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汉宫春】_谭处端 | 元代

【汉宫春】作者:谭处端 朝代:元代

[汉宫春]汉宫春原文

自慕贫闲,便摧强挫锐,柔弱和光。
尘缘顿舍,慧烛朗*灵房。
七门返照,用七宝、密密铺妆。
擒猿马,邪生智巧,锻炼列另端行。
清净自然守守,守无为常善,一炷心香。
平康宴乐,玉液酬泛琼觞。
云朋霞友,笑喧哗、金玉玎。
人去后,云收雾敛,澄澄月满虚堂。

[汉宫春]诗词问答

问:汉宫春的作者是谁?答:谭处端
问:汉宫春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汉宫春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谭处端的名句有哪些?答:谭处端

[汉宫春]参考注释

[汉宫春]贫闲

亦作“ 贫閒 ”。清贫而多空闲。 唐 白居易 《昭国闲居》诗:“贫闲日高起,门巷昼寂寂。” 宋 张耒 《岁暮即事寄子由先生》诗:“岁暮 淮阳 客,贫閒两有餘。” 金 谭处端 《酹江月》词:“寂淡偏宜,贫闲最好,物外逍遥处。”

见“ 贫闲 ”。

[汉宫春]挫锐

摧折锐气;锐气受挫。《孙子·作战》:“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鋭。”《孔子家语·颜回》:“好言兵讨而挫鋭於 邾 ,是智不足名也。” 宋 丁谓 《丁晋公谈录》:“东厢之乐,由是失次, 宋 亦觉其挫鋭。”《三国演义》第七五回:“ 于禁 被擒, 庞德 被斩, 魏 兵挫鋭。”

[汉宫春]柔弱

(1) 常指体弱,易感疲劳的;易得病的(身体柔弱)

(2) 容易受疾病或其它灾祸影响的

[汉宫春]和光

(1).谓才华内蕴,不露锋芒。《后汉书·王允传》:“公与 董太师 并位俱封,而独崇高节,岂和光之道邪?” 晋 葛洪 《抱朴子·释滞》:“内寳养生之道,外则和光於世。”《魏书·释老志》:“和光六道,同尘万类。” 唐 王维 《送綦母校书弃官还江东》诗:“和光鱼鸟际,澹尔蒹葭丛。”参见“ 和光同尘 ”。

(2).共同照耀。 唐 韦展 《日月如合璧赋》:“分则列照於三无,聚则和光於六合。”

(3).柔和的光辉。 宋 苏轼 《妒佳月》诗:“浩瀚玻璃琖,和光入胸臆。”

[汉宫春]尘缘

佛教、道教谓与尘世的因缘。 唐 韦应物 《春月观省属城始憩东西林精舍》诗:“佳士亦栖息,善身絶尘缘。”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赋鹤》:“端只为爱河慾海起波涛,名韁利锁不能逃,这尘缘怎消?”《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原是天上 苟元帅 ,尘缘已满,众将请他上天归班,非击死也。” 清 姚鼐 《徐半山桂》诗:“已将僧祴谢尘缘,犹有深情拜杜鹃。”《人民文学》1979年第5期:“这么说来,老先生是情愿斩断尘缘,皈依我佛的了。”

[汉宫春]顿舍

(1).停留止息。《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荆 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 李信 军。”《汉书·李广传》:“而 广 行无部曲行陈,就善水草顿舍,人人自便。” 颜师古 注:“顿,止也。舍,息也。”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六:“戎主吹角为号,众即顿舍,环绕穹庐,以近及远。”《资治通鉴·晋安帝隆安二年》“詔诸军就顿” 元 胡三省 注:“顿者,军行顿舍之地。”

(2).宿舍,住所。《陈书·宣帝纪》:“臺遣镇监一人,共刺史、津主分明检押,给地赋田,各立顿舍。”《宋史·真宗纪一》:“乙未詔:幸 河北 ,所次顿舍给用,毋泛及州县。”

