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子元日三首·其二】作者:刘挚 朝代:宋代
[丙子元日三首·其二]丙子元日三首·其二原文
爆竹惊山鬼,雕幡戴楚冠。
祝延千岁酒,练气五辛盘。
江冷东风外,天回北斗端。
羌城霖雨甚,从此看春寒。
[丙子元日三首·其二]诗词问答
问:丙子元日三首·其二的作者是谁?答:刘挚
问:丙子元日三首·其二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丙子元日三首·其二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刘挚的名句有哪些?答:刘挚
[丙子元日三首·其二]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寒韵
[丙子元日三首·其二]参考注释
[丙子元日三首·其二]爆竹
古时用火烧竹,毕剥有声,火花迸裂,称为爆竹。今人用纸卷火药,点燃发响,也称爆竹,或称爆仗
[丙子元日三首·其二]山鬼
(1).山神。《史记·秦始皇本纪》:“山鬼固不过知一岁事也。” 北齐 樊逊 《天保五年举秀才对策》:“山鬼效灵,海神率职。” 明 高启 《陪临川公游天池》诗:“客来岂先知,定有山鬼报。” 郭沫若 《屈原》第二幕:“第九人为山鬼,女像,面色蓝,手执桂枝。”
(2).山精。传说中的一种独脚怪物。 南朝 宋 郑缉之 《永嘉郡记》:“ 安固县 有山鬼,形体如人而一脚,裁长一尺许,好噉盐,伐木人盐輒偷将去。不甚畏人,人亦不敢犯,犯之即不利也。喜於山涧中取食蟹。” 唐 杜甫 《有怀台州郑十八司户》诗:“山鬼独一脚,蝮蛇长如树。” 清 洪亮吉 《山斋访冒鸣茹寿衢两秀才》诗:“书声出户虫不鸣,山鬼一足深宵行。人头鱼身惯窥户,见惯不怪心能平。”
(3).泛指山中鬼魅。 唐 杜甫 《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见赠》诗:“卧病识山鬼,为农知地形。”《云笈七籤》卷七九:“山鬼哭於藂林,孤魂号於絶域。” 元 萨都剌 《过居庸关》诗:“草根白骨弃不收,冷雨阴风泣山鬼。”
[丙子元日三首·其二]楚冠
《淮南子·主术训》:“ 楚文王 好服獬冠, 楚国 效之。” 高诱 注:“獬豸之冠,如今御史冠。”“楚冠”即指此冠,后御使、使节及执法者皆戴之。 唐 柳宗元 《为安南杨侍御祭张都护文》:“既受筐篚,载加命服,赐有 楚 冠,用慙豸角。”集注引 孙汝听 曰:“ 胡广 曰:《左传》有‘南冠而繫者’,则 楚 冠也。或谓之獬豸冠,一曰柱后惠文冠,执法者服之。《续汉志》云:獬豸,神羊,能别曲直, 楚 王尝获之,故以为冠。”参阅《后汉书·舆服志下》。
[丙子元日三首·其二]祝延
祝人长寿。《汉书·外戚传下·孝元傅昭仪》:“﹝ 傅昭仪 ﹞为人有材略,善事人,下至宫人左右,饮酒酹地,皆祝延之。” 颜师古 注:“祝延,祝之使长年也。” 宋 秦观 《代蔡州正赐库功德疏》:“岁功告备,方图归报之因;诞节届期,当具祝延之礼。” 清 龚自珍 《阮尚书年谱第一叙》:“海内之士,怀觚握槧之伦,介景者鏘羊,祝延者漎萃。”
[丙子元日三首·其二]千岁
(1) 千年。泛指年代长久
(2) 对天子(皇帝)所封诸王的直接称呼,小说和戏剧中常用
千岁爷
(3) 对天子(皇帝)所封诸王的间接称呼
[丙子元日三首·其二]练气
指习静呼吸以求长生之术。 南朝 宋 鲍照 《代淮南王》诗之一:“ 淮南王 ,好长生,服食练气读仙经。” 宋 苏轼 《养生偈》:“闲邪存诚,练气养精。” 清 魏源 《偶然吟》之十:“神仙祇畏穷,苦矣身为累。练气遗形骸,饮啄皆不事。”
[丙子元日三首·其二]五辛盘
即五辛菜。《太平御览》卷二九引 晋 周处 《风土记》:“元日造五辛盘,正元日五熏鍊形。”注:“五辛所以发五臟气。” 南朝 梁 庾肩吾 《岁尽应令》诗:“聊开柏叶酒,试奠五辛盘。”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三:“ 唐 岁时节物,元日则有屠苏酒、五辛盘、咬牙餳。” 清 方文 《雨后赴韩元长之招途中有作》诗:“遥指层楼今夜月,先判一醉五辛盘。”参见“ 五辛菜 ”。
[丙子元日三首·其二]东风
(1) 从东方吹来的风
小楼昨夜又东风。——南唐· 李煜《虞美人》
(2) 春天的风
(3) 比喻革命的巨大力量或高涨的革命气势
东风吹向天地外,荡尽人间群魔妖。——《天安门诗八首》
[丙子元日三首·其二]天回
(1).天旋,天转。形容气象雄伟壮观。 晋 左思 《蜀都赋》:“望之天迴,即之云昏。”
(2).指时光流逝。 汉 桓谭 《新论·惜时》:“天迴日转,其谢如矢。”
[丙子元日三首·其二]北斗
大熊星座的一部分恒星,七颗亮星在北天排列成斗(或勺)形。七颗星名是天枢、天璇、天玑、 * 、玉衡、开阳和摇光。前四颗称[斗魁],又名[璇玑];后三颗称[斗柄],又名[玉衡]。此七星即大熊座α、β、γ、δ、ε、ζ和η,除 * (δ)是三等星以外,其余六颗都是二等星。北斗七星常被当作指示方向和认识星座的重要标志
[丙子元日三首·其二]霖雨
(1) 连绵大雨
(2) 比喻恩泽
[丙子元日三首·其二]从此
(1) 从那个时候起
王大伯从此负担更重了
(2) 从那个地方起或从那个时候起
[丙子元日三首·其二]春寒
指春季寒冷的气候
春寒料峭
冬暖易春寒
丙子元日,刘挚,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