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祷雨阳山】作者:曹彦约 朝代:宋代
[祷雨阳山]祷雨阳山原文
暮投突兀净为坊,早踏崎岖翠作冈。
露气失凉风带暑,岚阴欺晓日韬光。
不忧时事禽空语,可怪凶年草更芳。
欲问行人祈祷意,日来钲鼓渐凄凉。
[祷雨阳山]诗词问答
问:祷雨阳山的作者是谁?答:曹彦约
问:祷雨阳山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曹彦约的名句有哪些?答:曹彦约
[祷雨阳山]参考注释
[祷雨阳山]突兀
(1) 突然变化的
平原过去了,面前山峦世界突兀而起
(2) 高耸的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突兀而已。——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苍然突兀。——明· 顾炎武《复庵记》
突兀的山石
(3) 突然
事情来得这么突兀,使她不知所措
(4) 出乎意料
[祷雨阳山]崎岖
山路不平
崎岖而经丘。——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崎岖坎坷
[祷雨阳山]露气
水汽。《礼记·月令》“﹝孟春之月﹞东风解冻” 唐 孔颖达 疏:“谓之寒露,言露气寒将欲凝结。” 唐 李百药 《秋晚登古城》诗:“霞景焕餘照,露气澄晚清。” 清 纳兰性德 《采桑子》词:“凉生露气湘絃润,暗滴花梢。”
[祷雨阳山]凉风
清凉的风
凉风掠面
[祷雨阳山]晓日
(1).朝阳。 唐 刘禹锡 《酬令狐相公使宅别斋初栽桂树见怀之作》诗:“影近画梁迎晓日,香随緑酒入金杯。” 元 郝经 《贤台行》:“晓日曈曨赤羽旗, 燕王 北面亲前席。”《花月痕》第五回:“誊写毕,窗纸上早已晓日曈曈了。”
(2).引申为清晨。 唐 张九龄 《郡中每晨兴辄见群鹤东飞至暮又行列而返甚和乐焉遂赋以诗》:“晓日东田去,烟霄北渚归。”
[祷雨阳山]韬光
(1).敛藏光采。 汉 孔融 《离合作郡姓名字诗》:“玟璇隐曜,美玉韜光。” 唐 韩偓 《元夜即席》诗:“桂兔韜光云叶重,烛龙衔耀月轮明。”
(2).比喻隐藏声名才华。 南朝 梁 萧统 《<陶渊明集>序》:“圣人韜光,贤人遯世。” 元 谷子敬 《城南柳》第三折:“学 子陵 遁跡在 严滩 ,似 吕望 韜光在 渭川 。” 鲁迅 《且介亭杂文·河南卢氏曹先生教泽碑文》:“韜光里巷,处之怡然。”
(3). 唐 代名僧, 蜀 人,能诗,住 杭州 灵隐寺 ,与郡守 白居易 为诗友。 穆宗 长庆 年间,于 灵隐山 西北 巢枸坞 筑寺,后人名之 韬光寺 ,亦省称 韬光 。 清 周準 《宿灵隐寺梵香阁晓起眺望》诗:“行当访 韜光 ,直上松云顶。” 张昭汉 《绝句十二首和先君韵》之四:“竹杖芒鞋任所适,朝游 灵隐 暮 韜光 。”
[祷雨阳山]忧时
忧念时事。 明 刘基 《次韵和孟伯真感兴诗》:“避难移家适远乡,忧时一夜百回肠。” 胡蕴玉 《<中国文学史>序》:“於是朝廷赠答之风衰,草野忧时之言作矣。”
[祷雨阳山]空语
虚构的话;只说不做的话。《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汉书·沟洫志》:“ 王莽 时,但崇空语,无施行者。”《文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今空语同知有达人,无所不堪。” 李善 注:“空语,犹虚説也。”
[祷雨阳山]可怪
令人诧异。《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刘将军 生平见小敌怯,今见大敌勇,甚可怪也。” 宋 苏轼 《上韩太尉书》:“士大夫皆自洗濯磨淬,戮力於王事,而不敢为非常可怪之行。” 宋 周邦彦 《浣溪沙慢》词:“可怪近来,传语也无箇。”
[祷雨阳山]凶年
荒年
[祷雨阳山]行人
步行的人。古指出行的人;出征的人;又作使者的通称
会其行人发露,瓒亦枭夷,故使锋芒错缩,厥图不果。——《三国演义》
行人驻足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行人弓箭各在腰。——唐· 杜甫《兵车行》
过者问行人
行人但云点行频
[祷雨阳山]祈祷
向神祝告求福
[祷雨阳山]日来
(1).天天来到。《汉书·董仲舒传》:“善治则灾害日去,福禄日来。”《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有多少豪门富室,日来求亲的。”
(2).近来。 宋 朱熹 《答吕子约书》之二:“喻及日来进学之功,尤慰孤陋,且深有助於警省。” 元 陈镒 《和程渠翁见惠诗韵》:“若问日来新况味,饭牛聊復卧南山。”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日来耳目纷扰,无所可述。”
[祷雨阳山]钲鼓
(1).钲和鼓。古代行军或歌舞时用以指挥进退、动静的两种乐器。《汉书·平帝纪》:“遣执金吾候 陈茂 假以鉦鼓,募 汝南 、 南阳 勇敢吏士三百人。”《新唐书·南蛮传下·骠》:“每拜跪,节以鉦鼓……歌已,俯伏,鉦作,復揖舞。” 金 师拓 《游同乐园》诗:“可怜欢乐极,鉦鼓散云和。” 姚华 《曲海一勺·骈史下》:“或壮丽而为江山,或喧闐而为鉦鼓。”
(2).并称以言兵事。《汉书·东方朔传》:“十九学 孙 吴 兵法,战阵之具,鉦鼓之教,亦诵二十二万言。”
[祷雨阳山]凄凉
(1) 孤寂冷落
夜景凄凉
(2) 悲凉
字字凄凉
宋代,曹彦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