镇未至以诗招之]吴兴

(1).指 元 代书画家 赵孟頫 。 赵 为 吴兴 人,故称。 明 董其昌 《画禅室随笔·跋赵子昂书<过秦论>》:“ 吴兴 此书学《黄庭内景经》,时年三十八岁。”

(2).郡名。 三国 吴宝鼎 元年(公元266年)置。治所在 乌程县 (今 浙江 吴兴县 南)。

(3).县名。属 浙江省 ,位于 苕溪 下游,滨临 太湖 。

[九月十日雨中过张伯佳期柳镇未至以诗招之]消息

(1) 情况报道

消息灵通人士

(2) 音信

杳无消息

[九月十日雨中过张伯佳期柳镇未至以诗招之]长公

(1).古人多以“长公”为字,为行次居长之意。《汉书·夏侯胜传》:“ 夏侯胜 字 长公 。”《汉书·韩延寿传》:“ 韩延寿 字 长公 。”

(2). 宋 苏轼 为 苏洵 长子,其诗文浑涵光芒,雄视百代,当时尊之为“长公”。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东坡五》:“《復斋漫録》云:‘当时以 东坡 为 长公 , 子由 ( 苏辙 )为 少公 。’” 宋 张耒 《赠李德载》诗:“ 长公 波涛万顷海, 少公 峭拔千寻麓。” 明 焦竑 《李氏<焚书>序》:“ 宋 元丰 间,禁 长公 之笔墨,家藏墨妙,抄割殆尽。”

[九月十日雨中过张伯佳期柳镇未至以诗招之]贫苦

贫穷困苦;缺乏生活必需品

生活贫苦

[九月十日雨中过张伯佳期柳镇未至以诗招之]寂寥

(1) 空廓

寂寥无人。——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2) 寂静;无人倍伴的,独自一人的

[九月十日雨中过张伯佳期柳镇未至以诗招之]角巾

(1).方巾,有棱角的头巾。为古代隐士冠饰。《晋书·王导传》:“则如君言, 元规 若来,吾便角巾还第,復何惧哉!” 元 揭傒斯 《赠淳真子张太古》诗:“飞駟服五龙,角巾摇三花。” 清 戴名世 《一壶先生传》:“ 一壶先生 者……衣破衣,戴角巾,佯狂自放。”

(2).借指隐士或布衣。 唐 陈子昂 《唐故朝议大夫梓州长史杨府君碑》:“於是始以角巾应命,褐衣诣闕。” 唐 高适 《答侯少府》诗:“江海有扁舟,丘园有角巾。”

(3).指归隐。 清 赵翼 《黄天荡怀古》诗:“ 建炎 第一功终属,太息 西湖 竟角巾。”

[九月十日雨中过张伯佳期柳镇未至以诗招之]残菊

衰败的菊花。 唐太宗 《山阁晚秋》诗:“疎兰尚染烟,残菊犹承露。” 唐 白居易 《晚秋夜》诗:“花开残菊傍疎篱,叶下衰桐落寒井。” 宋 陆游 《残菊》诗:“残菊一枝香未残,夜窗拈起百回看。”

,

【九月十日雨中过张伯佳期柳镇未至以诗招之】_李益 | 唐代
  • 【泥溪】_王勃 | 唐代
  • 【泥溪】_王勃 | 唐代 >> 【泥溪】_王勃 | 唐代...

    【九月十日雨中过张伯佳期柳镇未至以诗招之】_李益 | 唐代
  • 【戏为六绝句·其一】_杜甫 | 唐代
  • 【戏为六绝句·其一】_杜甫 | 唐代 >> 【戏为六绝句·其一】_杜甫 | 唐代...

    【九月十日雨中过张伯佳期柳镇未至以诗招之】_李益 | 唐代
  • 【奉和圣制南郊礼毕诗】_李德裕 | 唐代
  • 【奉和圣制南郊礼毕诗】_李德裕 | 唐代 >> 【奉和圣制南郊礼毕诗】_李德裕 |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