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兖弟到郡先寄】作者:苏颂 朝代:宋代
[和兖弟到郡先寄]和兖弟到郡先寄原文
虽非禄厚与官尊,多幸名都遂出藩。
访旧遍游江北路,提封连接海西门。
六年往复头先白,四郡推迁席不温。
衰病早宜归畎亩,君恩未报自难言。
[和兖弟到郡先寄]诗词问答
问:和兖弟到郡先寄的作者是谁?答:苏颂
问:和兖弟到郡先寄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苏颂的名句有哪些?答:苏颂
[和兖弟到郡先寄]参考注释
[和兖弟到郡先寄]幸名
希图侥幸成名。 明 袁宏道 《送江陵薛侯入觐序》:“自古国家之祸,造於小人而成於贪功倖名之君子者,十常八九。”
[和兖弟到郡先寄]出藩
出任地方长官。 唐 韩愈 《河南府同官记》:“於时 河东公 为左僕射宰相,出藩大邦,开府 汉 南。” 明 冯梦龙 《智囊补·察智·范槚》:“ 景王 出藩,大盗谋劫王,布党起 天津 至 鄱阳 ,分徒五百人,往来游奕。”
[和兖弟到郡先寄]访旧
探望老朋友。 唐 杜甫 《赠卫八处士》诗:“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清 屈大均 《秣稜》诗:“访旧乌衣少,听歌玉树空。如何亡国恨,尽在 大江 东。” 柯灵 《向拓荒者致敬》:“三年后他因访书去 浙江 ,还顺道到 澉浦 访旧。”
[和兖弟到郡先寄]江北
(1) 长江下游江苏、安徽两省靠近长江北岸的地区
引次江北。——《资治通鉴》
(2) 泛指长江以北
[和兖弟到郡先寄]提封
(1).通共;大凡。《汉书·刑法志》:“一同百里,提封万井。” 王先谦 补注引 王念孙 曰:“《广雅》曰:‘提封,都凡也。’都凡者,犹今人言大凡,诸凡也……都凡与提封一声之转,皆是大数之名。提封万井,犹言通共万井耳。”《汉书·食货志上》:“地方百里,提封九万顷。”
(2).犹版图,疆域。 隋 薛道衡 《老氏碑》:“ 牂牱 、 夜郎 之所, 靡汉 、 桑乾 之地,咸被声教,并入提封。”《旧唐书·东夷传·高丽》:“ 辽东 之地, 周 为 箕子 之国, 汉 家 玄菟郡 耳! 魏 晋 已前,近在提封之内,不可许以不臣。” 明 郑若庸 《玉玦记·掳掠》:“长驱胡骑剪提封,谁夺龙沙斩将功。” 清 顾炎武 《海上》诗之三:“南营 乍浦 北 南沙 ,终古提封属 汉 家。”
[和兖弟到郡先寄]连接
相连邻接
一座连接这个城市的两部分的桥
[和兖弟到郡先寄]海西
(1).古 大秦国 ,即 罗马帝国 。《史记·大宛列传》“北有 奄蔡 黎轩 ” 张守节 正义引《括地志》:“《魏略》云:‘ 大秦 在 安息 、 条支 西大海之西,故俗谓之 海西 。从 安息 界乘船直载 海西 ,遇风利时三月到,风迟或一、二岁。’”《后汉书·南蛮传》:“ 永寧 元年, 掸 国王 雍由调 復遣使者诣闕朝贺……自言我 海西 人。 海西 即 大秦 也。”
(2).指西域一带或位于我国西方的国家。 唐 张说 《舞马千秋万岁乐府词》之二:“圣皇至德与天齐,天马来仪自海西。” 清 魏源 《江南吟》之八:“ * , * ,产海西,来海东。” 姚华 《论文后编·目录中》:“海西之乐,近又东来。”
[和兖弟到郡先寄]往复
(1) 来回;反复
循环往复
(2) 往来
通信往复
[和兖弟到郡先寄]头先
(1).起先;早先。《水浒传》第二八回:“看看天色晚来,只见头先那个人,又顶一个盒子入来。”《 * 词话》第五十回:“头先,爹在屋里来,向床背阁抽梯内翻了一回去了。”
(2).首先,最重要。《水浒传》第二四回:“便是老身十病九痛,怕有些山高水低,头先要製办些送终衣服。”
[和兖弟到郡先寄]迁席
移动席位。《管子·霸形》:“ 桓公 变躬迁席,拱手而问。”
[和兖弟到郡先寄]衰病
体弱多病
衰病残岁
[和兖弟到郡先寄]畎亩
田地,田间,田野
舜发于畎亩之中。——《孟子·告子下》
[和兖弟到郡先寄]难言
(1) 未被言词表达或非言词所能表达
令人窒息的恼怒和难言的耻辱
(2) 非语言所能表达
病人可能有难言之苦
宋代,苏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