[汉宫春]慧烛

佛教语。犹慧炬。 唐 黄滔 《莆山灵岩寺碑铭》:“慧烛九枝而吐燄,慈云五色以垂阴。”参见“ 慧炬 ”。

[汉宫春]灵房

(1).神灵的住屋。 南朝 梁 沉约 《善馆碑》:“至道玄妙,无跡可寻,寄言立称,已乖宗极,神宇灵房,於义非取。”

(2).冥器。烧化给死者用的纸扎房子。 沙汀 《凶手》:“他们定扎了一坐简陋的灵房,请了两名道士。”

[汉宫春]返照

亦作“ 返炤 ”。 1.夕阳,落日。 唐 骆宾王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诗:“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 宋 林逋 《孤山后写望》诗:“返照未沉僧独往,长烟如淡鸟横飞。”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莲花公主》:“忽然醒寤,则返照已残。”

(2).夕照;傍晚的阳光。 唐 刘长卿 《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诗:“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儒林外史》第三三回:“太阳落了下去,返照照着几千根桅杆半截通红。” 曹禺 《日出》第二幕:“黄昏了,室内一片夕阳的返照。”

(3).反射;照射。 清 蒲松龄 《夏客稷门僦居湖楼》诗:“湖光返炤青连屋,荷气随风香入楼。” 郁达夫 《沉沦》七:“一片一片的海浪,受了阳光的返照,同金鱼的鱼鳞似的在那里微动。”《花城》1981年第1期:“由于阳光返照,她白净的脸上焕发着柔和的光彩。”

(4).犹反映。 朱光潜 《文艺心理学》第二章:“艺术尽管和实用世界隔着一种距离,可是从来也没有一个真正的大艺术作品不是人生的返照。” 朱光潜 《文艺心理学》第三章:“无论如何,神都是人创造的,都是他自己的返照。”

(5).佛教指用佛性对照检查自己。《坛经·行由品》:“与汝説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边。”《五灯会元·六祖大鉴禅师法嗣·章敬怀暉禅师》:“若能返照,无第二人。”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禅宗·禅和生活》:“有僧人问 洞山 如何是佛,他答道:‘麻三斤。’这当然不是叫问者在这句话上用心,只是把他的心思挡了回去,引起返照。”

[汉宫春]七宝

(1).佛教语。七种珍宝。佛经中说法不一,如:《法华经》以金、银、琉璃、砗磲、码碯、真珠、玫瑰为七宝;《无量寿经》以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磲、玛瑙为七宝;《大阿弥陀经》以黄金、白银、水晶、瑠璃、珊瑚、琥珀、砗磲为七宝;《恒水经》以白银、黄金、珊瑚、白珠、砗磲、明月珠、摩尼珠为七宝。

(2).佛教语。七种王者之宝。《轮王七宝经》:“其王出时有七宝现。何等为七?所谓轮宝、象宝、马宝、主藏臣宝、主兵臣宝、摩尼宝、女宝。如是七宝随王出现。” 唐 寒山 《诗》之二六一:“我见转轮王,千子常围绕。十善化四天,庄严多七宝。”《新唐书·后妃传上·则天武皇后》:“太后又自加号 金轮 圣神皇帝 ,置七宝於廷:曰金轮宝、曰白象宝、曰女宝、曰马宝、曰珠宝、曰主兵臣宝、曰主藏臣宝,率大朝会则陈之。”

(3).泛指多种宝物。《西京杂记》卷三:“有琴长六尺,安十三絃,二十六徽,皆用七宝饰之,铭曰‘璠璵之乐’。” 唐 李峤 《床》诗:“玳瑁千金起,珊瑚七宝粧。”《宋史·舆服志一》:“ 东都 旧制,輦饰以玉,裙网用七宝,而滴子用真珠。”

