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自寸金堤绕城南转至望涉楼下柳阴扶路草色】作者:项安世 朝代:宋代
[归自寸金堤绕城南转至望涉楼下柳阴扶路草色]原文
十里河堤接郡城,城边杨柳密于屏。
行人尽日翠阴里,啼鸟数声残酒醒。
七泽观前无限草,高沙湖外一时青。
斜阳极目春如海,只有平庵两鬓星。
[归自寸金堤绕城南转至望涉楼下柳阴扶路草色]诗词问答
问:《归自寸金堤绕城南转至望涉楼下柳阴扶路草色》的作者是谁?答:项安世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项安世的名句有哪些?答:项安世
[归自寸金堤绕城南转至望涉楼下柳阴扶路草色] 书法图
归自寸金堤绕城南转至望涉楼下柳阴扶路草色书法作品
[归自寸金堤绕城南转至望涉楼下柳阴扶路草色]参考注释
[归自寸金堤绕城南转至望涉楼下柳阴扶路草色]河堤
沿河道两岸用土或石垒成似墙的构筑,防止河水溢出河床
修复运河河堤的计划
[归自寸金堤绕城南转至望涉楼下柳阴扶路草色]郡城
(1).郡治的城垣。《南史·齐纪上·武帝》:“ 齐兴 太守 刘元宝 於郡城壍得钱三十七万,皆轮厚径一寸半,以献,上以为瑞,班赐公卿。”
(2).郡治所在地。 唐 李德裕 《登崖州城作》诗:“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遶郡城。”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白秋练》:“妾 白 姓。有息女 秋练 ,颇解文字。言在郡城,得听清吟,於今结想,至絶眠餐。”
[归自寸金堤绕城南转至望涉楼下柳阴扶路草色]杨柳
(1) 杨树和柳树的合称
(2) 专指柳树
杨柳岸晓风残月。——宋· 柳永《雨霖铃》
(3) 古曲名,即[折杨柳]
羌笛何须怨杨柳。——唐· 王之涣《凉州词》
[归自寸金堤绕城南转至望涉楼下柳阴扶路草色]行人
步行的人。古指出行的人;出征的人;又作使者的通称
会其行人发露,瓒亦枭夷,故使锋芒错缩,厥图不果。——《三国演义》
行人驻足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行人弓箭各在腰。——唐· 杜甫《兵车行》
过者问行人
行人但云点行频
[归自寸金堤绕城南转至望涉楼下柳阴扶路草色]尽日
(1).犹终日,整天。《淮南子·氾论训》:“尽日极虑而无益於治,劳形竭智而无补於主。” 唐 郑璧 《奉和陆鲁望白菊》:“终朝疑笑 梁王 雪,尽日慵飞 蜀帝 魂。” 清 魏源 《武林纪游》诗之六:“尽日不逢人,终年无啟关。”
(2).指农历月末最后一天。 清 褚人穫 《坚瓠续集·大尽小尽》:“月满三十日为大尽,少一日为小尽,月之尽日犹年之除夜也。”
终日,整天。 明 陈子龙 《南乡子》词:“儘日对红颜,画阑深深半掩关。”
[归自寸金堤绕城南转至望涉楼下柳阴扶路草色]残酒
(1).喝剩的酒。 唐 皮日休 《奉和鲁望早秋吴体次韵》:“安得 瑶池 饮残酒,半醉骑下垂天鹏。” 宋 陆游 《秋衣歌》:“架上故裘破见肘,牀头残酒倾到脚。”
(2).犹残醉,醉意。 宋 李清照 《如梦令》词:“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归自寸金堤绕城南转至望涉楼下柳阴扶路草色]七泽
相传古时 楚 有七处沼泽。后以“七泽”泛称 楚 地诸湖泊。 汉 司马相如 《子虚赋》:“臣闻 楚 有七泽,尝见其一,未覩其餘也。臣之所见,盖特其小小者耳,名曰 云梦 。” 南朝 宋 颜延之 《始安郡还都与张湘州登巴陵城楼作》诗:“三 湘 沦 洞庭 ,七泽蔼 荆 牧。” 宋 司马光 《再和伯常见寄》:“徧游七泽身忘倦,更赋千篇意转新。” 明 何景明 《吴伟江山图歌》:“去鴈遥知七泽中,落花误认 桃源 口。”
[归自寸金堤绕城南转至望涉楼下柳阴扶路草色]无限
没有尽头;没有限量
前程无限
[归自寸金堤绕城南转至望涉楼下柳阴扶路草色]一时
(1) 一个时期
此一时彼一时
一时多少豪杰。——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 短时间
一时半刻
一时纫。——《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一时从者千人。——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同一时候。
一时收禽(一时:同时。禽:通[擒]。收禽:逮捕奸党)。——《后汉书·张衡传》
一时皆下。——唐·李朝威《柳毅传》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4) 一些时候
攻一时。——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归自寸金堤绕城南转至望涉楼下柳阴扶路草色]斜阳
黄昏前要落山的太阳
[归自寸金堤绕城南转至望涉楼下柳阴扶路草色]极目
远望,尽目力所及
平原远而极目兮。——王粲《登楼赋》
极目四望。——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义律极目远望。——《广东军务记》
[归自寸金堤绕城南转至望涉楼下柳阴扶路草色]只有
(1) 表示必需的条件,下文常用[才]、[方]呼应
只有依靠群众,才能做好普查工作
(2) 唯有;仅有
只有他知道内情
[归自寸金堤绕城南转至望涉楼下柳阴扶路草色]诗文赏析
【原题】:
归自寸金堤绕城南转至望涉楼下柳阴扶路草色际天春意融怡不可名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