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馀杭泛舟】作者:李正民 朝代:宋代
[馀杭泛舟]馀杭泛舟原文
滮田苒苒新苗出,烟陇翛翛宿麦黄。
正是春晴蚕月好,家家织妇采柔桑。
[馀杭泛舟]诗词问答
问:馀杭泛舟的作者是谁?答:李正民
问:馀杭泛舟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馀杭泛舟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李正民的名句有哪些?答:李正民
[馀杭泛舟]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馀杭泛舟]参考注释
[馀杭泛舟]滮田
指水田。语本《诗·小雅·白华》:“滮池北流,浸彼稻田。” 宋 欧阳修 《和刘原父从幸后苑观稻呈经筵诸公》:“分渠自 灵沼 ,种稻满滮田。”
[馀杭泛舟]苒苒
(1) 长势茂盛的
苒苒齐芳草,飘飘笑断蓬。——唐彦谦《移莎》诗
(2) 草木枝叶柔嫩貌
因风初苒苒,覆岸欲离离。——陈诩《龙池春草》
(3) 气味或烟尘轻飘的样子
木末北山烟苒苒,草根南涧水泠泠。——王安石《木末》
(4) 渐渐地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柳永《八声甘州》
(5) 悄然流逝的
驱驱行役,苒苒光阴。——柳永《凤归云》
[馀杭泛舟]新苗
新生的禾苗。比喻新出现的有发展前途的人或事物
[馀杭泛舟]翛翛
(1) 羽毛残破的样子
(2) 象声词。形容虫蚁密集、振翅疾飞声
扑面漫漫黑,翛翛神鬼惊。——《西游记》
(3) 形容清凉
但见青松满径,凉气翛翛,炎暑全无。——《水浒传》
[馀杭泛舟]麦黄
用曲霉和它的培养基(多为麦子、麸皮、大豆的混合物)制成的块状物,用来酿酒或制酱。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穀四·黄蒸》:“黄衣,麦黄。此乃以米、麦粉和罨,待其薰蒸成黄,故有诸名。”
[馀杭泛舟]正是
(1).就是。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 桓 曰:‘第一流復是谁?’ 刘 曰:‘正是我辈耳!’”《二刻拍案惊奇》卷九:“前日分散之后,我问邻人,説是外婆家接去,想正是 冯 家了。” 茅盾 《子夜》十四:“仓皇中他看清了一个,正是 张阿新 。”
(2).恰是。 唐 温庭筠 《杨柳枝》词之一:“正是玉人肠絶处,一渠春水赤栏桥。”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今朝正是箇成婚日。” 巴金 《灭亡》第十八章:“正是黄昏时候,天色渐渐阴沉起来。”
(3).确实是。对客观存在的真实性表示肯定。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四折:“又不比九重龙凤闕,可正是千丈虎狼穴。” 洪深 《赵阎王》第一幕:“这城内便有万千居民,正是人烟稠密,市场热闹。”
(4).确实是。用于表示同意别人意见时加重语气。《儒林外史》第十七回:“ 卫先生 道:‘近来的选事益发坏了!’ 随先生 道:‘正是。前科我两人该选一部,振作一番。’” 洪深 《香稻米》第二幕:“正是,我们怎么都发昏了!还不快些搀扶 双喜 到里面去。”
(5).应诺之词。犹言好的。《二刻拍案惊奇》卷九:“ 龙香 对媒婆道:‘老娘你先进去,我在门外张一张罢。’媒婆道:‘正是。’”
(6).旧小说、戏曲里的套语。目的在于引出诗词、熟语。《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正是:麦穗两歧,农人难辨。” 元 郑廷玉 《看钱奴》第一折:“正是:亏心折尽平生福,行短天教一世贫。”《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正是:福无双至犹难信,祸不单行果是真。”
[馀杭泛舟]蚕月
蚕忙时期。《诗·豳风·七月》:“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 高亨 注:“蚕月,即夏历三月,养蚕的月份,所以叫蚕月。”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瞿萨旦那国》:“阳春告始,乃植其桑,蚕月既临,復事採养。”《新唐书·康承训传》:“方蚕月,宜息众力农,至秋士马彊,决可以取胜。”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天部二》:“《豳风》所纪,与今气候同者,夏正也,然十一月以后不书月,但云:‘一之日’、‘二之日’而已。三月则曰‘蚕月’。四月以后,始如常称。”
[馀杭泛舟]家家
每户
[馀杭泛舟]织妇
(1).指从事纺织劳动的妇女。《后汉书·庞参传》:“伏见道路行人,农夫织妇,皆曰‘太尉 庞参 ,竭忠尽节,徒以直道不能曲心,孤立羣邪之閒,自处中伤之地。’”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农夫织妇,携持幼弱,餉於其后。” 宋 戴复古 《织妇叹》:“一春一夏为蚕忙,织妇布衣仍布裳。”
(2).指织女星。 三国 魏 曹植 《杂诗》之三:“西北有织妇,綺縞何繽纷。” 黄节 注:“西北织妇,盖喻织女星也……是西北者,织女所在之方也。”
[馀杭泛舟]柔桑
(1).指嫩桑叶。《诗·豳风·七月》:“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郑玄 笺:“柔桑,穉桑也。”《魏书·李安世传》:“良畴委而不开,柔桑枯而不採。” 宋 王安石 《郊行》诗:“柔桑採尽緑阴稀,芦箔蚕成密茧肥。”
(2).始发芽的桑树。 唐 杜甫 《绝句漫兴》之八:“舍西柔桑叶可拈,江畔细麦復纤纤。” 宋 辛弃疾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词:“谁家寒食归寧女,笑语柔桑陌上来。”
宋代,李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