(4).用以形容用多种宝物装饰的器物。《西京杂记》卷二:“ 武帝 为七宝牀。”《隋书·高祖纪下》:“己卯,突厥遣使献七宝盌。”《隋唐演义》第八二回:“ 玄宗 命设七宝文几於御座之旁。” 叶玉森 《印度故宫词》:“箕踞曾瞻七宝冠,笙歌更逐群魔舞。”

(5).比喻卓异杰出的人物。 唐 黄滔 《南海韦尚书》:“伏惟尚书,象外三山,人间七宝,体天地方圆之製,法阴阳昇伏之机。”

(6).指七种特殊的功用。《小五义》第二六回:“皆因他(指‘七宝刀’)有‘四絶’‘三益’之妙:一决胜负,二防贼盗,三诛刺客,四避神邪,谓之四絶;切金、断玉、吹毛髮,谓之三益……这‘四絶’‘三益’,俗呼谓之‘七宝’。”

(7).称以各种佐料合成之物。参见“ 七宝茶 ”、“ 七宝五味粥 ”、“ 七宝羹 ”。

[汉宫春]密密

(1) 浓密;稠密

密密的草丛

(2) 密闭的样子;严密

穿得密密实实的

[汉宫春]智巧

(1).机谋与巧诈。《韩非子·扬权》:“圣人之道,去智与巧,智巧不去,难以为常。”《文选·范晔<逸民传论>》:“然而蝉蜕嚣埃之中,自致寰区之外,异夫饰智巧以逐浮利者乎?” 李善 注引《淮南子》:“古之人同气于天地,与一世而优游,及伪之生,饰智以惊愚,设诈以巧上。” 清 汪懋麟 《学士再迭前韵见贻奉答》之三:“吾徒守忠信,智巧将奈何。”

(2).智慧与技巧。 汉 枚乘 《七发》:“於是极犬马之才,困野兽之足,穷相御之智巧。” 宋 沉作喆 《寓简》卷十:“﹝吾﹞乃用工力智巧,剪剔移徙,杂以肥沃药物注灌,花始变而趣时。”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陈侍御奏折》:“即以夷砲论,非自天降也,非自地出也,不过人之智巧所为耳。” 萧军 《五月的矿山》第八章:“他搜索尽了自己所学习过的各样理论、各样工作方法、各样鼓动群众的智巧。”

[汉宫春]锻炼

(1) 通过军事训练或体育活动,增强体质

每个早上进行走路上班的锻炼

(2) 磨炼

他这几年锻练得很不错了

(3) 锻造,冶炼

[汉宫春]端行

(1).谓直身而行。《礼记·玉藻》:“端行颐霤如矢。” 孔颖达 疏:“端行,谓直身而行也。”

(2).端正其行为。《韩诗外传》卷七:“夫君子务学修身端行而须其时者也,子无惑焉。”

[汉宫春]清净

(1) 心境洁净,不受外扰

清净守节

(2) 安定,不纷扰

图清净

(3) 清洁纯净

清净的山,清净的水

(4) 简明不繁

清净简易

(5) 佛教语。指远离恶行与烦恼

出家清净

[汉宫春]自然

(1) 宇宙万物;宇宙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总和,即整个物质世界,自然界

改造自然

自然之理也。——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择于自然。——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近于自然。——蔡元培《图画》

(2)

(3) 属于或关于自然界的、存在于或产生于自然界的、非人为的

自然现象

自然之验。——《史记·货殖列传》

(4) 不勉强,不拘束,不呆板

他的动作很自然

复得返自然。(指无拘无束的田园生活)。——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自然蛾眉。——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不经人力干预而自由发展

