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野望】_杜甫 | 唐代

【野望】作者:杜甫 朝代:唐代

[野望]野望原文

清秋望不极,迢递起曾阴。
远水兼天净,孤城隐雾深。
叶稀风更落,山迥日初沈。
独鹤归何晚,昏鸦已满林。

[野望]诗词问答

问:野望的作者是谁?答:杜甫
问:野望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杜甫的名句有哪些?答:杜甫

[野望]杜甫野望 书法图

【野望】_杜甫 | 唐代
野望书法作品

[野望]译文和注释

译文
秋天一眼望去清旷无极,远处隐隐约约荡起层云。
水天相接空中一片明净,一座孤城呈现云雾深深。
秋风吹起枯叶更快脱落,眺望远山太阳刚刚下沉。
孤独的白鹤为何回得晚,要知道昏鸦早已宿满林。

注释
⑴迢遰(dì):即迢递,遥远貌。曾(céng)阴:重叠的阴云。曾,层。
⑵兼:连着。天净:天空明净。
⑶迥(jiǒng):远。
⑷归何晚:为何回得晚。
⑸昏鸦:黄昏时的乌鸦。

[野望]诗文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边秋野望而作,全篇都是写望中所见之景物。

第一句是总写清秋时节的“望”。望秋天景色清旷无极,这就很好的表现“远水天净”。接下来是写景。写云,云是如何,是遥远的,重叠的。如此的云就表现了此时的天气是不错的。然后从云写到水,从水写到城,虽仍是远景但逼近了一些。水天相接的地方,一片明净,孤城外,雾气缭绕。这样一写,就由首联的不错天气转进了一些悲凉的气氛。

但作者不仅写这么一点点悲凉。“叶稀风更落”,就是“风起,叶稀更落”,由颔联转向近景,并深入的画出了悲凉,第六句写落日,再变成了远景:夕阳刚刚沉入高远的山。这里,秋天的凉意更有力量的射出。最后一联,融入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孤独的鹤,为何归晚?那些昏鸦早已宿满了树林。结合作者当时的境况不难发现,当时的作者已无落足之地,安史叛军攻陷洛阳,本欲前往洛阳的杜甫被迫退回秦、华,有家不能回,一种哀痛便油然而生,所以见到孤鹤(作者自喻)晚归,便认为是昏鸦(安史叛军)占据了树林。

这首诗自上而下无不表现出秋天的悲凉,而作者内心更深层的悲凉正是安史之乱所造成的,这就含蓄而有力的批判了安史之乱对国家与人民带来的灾难。

,

【野望】_杜甫 | 唐代
  • 【赠智朗禅师】_贾岛 | 唐代
  • 【赠智朗禅师】_贾岛 | 唐代 >> 【赠智朗禅师】_贾岛 | 唐代...

    【野望】_杜甫 | 唐代
  • 【蜻蜓】_韩偓 | 唐代
  • 【蜻蜓】_韩偓 | 唐代 >> 【蜻蜓】_韩偓 | 唐代...

    【野望】_杜甫 | 唐代
  • 【天仙子】_韦庄 | 唐代
  • 【天仙子】_韦庄 | 唐代 >> 【天仙子】_韦庄 |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