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蛩光上人】作者:陆希声 朝代:唐代
[寄蛩光上人]寄蛩光上人原文
笔下龙蛇似有神,天池雷雨变逡巡。
寄言昔日不龟手,应念江头洴澼人。
[寄蛩光上人]诗词问答
问:寄蛩光上人的作者是谁?答:陆希声
问:寄蛩光上人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陆希声的名句有哪些?答:陆希声
[寄蛩光上人]参考注释
[寄蛩光上人]笔下
(1) 指文章的写作
笔下生花
(2) 指写文章时作者的措词和用意
笔下留情
[寄蛩光上人]龙蛇
比喻非常的人物
深山大泽,实生龙蛇。——《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杜预注:[言非常之地,各生非常之物。]
[寄蛩光上人]有神
(1).神灵。有,助词。《书·武成》:“惟尔有神,尚克相予。” 孔 传:“神庶几助我。”《大戴礼记·少间》:“故天子昭有神於天地之间,以示威於天下也。”
(2).有神助。喻指奇妙生动,有神韵。 唐 杜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李玲修 《笼鹰志》:“他画着,渐渐艺术感觉唤醒了,手平稳了,下笔有神了。”
(3).有精神。 王西彦 《人的世界·第三家邻居》:“这双大眼睛,瞳人深而有神。仿佛即使是在黑暗之中,它们也能发光。”
[寄蛩光上人]天池
(1).海。《庄子·逍遥游》:“ 南冥 者,天池也。” 成玄英 疏:“大海洪川原夫造化,非人所作,故曰天池也。” 南朝 宋 王韶之 《殿前登歌》:“沔彼流水,朝宗天池。” 唐 韩愈 《应科目时与人书》:“天池之滨,大江之濆,曰有怪物焉。”
(2).天上 仙界 之池。 唐 韩愈 《漫作》诗之一:“ 玄圃 珠为树,天池玉作砂。” 明 李东阳 《与李中舍应正同饮时旸邸》诗:“又如骤天马,雾鬣天池通。” 赵光荣 《里湖纪游》诗之四:“神物在天池,烟云与吞吐。”
(3).指山顶之池。 唐 杜甫 《天池》诗:“天池马不到,嵐壁鸟纔通。” 宋 范仲淹 《天池》诗:“岳顶见天池,神异安可度。”
(4).星名。《晋书·天文志上》:“九坎间十星,曰天池。”
(5).穴位名。即承浆。参见“ 承浆 ”。
[寄蛩光上人]雷雨
雷电交作而降雨
[寄蛩光上人]逡巡
(1) 因为有所顾虑而徘徊不前
逡巡而不敢进。——汉· 贾谊《新书·过秦论上》
大阉亦逡巡畏义。——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逡巡不前。
舅犯谢罪,逡巡河上。——《三国演义》
(2) 一刹那
雁翎金甲逡巡得,钩引徐宁大解危。——《水浒传》
(3) 时光消失
逡巡过了一年,当年是正月初一日。——《喻世明言》
[寄蛩光上人]寄言
(1).犹寄语、带信。《楚辞·九章·思美人》:“愿寄言於浮云兮,遇 丰隆 而不将。” 唐 元稹 《遣兴》诗之五:“寄言抱志士,日月东西跳。” 明 袁宏道 《祝雨》诗:“寄言行雨儿,莫下山头去。”
(2).谓把某种思想感情寄托在诗文之中。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序:“是故復之不足,则吟咏以肆志,吟咏之不足,则寄言以广意。”《宋书·谢灵运传论》:“自 建武 暨乎 义熙 ,歷载将百,虽缀响联辞,波属云委,莫不寄言上德,託意玄珠,遒丽之辞,无闻焉耳。”
[寄蛩光上人]昔日
以前;往日
用于昔日。——三国蜀· 诸葛亮《出师表》
非昔日之乐。——元、 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寄蛩光上人]不龟手
冬天用药涂手,使不皲裂,谓之不龟手。比喻本来微贱而终得富贵之人。 唐 崔道融 《旅行》诗:“谁怜不龟手,他处却封侯。” 明 叶宪祖 《鸾鎞记·论心》:“穷途正是不龟手,与世羞为 西子 顰。”参见“ 不龟手药 ”。
[寄蛩光上人]江头
江边,江岸。 隋炀帝 《凤艒歌》:“三月三日向江头,正见鲤鱼波上游。” 唐 姚合 《送林使君赴邵州》诗:“江头斑竹寻应遍,洞里丹砂自採还。” 元 沉禧 《一枝花·咏雪景》套曲:“这其间江头有客寻归艇,我这里醉里题诗漫送程。” 苏曼殊 《碎簪记》:“又明日为十八日,友人要余赴江头观潮。”
[寄蛩光上人]洴澼
漂洗
洴澼丝棉?
唐代,陆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