听其自然

(6) 当然

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鲁迅《朝花夕拾》

[汉宫春]无为

(1) 道家思想,指要依天命,顺其自然,没必要有所作为

(2) 儒家指用德政感化人民,不施行刑罚

(3) 不要,不用

无为在歧路。——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汉宫春]心香

(1).佛教语。谓中心虔诚,如供佛之焚香。 南朝 梁简文帝 《相宫寺碑铭》:“窗舒意蕊,室度心香。” 唐 韩偓 《仙山》诗:“一炷心香洞府开,偃松皱涩半莓苔。” 郭沫若 《苏联纪行·六月十一日》:“假如当天便能够起飞,我倒是心香祷祝的。”

(2).指真诚的心意。 清 龚自珍 《南歌子》词:“红泪弹前恨,心香警旧盟。”

[汉宫春]平康

(1).平安。《书·洪范》:“平康正直,彊弗友刚克,燮友柔克。” 孔 传:“世平安用正真治之。”一说,中正和平。 曾运乾 正读:“平康者,中正和平,不刚不柔也。”《魏书·任城王云传》:“平康之世,可以寄安。”

(2). 唐长安 丹凤街 有 平康坊 ,为妓女聚居之地。亦称 平康里 。 唐 孙棨 《北里志·海论三曲中事》:“ 平康 入北门,东迴三曲,即诸妓所居。” 元 李好文 《长安志图》:“ 平康 为 朱雀街 东第三街之第八坊。”后因以为妓女所居的泛称。 宋 杜安世 《山亭柳》词:“暗添春宵恨,恨平康恣迷欢乐。”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笑柄·情痴》:“有 紫珊居士 者,喜步平康,一日游 秦淮河 上,与妓者 翘云 相爱甚篤。” 方荣杲 《题红薇感旧记》诗:“那知义侠出平康,羞煞 邯郸 击剑郎。”

[汉宫春]宴乐

饮宴作乐

[汉宫春]玉液

指美酒

天赐琼浆,泉涌玉液

[汉宫春]喧哗

声音大而杂乱

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汉宫春]金玉

(1).黄金与珠玉。珍宝的通称。《左传·襄公五年》:“无藏金玉,无重器备。”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之不朽。” 唐 杜甫 《黄河》诗之二:“愿驱众庶戴君王,混一车书弃金玉。”

(2).比喻珍贵和美好。《诗·小雅·白驹》:“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 晋 葛洪 《抱朴子·钧世》:“是以古书虽质朴,而俗儒谓之堕於天也。今文虽金玉,而常人同之於瓦砾也。” 唐 韦应物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诗:“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玉娇梨》第八回:“ 白公 説道:‘昨承佳句见投,真是字字金玉,玩之不忍释手。’”

[汉宫春]去后

以后。 明 朱权 《荆钗记·启媒》:“昨闻故人 王景春 之子,堂试魁名,去后必有好处。”《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世人只知眼前贵贱,那知去后的日长日短。”

[汉宫春]澄澄

清澈明洁貌。 晋 阮修 《上巳会诗》:“澄澄緑水,澹澹其波。” 元 无名氏 《杀狗劝夫》第三折:“却原来是伴独坐皓月澄澄,搅孤眠西风泠泠。” 柯岩 《天涯何处无芳草》二:“她却仍然睁着两只澄澄的大眼望着我。”

[汉宫春]满虚

犹盈亏。《管子·国蓄》:“视岁之满虚而轻重其禄,然后千乘可足也。”《庄子·田子方》:“消息满虚,一晦一明。”《韩非子·观行》:“时有满虚,事有利害,物有死生,人主为三者发喜怒之色,则金石之士离心焉。”

,

  • 【别墅偶成·其一】_张师曾 | 元代
  • 【别墅偶成·其一】_张师曾 | 元代 >> 【别墅偶成·其一】_张师曾 | 元代...

  • 【【般涉调】哨遍】_马致远 | 元代
  • 【【般涉调】哨遍】_马致远 | 元代 >> 【【般涉调】哨遍】_马致远 | 元代...

  • 【减字木兰花】_高士谈 | 元代
  • 【减字木兰花】_高士谈 | 元代 >> 【减字木兰花】_高士谈 | 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