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间·其八】作者:沈光文 朝代:明代
[山间·其八]山间·其八原文
长松不可俯,远视立亭亭。
月色来窗曙,山光到海青。
荒村馀古意,老鹤爱修翎。
正发临池兴,忧来笔又停。
[山间·其八]诗词问答
问:山间·其八的作者是谁?答:沈光文
问:山间·其八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山间·其八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沈光文的名句有哪些?答:沈光文
[山间·其八]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出处:此组诗收于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又载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艺文〉、连横《台湾诗荟》、《台湾诗乘》、侯中一《沈光文斯庵先生专集》、陈汉光《台湾诗录》、龚显宗《沈光文全集及其研究资料汇编》。
2. 此组诗收于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又载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艺文〉、连横《台湾诗荟》、《台湾诗乘》、侯中一《沈光文斯庵先生专集》、陈汉光《台湾诗录》、龚显宗《沈光文全集及其研究资料汇编》。
[山间·其八]参考注释
[山间·其八]长松
药草名。服之可黑须发。 宋 苏轼 《谢王泽州寄长松兼简张天觉》诗之一:“莫道长松浪得名,能教覆额两眉青。”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长松》:“长松生古松下,根色如薺苨,长三五寸,味甘微苦,类人参,清香可爱。按 张天觉 《文集》云:僧 普明 居 五臺山 ,患大风,眉髮俱堕,哀苦不堪。忽遇异人,教服长松,示其形状。 明 採服之,旬餘毛髮俱生,颜色如故。”
[山间·其八]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2)
决不能,必须不
而势力众寡不可论。——《资治通鉴》
不可一概而论
(3)
与[非]搭配,表示必须或一定
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山间·其八]远视
视觉的影像聚焦在视网膜的后方的情状
远 *
[山间·其八]亭亭
(1) 高耸直立的样子
亭亭净植。——宋· 周敦颐《爱莲说》
亭亭独立。——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亭亭如盖。——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2) 形容女子或花木挺立秀气
[山间·其八]月色
月光
[山间·其八]山光
山的景色。 南朝 梁 沉约 《泛永康江》诗:“山光浮水至,春色犯寒来。” 唐 岑参 《郡斋平望江山》诗:“山光围一郡,江月照千家。”
[山间·其八]海青
(1).见“ 海东青 ”。
(2).方言。大袖长袍。 明 郑明选 《秕言》:“ 吴 中方言称衣之广袖者谓之海青。按 李白 诗云:‘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盖海东俊鶻名海东青, 白 言翩翩广袖之舞如海东青也。” 明 汤显祖 《牡丹亭·仆侦》:“俺如今有了命,把 柳相公 送俺这件黑海青穿摆将起来。”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我的第一个师父》:“精光的头皮,簇新的海青,真是风头十足。”
(3).青布。《 * 词话》第六回:“婆子道:‘我不是赖精,大官人少不得赔我一疋大海青。’”
(4). 元 代驿站名。寓奋速之意。《元史·世祖纪二》:“敕 燕京 至 济南 ,置海青驛凡八所。”
[山间·其八]荒村
偏僻荒凉、人烟稀少的村落
[山间·其八]古意
(1) 古代的风格趣味;古人的思想、意趣或风范
[摘星山庄]每天摩托车来来去去,损及古意
(2) 追念古代的人、物、事迹的情意
长安古意
[山间·其八]临池
《晋书·卫恒传》:“ 汉 兴而有草书…… 弘农 张伯英 者,因而转精甚巧。凡家之衣帛,必书而后练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后因以“临池”指学习书法,或作为书法的代称。 唐 杜甫 《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诗:“有练实先书,临池真尽墨。” 宋 苏轼 《石苍舒醉墨堂》诗:“不须临池更苦学,完取绢素充衾裯。” 明 沉德符 《敝帚轩剩语·名臣通画学》:“前代名臣能临池者多矣,鲜有以画名者。” 清 叶名沣 《桥西杂记·黄忠端书孝经卷》:“夫人善临池,代公作行草,几夺真。” 吕叔湘 《汉字和拼音字的比较》:“书法一项,确是一种艺术。但是这是要有写字的天分的人,再加上十年临池的工夫,才会有成就的。” 孙犁 《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三:“日记抄得很工整,字体遒劲,也可作临池之用。”
山间,明代,沈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