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夏杂咏六首·其三·看山】作者:牛焘 朝代:清代
[消夏杂咏六首·其三·看山]消夏杂咏六首·其三·看山原文
千岩万壑披裘翁,日日看山落照红。
为爱青山似图画,不知身在画图中。
[消夏杂咏六首·其三·看山]诗词问答
问:消夏杂咏六首·其三·看山的作者是谁?答:牛焘
问:消夏杂咏六首·其三·看山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消夏杂咏六首·其三·看山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牛焘的名句有哪些?答:牛焘
[消夏杂咏六首·其三·看山]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消夏杂咏六首·其三·看山]参考注释
[消夏杂咏六首·其三·看山]千岩万壑
语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顾长康 从 会稽 还,人问山川之美。 顾 云:‘千巖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后用以形容峰峦与山谷极多。 唐 谷神子 《博异志·阴隐客》:“正立而视,乃别一天地日月世界,其山傍向万仞,千巖万壑,莫非灵景,石尽碧琉璃色。” 清 龚自珍 《摸鱼儿》词:“数东南千巖万壑,君家第一奇秀。” 叶圣陶 《我们的骄傲》:“他说 桂林 的山好象盆景,一座座地拔地而起,形状尽有奇怪的,可是没有千巖万壑茫茫苍苍的气概。”
[消夏杂咏六首·其三·看山]披裘
(1). 汉 严光 少时与 刘秀 同游学,有高名。及 刘秀 称帝,隐居不出。 刘秀 思其贤,令以物色访之。后 齐国 有人报告:“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 刘秀 估计他就是 严光 ,三次派人才把他请到京师。见《后汉书·逸民传·严光》。后因以“披裘”指归隐。 宋 欧阳修 《蔡州再乞致仕第二表》:“俾其解组官庭,还车故里,披裘散髮,逍遥垂尽之年;凿井耕田,歌咏太平之乐。” 清 赵翼 《严滩》诗:“披裘跡近衒,加腹气非傲,特恃故人恩,巧立高士操。” 胡怀琛 《海上雪》诗:“披裘独往为何事,赢得诗添 长吉 囊。”
(2).见“ 披裘负薪 ”。
[消夏杂咏六首·其三·看山]日日
(1) 天天
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清· 林觉民《与妻书》
(2) 一天一天地
淫侈之俗日日以长。——贾谊《论积贮疏》
[消夏杂咏六首·其三·看山]落照
夕阳的馀晖。 南朝 梁简文帝 《和徐录事见内人作卧具》:“密房寒日晚,落照度窗边。” 唐 姚合 《霁后登楼》诗:“为有登临兴,独吟落照中。” 清 周亮工 《杭州城上有怀》诗:“五更梦断寒云外,千里书来落照边。” 郁达夫 《重游犬山城》诗:“ 白帝城 头落照鲜,清游难忘四年前。”
[消夏杂咏六首·其三·看山]青山
长满绿色植物的山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消夏杂咏六首·其三·看山]图画
(1)
(2) 绘画
(3) 用线条、色彩描绘出来的形象(如油画、素描或版画)
(4) 比喻壮丽的江山
(5) 生动的描写或形象的描绘
(6) 谋划
[消夏杂咏六首·其三·看山]不知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消夏杂咏六首·其三·看山]画图
图画(多用于比喻)
这些诗篇构成了一幅农村生活的多彩的画图
消夏杂咏六首,清代,牛焘,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