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寄林信州】_赵蕃 | 宋代

【寄林信州】作者:赵蕃 朝代:宋代

[寄林信州]寄林信州原文

岭近梅花开已多,水南梅事又如何。
使君假日曾游否,客子临风空屡哦。
好士何妨勤下榻,丰年那有拙催科。
倦游我亦怀三径,何况传闻政免苛。

[寄林信州]诗词问答

问:寄林信州的作者是谁?答:赵蕃
问:寄林信州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赵蕃的名句有哪些?答:赵蕃

[寄林信州]参考注释

[寄林信州]梅花

(1) 梅树的花

(2) 〈方〉∶腊梅

(3) 梅花形的

梅花翅。——《聊斋志异·促织》

[寄林信州]水南

见“ 水南山人 ”。

[寄林信州]如何

(1)

(2) 用什么手段或方法

在退休制下如何提高津贴的问题

(3) 方式、方法怎样

接下去的问题是如何表明我们的意思

(4) 在什么情况下

姐妹三人如何再相会

(5) 怎么,怎么样

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后如何。——《水浒传》

(6) [如……何],表示’把……怎么样]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 王屋何?——《列子·汤问》

[寄林信州]使君

汉代称呼太守刺史,汉以后用做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乐府诗集·陌上桑》

[寄林信州]假日

假期,或指休假的日子

[寄林信州]客子

旅居异乡的人

不能不动客子之愁。——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寄林信州]临风

迎风;当风。《楚辞·九歌·少司命》:“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 南朝 宋 谢庄 《月赋》:“临风叹兮将焉歇,川路长兮不可越。” 唐 杜甫 《与严二郎奉礼别》诗:“出涕同斜日,临风看去尘。” 宋 范仲淹 《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水浒传》第三九回:“不觉酒涌上来,潸然泪下,临风触目,感恨伤怀。” 苏曼殊 《寄调筝人》诗:“偷尝仙女脣中露,几度临风拭泪痕。” 冰心 《寄小读者》五:“我想起我的母亲,不觉凭在甬道的窗边,临风偷洒了几点酸泪。”

[寄林信州]何妨

(1) 为什么不

何妨一试

(2)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妨

你何妨试一试

[寄林信州]下榻

(1) 指客人住宿

(2) 寄宿

我二人不回寓,就下榻此间了。——《桃花扇》

[寄林信州]丰年

丰硕的年景;丰收之年

瑞雪兆丰年

[寄林信州]催科

催收租税。租税有科条法规,故称。 宋 郑文宝 《江南馀载》上:“ 钱氏 科敛酷惨,民欠升斗,必至徒刑。 汤悦 、 徐鉉 尝使焉,云夜半闻声若麞麂号叫,及晓问之,乃县司催科耳。”《宋史·职官志三》:“以四善、三最考守令:……狱讼无寃、催科不扰为治事之最。”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八:“而身为州县者,又往往急催科,缓抚字,瘠百姓,肥身家。”

[寄林信州]倦游

游兴已尽

倦游归来

[寄林信州]三径

亦作“ 三逕 ”。 晋 赵岐 《三辅决录·逃名》:“ 蒋詡 归乡里,荆棘塞门,舍中有三径,不出,唯 求仲 、 羊仲 从之游。”后因以“三径”指归隐者的家园。 晋 陶潜 《归去来辞》:“三径就荒,松竹犹存。” 唐 蒋防 《题杜宾客新丰里幽居》诗:“退跡依三逕,辞荣继二 疏 。” 宋 苏轼 《次韵周邠》:“南迁欲举力田科,三径初成乐事多。”《花月痕》第十五回:“旁边挂着一副对联是:一帘秋影淡於月,三径花香清欲寒。”

[寄林信州]何况

(1) 不消说

一项改革都会经过不少曲折,更何况一场革命

(2) 更加

学好本民族的语言尚且要花许多力气,何况学习另一种语言呢

(3) 表示进一步申述理由或追加理由,用法基本上同[况且]

何况供百人。——清· 洪亮吉《治平篇》

你去接他一下,这儿不好找,何况他又是第一次来

[寄林信州]传闻

(1) 听到流传

传闻说你将同她结婚

(2) 通过多人才了解

(3) 辗转流传的消息

传闻多失

,

  • 【惜奴娇】_晁补之 | 宋代
  • 【惜奴娇】_晁补之 | 宋代 >> 【惜奴娇】_晁补之 | 宋代...

  • 【闲游】_陆游 | 宋代
  • 【闲游】_陆游 | 宋代 >> 【闲游】_陆游 | 宋代...

  • 【洮石砚】_雷渊 | 宋代
  • 【洮石砚】_雷渊 | 宋代 >> 【洮石砚】_雷渊 |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