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水仙子·虾须帘控紫铜钩】_刘庭信 | 元代

【水仙子·虾须帘控紫铜钩】作者:刘庭信 朝代:元代

[水仙子·虾须帘控紫铜钩]水仙子·虾须帘控紫铜钩原文

虾须帘控紫铜钩,凤髓茶闲碧玉瓯,龙涎香冷泥金兽。绕雕栏倚画楼,怕春归绿惨红愁。雾濛濛丁香枝上,云淡淡桃花洞口,雨丝丝梅子墙头。

[水仙子·虾须帘控紫铜钩]诗词问答

问:水仙子·虾须帘控紫铜钩的作者是谁?答:刘庭信
问:水仙子·虾须帘控紫铜钩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刘庭信的名句有哪些?答:刘庭信

[水仙子·虾须帘控紫铜钩]译文和注释

[水仙子·虾须帘控紫铜钩]译文

紫铜钩高挂起门帘,碧玉瓯冷了茶烟,香炉中龙涎香烧尽了,也久久没有再点。闺中女子时而徘徊在雕栏旁,时而倚定在画楼间,怕的是芳菲凋谢,逝去了春天。枝上的丁香蒙着薄雾,洞口的桃花遮着淡云,墙头的梅子前,掠飞着雨丝风片。

[水仙子·虾须帘控紫铜钩]注释

①虾须帘:带有流苏的精美帘子。

②凤髓茶:指名贵的香茶。

③泥金兽:以金粉饰面的兽形香炉。

[水仙子·虾须帘控紫铜钩]诗文赏析

前三句的鼎足对镂金错彩,是对贵族小姐生活情状的描写。作品列示了六种物品,无不精雕细琢,典雅华贵,字里行间流露出一派冷寂,暗示了女主人公孤独苦闷的处境。[绕雕栏倚画楼],继续铺展这种优裕环境下的清愁,[怕春归绿惨红愁],则晰示了她的内心世界。绿惨红愁是暮春景象的特征,而[惨]、[愁]同时又是人物的心理感受。对百花凋谢、绿叶成荫惨愁于心,且[怕春归],又充分显示了女子的多愁善感。这种多愁善感显然不在于[春归]的本身,而是借惜春叹春来隐喻人生的青春及爱情生活。这就使我们联想起贾府中的林黛玉,而曲中小姐的爱情命运也似同潇湘妃子相近。曲末的三句,含蓄地表现出这一点。

末三句又成一组鼎足对,是女子所见[绿惨红愁]的具象化,而又句句有象征意味。先看[丁香枝上],丁香花蕾结而不绽,在诗词中多以喻情思的愁结,如五代牛峤《感恩多》:[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李璟《浣溪沙》:[丁香空结雨中愁]。曲中以[雾濛濛]管领,就更是郁结难舒。再看[桃花洞口],汉刘晨、阮肇有[刘阮游天台]的传说,他俩在进入仙境前,曾先有桃花屏绝。《桃花源记》中渔人问津桃源,也是[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故元曲中常以[桃花洞口]喻情乡的入口。[云淡淡桃花洞口],那就是可望不可即了。至于[梅子墙头],《诗经·召南》有《摽有梅》篇,以梅子的成熟喻求偶的迫切性,故[梅子]在文人作品中常含风情意味,如李清照《点绛唇》中少女[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即是。曲中谓[雨丝丝梅子墙头],则是一派凄风苦雨的惨况,梅子落尽,也是无人摽的。这三句意象固然朦胧隐晦,却不难体会其喻义。大体说来,这位小姐的芳心郁结着难以把握的愁情,她的爱情理想可望而不可即,总之是姻事遭受了磨难阻碍,那[梅子墙头]的[雨丝丝],简直可以作为她的泪水来看待。

这首小令在艺术上表现了高超的功力。两组鼎足对,对仗极为工整,[虾]、[凤]、[龙],[铜]、[玉]、[金],[雾]、[云]、[雨],[丁香]、[桃花]、[梅子]的同门对尤令人叹服。作品不仅在绮美的辞藻上,而且在婉约朦胧的风情上都带有花间词的雅丽,而[雾濛濛]、[云淡淡]、[雨丝丝]又表现出小曲的清婉。借助丽词清句表现人物的悲苦心理与悲剧命运,更使人掩卷而怅悒不已。

,,,

  • 【观郊礼】_希陵 | 元代
  • 【观郊礼】_希陵 | 元代 >> 【观郊礼】_希陵 | 元代...

  • 【缙云山中夜坐】_朱公迁 | 元代
  • 【缙云山中夜坐】_朱公迁 | 元代 >> 【缙云山中夜坐】_朱公迁 | 元代...

  • 【折桂令】_刘庭信 | 元代
  • 【折桂令】_刘庭信 | 元代 >> 【折桂令】_刘庭信 | 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