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示宗武】作者:杜甫 朝代:唐代
[又示宗武]又示宗武原文
觅句新知律,摊书解满床。
试吟青玉案,莫羡紫罗囊。
假日从时饮,明年共我长。
应须饱经术,已似爱文章。
十五男儿志,三千弟子行。
曾参与游夏,达者得升堂。
[又示宗武]诗词问答
问:又示宗武的作者是谁?答:杜甫
问:又示宗武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又示宗武是什么体裁?答:五排
问:杜甫的名句有哪些?答:杜甫
[又示宗武]杜甫又示宗武 书法图
又示宗武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231_2
[又示宗武]参考注释
[又示宗武]觅句
亦作“覔句”。指诗人构思、寻觅诗句。 唐 杜甫 《又示宗武》诗:“觅句新知律,摊书解满牀。” 宋 计有功 《唐诗纪事·刘昭禹》:“﹝ 刘昭禹 ﹞尝与人论诗曰:‘五言如四十箇贤人,著一字如屠沽不得;覔句者,若掘得玉合子,底必有盖。但精心求之,必获其宝。’” 宋 杨万里 《和祝汝玉作举子语之句》:“词场君擅倾城色,诗社儂凋觅句鬚。”
[又示宗武]新知
新结交的好友
[又示宗武]摊书
摊开书本,谓读书。 唐 杜甫 《又示宗武》诗:“觅句知新律,摊书解满床。”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八四:“萧萧黄叶空村畔,可有摊书闭户人。”
[又示宗武]青玉案
(1).青玉所制的短脚盘子。名贵的食用器具。《文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 刘良 注:“玉案,美器,可以致食。”一说为青玉案几。见 李善 注。 唐 李白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诗:“琼杯綺食青玉案,使我醉饱无归心。”
(2).借指回赠之物。 唐 刘复 《出三城留别幕中三判官》诗:“愧无青玉案,缄佩永不泯。” 唐 皮日休 《酬鲁望见迎绿罽次韵》:“酬赠既无青玉案,纤华犹欠赤霜袍。” 宋 苏轼 《生日王郎以诗见庆次其韵并寄茶二十一斤》:“未办报君青玉案, 建溪 新饼截云腴。”
(3).泛指古诗。 唐 杜甫 《又示宗武》诗:“试吟青玉案,莫羡紫罗囊。” 仇兆鳌 注:“青玉案,谓古诗。” 宋 叶适 《怀远堂》诗:“句中青玉案,壁上乌丝行。” 明 刘兑 《娇红记》:“从今后把緑纱窗红烛下,写春情的鸞歌凤曲,推敲得稳。把青玉案锦笺中,寄别恨的鴈帖鱼封,对勘得真。”
(4).词牌名。名本 汉 张衡 《四愁诗》“何以报之青玉案。”此调一般以 宋 贺铸 所作“凌波不过横塘路”一首为正格,故又名《横塘路》。双调,六十七字,前后段各六句,五仄韵。参见《词谱》卷十五。
[又示宗武]紫罗囊
用紫罗缝制的香囊。一种佩饰。《晋书·谢玄传》:“ 玄 少好佩紫罗香囊, 安 患之,而不欲伤其意,因戏赌取,即焚之。” 唐 杜甫 《又示宗武》诗:“试吟青玉案,莫羡紫罗囊。” 仇兆鳌 注:“青玉案,谓古诗。紫罗囊,指戏具。暇日方饮,戒其勿纵酒以旷时。” 清 陈维崧 《菩萨蛮·赠梁陶侣》词:“谁爱紫罗囊,书籤玳瑁装。”
[又示宗武]假日
假期,或指休假的日子
[又示宗武]从时
顺从时宜;顺从时令。《左传·僖公二十年》:“二十年春,新作南门。书,不时也。凡啟塞,从时。” 孔颖达 疏:“啟塞之事,犹得从宜而脩之。”《左传·昭公七年》:“故政不可不慎也。务三而已,一曰择人,二曰因民,三曰从时。” 杜预 注:“顺四时之所务。”《国语·越语下》:“臣闻从时者,犹救火追亡人也,蹶而趋之,唯恐弗及。”《宋书·礼志一》:“古者从时脉土,以训农功,躬耕帝籍,敬供粢盛。”
[又示宗武]明年
今年的下一年
越明年。——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明年复攻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明年陵降。——《汉书·李广苏建传》
[又示宗武]应须
(1).应当;应该。 唐 杜甫 《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 宋 张孝祥 《念奴娇》词:“人物应须天上去,一日君恩三接。”《老残游记》第十回:“你既明白这个道理,应须知道好即是坏,坏即是好,同那月球的明暗,是一个道理。”
(2).一应所需。《资治通鉴·唐肃宗至德元载》:“以御史中丞 裴冕 兼左庶子, 陇西郡 司马 刘秩 试守右庶子……应须士马、甲仗、粮赐等,并於当路自供。”
[又示宗武]经术
犹经学。《史记·太史公自序》:“ 仲尼 悼礼废乐崩,追脩经术,以达王道。” 唐 张祜 《投常州从兄中丞》诗:“史材谁是伍,经术世无双。” 清 唐孙华 《国学进士题名碑》诗:“罢黜诗赋崇经术,儒生讲习 丘 与 軻 。” 章炳麟 《黄先生传》:“余少时从本师 德清 俞君 游,亦数謁先生。先师任自然,而先生严,重经术,亦各从其性也。”
[又示宗武]文章
(1) 原指文辞,现指篇幅不很长而独立成篇的文字
你看了晨报上的那篇文章了么?
