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清宫】作者:刘方叔 朝代:宋代
[华清宫]华清宫原文
废宇倾垣不复新,开元辇道尽荆榛。
惟馀一派温汤水,长与行人洗路尘。
[华清宫]诗词问答
问:华清宫的作者是谁?答:刘方叔
问:华清宫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华清宫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华清宫]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出处: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卷五十二
[华清宫]参考注释
[华清宫]开元
唐玄宗李隆基年号(713—741)
开元天宝之际。——宋· 苏轼《教战守》
[华清宫]辇道
(1).可乘辇往来的宫中道路。《史记·孝武本纪》:“乃立 神明臺 、 井干楼 ,度五十餘丈,輦道相属焉。”《汉书·司马相如传上》:“华榱璧璫,輦道纚属。” 颜师古 注:“輦道,谓阁道可以乘輦而行者也。” 元 刘壎 《隐居通议·地理》:“ 阿房宫 一曰 阿城 ,规恢八百餘里,离宫别馆,弥山跨谷,輦道相属。”
(2).指皇帝车驾所经的路。 南朝 宋 颜延之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南除輦道,北清禁林。” 清 方文 《偕闵无作孔千一宁山同登雨花台》诗:“牛车填輦道,马卒拥城门。” 清 吴家骐 《圣驾南苑大阅恭纪》诗:“鸞旂肃肃驻郊坰,輦道风和霽色明。”
(3).古星名。属天琴、天鹅两座。《晋书·天文志上》:“西足五星曰輦道。”
[华清宫]荆榛
(1).亦作“ 荆蓁 ”。泛指丛生灌木,多用以形容荒芜情景。 三国 魏 曹植 《归思赋》:“城邑寂以空虚,草木秽而荆榛。”一本作“ 荆蓁 ”。 唐 李白 《古风》之一:“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 金 元好问 《续小娘歌》之七:“伤心此日河平路,千里荆榛不见人。” 清 吴伟业 《十月下澣宴阆石苍水斋》诗:“三江风月尊前醉,一郡荆榛笛里声。”
(2).谓没入荒野,指逝世。 明 周履靖 《锦笺记·闻讣》:“闺中何意,半道荆蓁,情隔云泥。”
(3).比喻艰危,困难。《旧唐书·宦官传·杨复恭》:“吾於荆榛中援立 寿王 。” 元 许谦 《冯公岭》诗:“胸中芥蒂未尽去,须信坦道多荆榛。”
(4).比喻恶人。 元 麻革 《过陕》诗:“豺狼满地荆榛合,目断 中条 是故丘。” 明 夏完淳 《大哀赋》:“未许其冠带春秋,遂至夫荆榛天地。” 清 厉鹗 《东城杂记·陈御史元倩》:“手披荆榛,身御魑魅。” 周实 《民立报出版日祝赋》诗:“重重草木羞依附,莽莽荆榛待剪除。”
(5).芥蒂;不快。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射策》:“笑谭之顷,便起荆榛。”
[华清宫]一派
(1) 一条支流;一条水流
一派死水
(2) 一个流派;一个派别
中立的一派
(3) 一片;一阵
一派谎言
[华清宫]汤水
(1) 连汤带水的食物
(2) 〈方〉∶开水或热水
(3) 资财;财产
戏子家有多大汤水弄这位奶奶家去!——《儒林外史》
[华清宫]行人
步行的人。古指出行的人;出征的人;又作使者的通称
会其行人发露,瓒亦枭夷,故使锋芒错缩,厥图不果。——《三国演义》
行人驻足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行人弓箭各在腰。——唐· 杜甫《兵车行》
过者问行人
行人但云点行频
[华清宫]洗路
谓扫除前进道路上的敌人或其他障碍。 明 周履靖 《锦笺记·败北》:“把军营疾移,搜山洗路防奸细,衔枚卷旆行奇诡。” 明 杨柔胜 《玉环记·李晟招贤》:“今拨五千人马,与二位作为先锋,开山洗路。”
刘方叔,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