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六和塔】作者:徐侨 朝代:宋代
[题六和塔]题六和塔原文
慈恩昔日寄题名,此作江头长短亭。
潮去潮来知几恨,酣歌渔父许谁听。
[题六和塔]诗词问答
问:题六和塔的作者是谁?答:徐侨
问:题六和塔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徐侨的名句有哪些?答:徐侨
[题六和塔]徐侨题六和塔 书法图
题六和塔书法作品
[题六和塔]参考注释
[题六和塔]慈恩
(1).称上对下的恩惠。《三国志·蜀志·刘琰传》:“閒者迷醉,言有违错,慈恩含忍,不致之于理。” 唐 宋之问 《上阳宫侍宴应制得林字》诗:“旧渥驂宸御,慈恩忝翰林。”
(2).慈恩寺的省称。 唐 孟棨 《本事诗·徵异》:“时 白尚书 在京,与名辈游 慈恩 ,小酌花下。”
[题六和塔]昔日
以前;往日
用于昔日。——三国蜀· 诸葛亮《出师表》
非昔日之乐。——元、 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题六和塔]题名
(1) 题目名称,写作、印刷品、讲述或影印作品名称
(2) 写上姓名作为标记
对联、题名。——明· 魏学洢《核舟记》
请题名留念
[题六和塔]江头
江边,江岸。 隋炀帝 《凤艒歌》:“三月三日向江头,正见鲤鱼波上游。” 唐 姚合 《送林使君赴邵州》诗:“江头斑竹寻应遍,洞里丹砂自採还。” 元 沉禧 《一枝花·咏雪景》套曲:“这其间江头有客寻归艇,我这里醉里题诗漫送程。” 苏曼殊 《碎簪记》:“又明日为十八日,友人要余赴江头观潮。”
[题六和塔]长短
(1) 〈方〉
(2) 不管怎么样;好歹
莫恨东西沟水别,沧溟长短拟同归。——白居易《送韦侍御量移金州司马》
(3) 一定
你长短等我,不见不散
[题六和塔]知几
谓有预见,看出事物发生变化的隐微征兆。《易·繫辞下》:“知几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諂,下交不凟,其知几乎?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后汉书·袁绍传》:“监军之计,在於持牢,而非见时知几之变也。” 唐 吴筠 《览古》诗之十二:“达者贵量力,至人尚知几。” 清 方文 《赠钱驭少》诗之二:“ 伯子 知几早,逃名 震泽 西。”
[题六和塔]酣歌
尽兴歌唱
日与其徒置酒酣歌达曙。——清· 方苞《狱中杂记》
[题六和塔]渔父
渔翁,捕鱼的老人
渔父见而问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宋代,徐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