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维扬郡城】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过维扬郡城]过维扬郡城原文
淮海维扬下下田,兹看扑地聚人烟。
古今奚必无殊异,丰啬从来有转旋。
藏富于民欣按辔,返华以朴忆陈编。
百年休养八埏靖,致此其难益慎旃。
[过维扬郡城]诗词问答
问:过维扬郡城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过维扬郡城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过维扬郡城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过维扬郡城]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二十三
[过维扬郡城]参考注释
[过维扬郡城]淮海
指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河以北及海州(现在的连云港市西南)一带的地区
[过维扬郡城]维扬
扬州 的别称。《书·禹贡》:“ 淮 海惟 扬州 。”惟,通“ 维 ”。后因截取二字以为名。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 淮 海 维扬 ,三千餘里。” 唐 刘希夷 《江南曲》之五:“潮平见 楚 甸,天际望 维扬 。” 明 李东阳 《九日渡江》诗:“直过 真州 更东下,夜深灯火宿 维扬 。” 清 赵翼 《清明前二日泛舟至平山堂即事》诗:“信哉繁丽推 维扬 ,肯让他邦夸绣错。”
[过维扬郡城]下田
(1) 到田里去干农活
下田插秧
(2) 下等的田
[过维扬郡城]扑地
脸朝下倒在地上
[过维扬郡城]人烟
住户的炊烟,借指人家,住户
没有人烟
[过维扬郡城]古今
古代和现代
古今差异
[过维扬郡城]无殊
没有特别之处
[过维扬郡城]从来
向来,一向——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从过去到现在一直是那样
从来如此
[过维扬郡城]转旋
(1).须臾之间。《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日蚀东井,转旋且索,与既无异。” 颜师古 注:“转旋且索,言须臾之间则欲尽也。”
(2).变化。 明 刘基 《双燕离》诗:“世事有转旋,陵谷一朝迁。”
(3).扭转,挽回。 明 张居正 《答南中提学御史耿楚侗书》:“惟虚平此心,不敢向人间作好恶耳,至於转旋之机,未免有迹非心是之判。” 清 薛福成 《书桐城程忠烈公遗事》:“卒之大局转旋,生民蒙福,公之成功甚伟。”
(4).犹斡旋。 黄远庸 《大小零星杂记》:“ 徐君 温厚阔达,爱才甚篤,且此次尽力共和,转旋内部,其功甚大,其事甚密。”
旋转;围绕而动。 汉 杜笃 《书槴赋》:“虽转旋而屈橈,时倾斜而反侧。” 唐 卢纶 《腊日观咸宁五部曲娑勒擒豹歌》:“潜形踠伏草不动,双鵰转旋羣鸦鸣。” 宋 吴处厚 《青箱杂记》卷五:“头摇如转旋,唇动若抽牵。” 清 赵翼 《套驹》诗:“才穿便觉气降伏,弭帖随人为转旋。”
[过维扬郡城]按辔
谓扣紧马缰使马缓行或停止。《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於是天子乃按轡徐行。”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序志》:“按轡文雅之场,环络藻绘之府,亦几乎备矣。” 宋 陈善 《扪虱新话·李林甫一计陷数人》:“帝尝大陈乐 勤政楼 ,既罢,兵部侍郎 卢绚 按轡絶道去,帝爱其藴藉,称美之。”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二》:“至林谷深处,妇忽按轡不行。”
[过维扬郡城]陈编
指古籍、古书。 唐 韩愈 《进学解》:“踵常途之促促,窥陈编以盗窃。” 明 袁宏道 《募建青门庵疏》:“青衿之士,口者什六,身者什三,唯一二老儒守陈编久者不復信,世雅不重之,故不胜也。” 清 黄遵宪 《感怀》诗:“当世得失林,未可稽陈编。” 李大钊 《史观》:“吾兹之所谓歷史,非指过去的陈编而言。”
[过维扬郡城]百年
(1) 指很多年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百年大计
(2) 指人的一生;一辈子
百年之后,即死了以后
[过维扬郡城]休养
休息调养
[过维扬郡城]八埏
八殥。《汉书·司马相如传下》:“上畅九垓,下泝八埏。”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埏,地之八际也。言德上达於九重之天,下流於地之八际。” 唐 柳宗元 《代裴行立谢移镇表》:“道畅八埏,威加九域。” 宋 范成大 《桂林中秋赋》:“矧吾生之飘泊兮,寄蘧庐於八埏。” 清 魏源 《长沙别何积之》诗之二:“路长羽翼短,何时至八埏。”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