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晴出游】作者:陆游 朝代:宋代
[秋晴出游]秋晴出游原文
雨余清冷近霜天,拄杖闲拖不挂钱。
黄叶舞风初簌簌,碧渠通溜正溅溅。
无情日驭工催老,耐事天公听放颠。
薄暮行歌并湖去,有人偷样画臞僊。
[秋晴出游]诗词问答
问:秋晴出游的作者是谁?答:陆游
问:秋晴出游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陆游的名句有哪些?答:陆游
[秋晴出游]参考注释
[秋晴出游]清冷
(1) 清爽而微寒;清凉寒冷
清冷的秋夜
(2) 冷落;冷清、凄凉
旅客们都走了,站台上十分清冷
[秋晴出游]霜天
指严寒的天空;气温低的天气(多指晚秋或冬天)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毛 * 《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秋晴出游]拄杖
(1).执持。 三国 魏 曹操 《陌上桑》:“食芝英,饮醴泉,拄杖桂枝佩秋兰。”
(2).支撑着拐杖。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 韩康伯 病,拄杖前庭消摇。” 宋 苏轼 《次韵参寥寄少游》:“当年步月来幽谷,拄杖穿云冒夕烟。”
(3).手杖,拐杖。 唐 钱起 《题延州圣僧穴》诗:“四时树长书经叶,万岁巖悬拄杖籐。” 宋 陆游 《晚步江上》诗:“高柳阴中扶拄杖,平沙稳处据胡牀。” 明 马愈 《马氏日抄·憨皮袋》:“乃 贯休 所画 弥勒佛 像,横一拄杖挑皮袋於背,腰间曳一蕉扇。” 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 禹 来治水,一定不成功,如果他是 鲧 的儿子的话,’一个拿拄杖的学者说。”
[秋晴出游]挂钱
亦作“掛钱”。 北京 旧俗于农历年初一在门首窗前贴挂钱,至二月二日打落弃去。挂钱用长尺许、宽四五寸的红或黄棉纸做成,上雕镂钱形花纹或吉祥文字。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市卖》:“腊月朔,街前卖粥果者成市……初十外则卖卫画、门神、掛钱、金银箔。”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挂千》:“掛千者,用吉祥语鐫於红纸之上,长尺有咫,粘之门前,与桃符相辉映。其上有八仙人物者,乃佛前所悬也。是物民户多用之,世家大族鲜用之者。其黄纸长三寸,红纸长寸餘者,曰小掛千,乃市肆所用也。” 老舍 《骆驼祥子》十五:“门上的春联依然红艳,黄的挂钱却有被风吹碎了的。”
[秋晴出游]黄叶
(1).枯黄的树叶。亦借指将落之叶。 南朝 梁 丘迟 《赠何郎》诗:“檐际落黄叶,堦前网緑苔。” 唐 李白 《秋思》诗:“ 燕支 黄叶落,妾望 白登臺 。” 元 范梈 《题李白郎官湖》诗:“黄叶当头乱打人,门前繫着青驄马。”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二·崔孝廉》:“丹枫江冷人初去,黄叶声多酒不辞。”
(2).佛教语。以杨树黄叶为金,比喻天上乐果,能止人间众恶。 前蜀 贯休 《题惠琮律师院》诗:“苦节兼青目,公卿话有餘。唯传黄叶喻,还似白泉居。”
[秋晴出游]簌簌
(1) 风吹物体等的声音
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大自然的语言》
(2) 形容流泪的样子
淑英的眼泪簌簌地流了下来。——《党员登记表》
[秋晴出游]溅溅
(1) 水急速流动的样子
溪谷溅溅
(2) 象声词。流水声
黄河流水鸣溅溅
(3) 另见 jiàn
[秋晴出游]无情
(1) 没有感情
无情无义
(2) 不留情
水火无情
[秋晴出游]日驭
(1).太阳。日形如轮,周行不息,故称。 隋 卢思道 《从驾经大慈照寺》诗:“日驭非难假,云师本易凭。” 前蜀 韦庄 《立春》诗:“青帝东来日驭迟,暖烟轻逐晓风吹。” 清 金农 《憩王屋山后十方院》诗之二:“大椿灵饵话 尧 年,鍊液升烟日驭前。”
(2).指古代神话中为太阳驾车的神。 黄澜 《送李生孟夐留学美利坚》诗:“星精倚马忧天坠,日驭挥戈上地平。”
(3).指帝王的车驾。 宋 苏轼 《赐安神宗御容押班冯宗道等银合茶药敕书》:“属祠宫之告具,驂日驭以遄征,往復之间,忠劳亦至。特加存问。”
[秋晴出游]耐事
(1).谓以忍让处事。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始二》:“ 唐 娄师德 ,其弟守 代州 ,辞之官,教之耐事。弟曰:‘人有唾面者,洁之乃已。’ 师德 曰:‘未也,洁之是违其怒,正使其自乾耳。’”
(2).指经得起得失、荣辱等人事之变。 宋 陆游 《秋兴》诗:“平生最耐事,霜雪亦满鬢。”
[秋晴出游]天公
(1) 天。以天拟人,故称
(2) 神话传说中指自然界的主宰者
天公不作美
[秋晴出游]放颠
放纵颠狂。 唐 杜甫 《绝句》之九:“设道春来好,狂风大放颠。” 宋 陆游 《夙兴弄笔偶书》诗:“春风不解嫌贫病,尚拟花前醉放颠。” 清 陈维崧 《贺新郎·自嘲》词:“高舘灯如綉,屈指筭、摄衣登座,放颠时有。” 郁达夫 《和刘大杰<秋兴>》:“愁无饘粥堪娱老,那有情怀再放颠。”
[秋晴出游]薄暮
傍晚
每薄暮下管键。——清· 方苞《狱中杂记》
加以薄暮逆夷又发火烧潮音街。——《广州军务记》
[秋晴出游]行歌
歌,吟,抽咽的哭。行,走动着。行歌意为一边走着一边抽抽咽咽地哭。是孩子的哭状
儿闻之亡去入山林行歌。——晋· 干宝《搜神记》
[秋晴出游]有人
(1).谓有杰出的人物。《晋书·忠义传序》:“ 卞壼 、 刘超 、 钟雅 、 周虓 等已入列传,其餘即敍其行事,以为《忠义传》,用旌 晋氏 之有人焉。” 唐 韩愈 《兴元少尹房君墓志》:“ 房 故为官族,称世有人。”
(2).谓有靠山。如:朝中有人好做官。
(3).泛指有某人。《孟子·尽心下》:“有人曰:‘我善为陈,我善为战,大罪也。’”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樱桃小口娇声颤,不防花下,有人肠断。” 巴金 《春》一:“有人从梅林那面走过来,发出了这样的叫声。”
宋代,陆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