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知白山水用画中钱惟善题句韵】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曹知白山水用画中钱惟善题句韵]原文
老笔萧疏不藉多,空空茅屋隐烟萝。
卫源忆昔曾经过,康节重逢安乐窝。
[曹知白山水用画中钱惟善题句韵]诗词问答
问:《曹知白山水用画中钱惟善题句韵》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曹知白山水用画中钱惟善题句韵]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二十四
[曹知白山水用画中钱惟善题句韵]参考注释
[曹知白山水用画中钱惟善题句韵]老笔
老练娴熟的笔法。 唐 李白 《题上阳台》诗:“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何穷?”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书画》:“凡小篆喜瘦而长,竵匾之法,非老笔不能也。” 明 董其昌 《画禅室随笔·题沉石田临倪画》:“先生老笔密思,於 元镇 若淡若疏者异趣耳。” 清 郑燮 《题高凤翰寒林雅阵图》:“人但羡其末年老笔,不知规矩準绳自然秀异絶俗,於少时已压倒一切矣。”
[曹知白山水用画中钱惟善题句韵]萧疏
(1) 凄凉的,孤寂的
白云飞雨过南山,碧落萧疏春色闲。——《封神演义》
(2) 清冷疏散;稀稀落落的
瓠叶转萧疏。——杜甫《除架》
[曹知白山水用画中钱惟善题句韵]不藉
(1).不凭借;不依靠。 清 王韬 《淞隐漫录·三怪》:“ 济南 李大 ,业负贩。捷足善走,自南诣北,往往不藉舟车。”
(2).不顾惜。 唐 布燮 《听妓洞云歌》:“ 嵇叔夜 鼓琴饮酒无閒暇;若使当时闻此歌,抛掷《广陵》都不藉。”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四折:“你是为人须为彻,将衣袂不藉。” 元 宫天挺 《范张鸡黍》第二折:“寸心酸,五情裂,咱功名已不藉。”
[曹知白山水用画中钱惟善题句韵]空空
(1) 空无所有
空空的食品间
(2) 白白地;徒然
我求她立地回音,她却是不肯遵守。空空又等了一周。——郭沫若《瓶》
[曹知白山水用画中钱惟善题句韵]茅屋
用芦苇、稻草等苫盖屋顶的简陋房子
[曹知白山水用画中钱惟善题句韵]烟萝
亦作“烟萝”。1.草树茂密,烟聚萝缠,谓之“烟萝”。 唐 李端 《寄庐山真上人》诗:“更説 谢公 南座好,烟萝到地几重阴。” 南唐 李煜 《破阵子》词:“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璚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明 陈所闻 《驻马听·泛西湖》曲:“指点着六桥柳浪,三 竺 云峦, 石屋 烟萝。” 清 周準 《发朱砂庵经观音岩登石人峰》诗:“俯身入烟萝,欲诣仙人宅。”
(2).借指幽居或修真之处。 唐 裴铏 《传奇·文箫》:“一斑与两斑,引入 越王山 。世数今逃尽,烟萝得再还。” 周楞伽 辑注:“烟萝,道家称隐居修真的地方。” 宋 苏舜钦 《离京后作》诗:“脱身离网罟,含笑入烟萝。” 明 屠隆 《綵毫记·别妻走京》:“何意入利名韁锁,惆悵别烟萝。” 康有为 《和临桂周黻卿翰林<有感>》:“只愁好春色,无处着烟萝。”
[曹知白山水用画中钱惟善题句韵]曾经
——用在动词前面,表示某种动作、行为或情况是以前某段时间存在或发生过的,动词后面往往有助词[过]
我曾经做过小学教师
我曾经到过北京
[曹知白山水用画中钱惟善题句韵]重逢
分别后又见面;再次相逢;再遇见
久别重逢
[曹知白山水用画中钱惟善题句韵]安乐窝
(1) 安逸的生活环境
(2) 小巧、温暖、舒适的处所或房间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