(2) 泛指著作
为文章。——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每为文章。
(3) 比喻曲折隐蔽的含义
话里有文章
(4) 事情;程序
照例文章总得做好
[又示宗武]男儿
(1) 男子汉
男儿有泪不轻弹
(2) 指丈夫
[又示宗武]三千弟子
《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 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后因以“三千弟子”指 孔 门弟子。 唐 杜甫 《又示宗武》诗:“十五男儿志,三千弟子行。”
[又示宗武]参与
亦作“ 参预 ”。亦作“ 参豫 ”。预闻而参议其事;介入,参加。《汉书·齐悼惠王刘肥传》:“ 终古 使所爱奴与八子及诸御婢姦, 终古 或参与被席。”《晋书·唐彬传》:“朝有疑议,每参预焉。”《三国志·吴志·朱桓传》:“是时 全琮 为督, 权 又令偏将军 胡综 宣传詔命,参与军事。”《宋书·薛安都传》:“事之本末,备皆参豫。” 明 王鏊 《震泽长语》卷上:“枢密参预朝政,始与宰相分权矣。” 闻一多 《说舞·社会的功能》:“在跳舞的白热中,许多参与者都混成一体。”
[又示宗武]游夏
子游 ( 言偃 )与 子夏 ( 卜商 )的并称。两人均为 孔子 学生,长与文学。见《论语·先进》。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昔 尼父 之文辞,与人通流。至於制《春秋》, 游 夏 之徒乃不能措一辞。” 唐 张说 《赠吏部尚书萧公神道碑》:“四科得 游 夏 之门,六艺取 钟 王 之雋。” 章炳麟 《国故论衡·原儒》:“晚有古文家出,实事求是,徵于文不徵于献,诸在口説,虽 游 夏 犹黜之。”
[又示宗武]升堂
(1).登上厅堂。 唐 韩愈 《山石》诗:“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支子肥。”
(2).旧谓官吏登堂理事为“昇堂”。 清 翟灏 《通俗编·居处》:“《定命録》: 张文瓘 少时,曾有人相之云:‘当为相,然不得堂食。’及在此位,每昇堂欲食,即腹胀痛。按,凡州县临厅事,今皆谓之昇堂。”
(1).登上厅堂。《仪礼·乡射礼》:“皆由其阶,阶下揖,升堂揖。”《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唐 顾况 《公子行》:“入门不肯自升堂,美人扶踏金阶月。” 清 叶廷琯 《鸥波渔话》卷六:“升堂拜遗像,入室读其书。”
(2).比喻学问技艺已入门。《论语·先进》:“子曰:‘ 由 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诫兵》:“ 仲尼 门徒,升堂者七十有二, 颜 氏居八人焉。”《云笈七籤》卷一百:“ 闕里 升堂之士,莫得而措辞云尔。” 清 王士禛 《绘川书院诗为汤荆岘侍讲赋》之一:“ 汤公 起 梁 宋 ,摄衣早升堂。”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不知道是我学舌学得太不象,还是我大哥仅学了半年的 日本 话还没有升堂,那样的一句话完全没有打响。”
(3).旧谓官吏登公堂审讯案件。《二刻拍案惊奇》卷二:“那 幽州 路总管 泰不华 正升堂理事,小道人随牌进府,递将状子上去。”《梼杌闲评》第三六回:“ 许显纯 叫下了软监,就将参本上道他侵挪十餘万钱粮的卷案做成。次日升堂,少不得恶狠狠的夹打一番。” 清 李渔 《奈何天·助边》:“来此已是宣抚衙门,不免在廊下站立一会,伺候他升堂便了。” 郭澄清 《大刀记》开篇三:“县衙的差役们……一齐放开那苍老低沉的嗓音大声嚎叫:‘大老爷升堂--!’最后这个‘堂’字,喊得长而且响。”
(4).见“ 升堂拜母 ”。
旧时官吏到公堂办公,谓之“陞堂”。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銮仪卫》:“仪犹相沿 明 制,凡冠军使等官之任,拜印陞堂,吏皂趋贺,悉如大部制,故其秩虽次领侍卫府,而威仪过之。”
唐代,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