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居自述·其七十一】作者:李孔修 朝代:明代
[贫居自述·其七十一]贫居自述·其七十一原文
朔风凛凛捲茅茨,冷灶寒烟不自持。
明月有情窥我榻,绿蓑常伴野人披。
鼠无馀粒多啾唧,家欠陈仓没设施。
喜得诗名千古重,一腔真乐少人知。
[贫居自述·其七十一]诗词问答
问:贫居自述·其七十一的作者是谁?答:李孔修
问:贫居自述·其七十一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贫居自述·其七十一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李孔修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孔修
[贫居自述·其七十一]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贫居自述·其七十一]参考注释
[贫居自述·其七十一]朔风
北风
朔风厉严寒,阴气下微霜。——三国 魏· 阮籍《咏怀》
纸灰飞扬,朔风野大,阿兄归矣,犹屡屡回头望汝也。——清· 袁枚《祭妹文》
[贫居自述·其七十一]凛凛
(1) 寒冷
水气凛凛
(2) 严整而令人敬重、害怕的样子
凛凛如生
[贫居自述·其七十一]茅茨
亦作“茆茨”。1.茅草盖的屋顶。亦指茅屋。《墨子·三辩》:“昔者 尧 舜 有茅茨者,且以为礼,且以为乐。”《韩非子·五蠹》:“ 尧 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斲。” 唐 钱起 《早渡伊川见旧邻作》诗:“村落通白云,茆茨隐红叶。” 清 侯方域 《明东平州太守常公墓志铭》:“公归而无居,乃居余之北村,茆茨数椽,意泊如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黄英》:“乃於园中筑茅茨,择美婢往侍。”
(2).指简陋的居室。引申为平民里巷。 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下》:“不慕荣宦,身安茅茨。” 宋 苏轼 《内中御侍以下贺太皇太后年节词语》:“求贤审官,拔士茆茨之下。” 清 陈田 《明诗纪事戊籤·华察》引 陈卧子 曰:“ 子潜 清俭,似茅茨下人。”
(3).用以谦称自己的家。 唐 清昼 汤衡 《怀李司直纵联句》:“幽独何以慰,友人顾茅茨。” 宋 王安石 《寄阙下诸父兄兼示平甫兄弟》诗:“但愿一门皆贵仕,时将车马过茆茨。”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三仙》:“未修地主之仪,忽叨盛饌,於理不当。茅茨不远,可便下榻。”
[贫居自述·其七十一]冷灶
久不生火的灶。亦表示贫寒。 唐 刘驾 《送人登第东归》诗:“所居似清明,冷灶起新烟。”《醒世姻缘传》第五三回:“间壁一个开胭脂粉铺的 老朱 ,问其所以,知道 郭氏 已经跟人逃走,与了 小璉哥 些饭吃,合 小璉哥 到了家中,前后看了一遍,一无所有,冷灶清锅,好不凄惨。”
[贫居自述·其七十一]寒烟
亦作“ 寒烟 ”。寒冷的烟雾。 南朝 宋 颜延之 《应诏观北湖田收》诗:“阳陆团精气,阴谷曳寒烟。” 元 黄庚 《江村》诗:“极目江天一望赊,寒烟漠漠月西斜。” 清 葆光子 《物妖志·木·柳》:“及其南柯梦后,衰草荒榛,寒烟暮雨,同一邱耳。”
见“ 寒烟 ”。
[贫居自述·其七十一]自持
自我克制和把持
不能自持
[贫居自述·其七十一]明月
(1) 明亮的月亮
明月几时有
(2) 指夜明珠
[贫居自述·其七十一]有情
(1) 指男女互相倾慕的感情。也指普通的感情
天若有情天亦老
(2) 有意思、有趣
曲外有情
[贫居自述·其七十一]野人
(1) 田野之民,农人
试问野人家。——宋· 苏轼《浣溪沙》词
(2) 质朴的人,无爵位的平民
(3) 粗野的人
(4) 流浪汉
(5) 未开化的人,生活在原始状态或属于原始社会的人
[贫居自述·其七十一]啾唧
(1) 象声词。小声、细声。形容虫、鸟等细碎的叫声
鸟语啾唧
(2) 众声,烦杂声
[贫居自述·其七十一]陈仓
(1).古地名。即今 陕西省 宝鸡市 。 秦 置县, 汉 、 魏 、 晋 皆因之。 刘邦 用 韩信 计,明修栈道,暗渡 陈仓 ,即此。 汉 魏 以来为攻守战略要地。《元和郡县图志·凤翔府》:“ 宝鸡县 ,本 秦 陈仓县 , 秦文公 所筑,因山以为名,属 右扶风 …… 陈仓 故城,在今县东二十里。”
(2).贮存陈谷的粮仓。《平妖传》第一回:“其中有一员外,家中巨富,真个是钱过壁斗,米烂陈仓。”
[贫居自述·其七十一]设施
(1) 为某种需要而建立的机构、系统、组织、建筑等
军事设施
卫生设施
防洪设施
(2) 安排;布置
[贫居自述·其七十一]喜得
犹幸亏,幸喜。《古今小说·沉小霞相会出师表》:“喜得堂上官是个有主意的人。”《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喜得先从 褚大娘子 口里得了那 邓九公 的性情,因此顺着他的性情,一见面便合他欢饮雄谈。”
[贫居自述·其七十一]诗名
善于作诗的名声。 唐 冯贽 《云仙杂记·石斧欲砍断诗手》:“ 杜甫 子 宗武 ,以诗示院兵曹,兵曹答以石斧一具,随使并诗还之。 宗武 曰:‘斧,父斤也。兵曹使我呈父加斤削也。’俄而院闻之,曰:‘悮矣。欲子砍断其手。此手若存,天下诗名又在 杜 家矣。。’” 金 元好问 《黄金行》:“人间不买诗名用,一片青衫 衡 霍 重。”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七八:“赖是摇鞭吟好句,流传乡里只诗名。”
[贫居自述·其七十一]千古
(1) 指久远的年代
千古风流人物。——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千古江山。——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
纵有千古。——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成为千古罪人
(2) 永远地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 *
千古奇闻
(3) 婉辞,哀悼死者,表示永别或永垂不朽。多用于挽联、花圈等的上款
[贫居自述·其七十一]一腔
(1).满腹;满胸。 元 关汉卿 《窦娥冤》第三折:“若果是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滚似绵。”《西游记》第八二回:“你看他做出那千般娇态,万种风情。岂知 三藏 一腔子烦恼。” 清 陈天华 《警世钟》:“一腔无限同舟痛,献与同胞侧耳听。” 郭小川 《大海浩歌》:“好,一腔胆略,好,一身风采。”
(2).表数量。用于宰杀的牲体,如羊、猪等。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四:“ 唐 姜晦 为吏部侍郎,眼不识字,手不解书,滥掌銓衡,曾无分别。选人歌曰:‘今年选数恰相当,都由座主无文章,案后一腔冻猪肉,所以名为 姜侍郎 。’”《水浒传》第二回:“宰了一腔大羊,杀了百十箇鷄鹅。”《儒林外史》第三九回:“少保大喜,赏了他一腔羊,一罎酒。”
[贫居自述·其七十一]少人
(1).轻视人。《鹖冠子·武灵王》:“少人而自至。” 陆佃 注:“狭人而自以为至。”
(2).少数人。《三国志·魏志·刘劭传》:“贼众新至,心专气鋭。 宠 以少人自战其地,若便进击,不必能制。”
明代,李孔修,贫居自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