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沈蕙乞词)】作者:朱敦儒 朝代:宋代
[南歌子(沈蕙乞词)]南歌子(沈蕙乞词)原文
住近沈香浦,门前蕙草春。
鸳鸯飞下柘枝新。
见弄青梅初著、翠罗裙。
怕唤拈歌扇,嫌催上舞茵。
几时微步不生尘。
来作维摩方丈、散花人。
[南歌子(沈蕙乞词)]诗词问答
问:南歌子(沈蕙乞词)的作者是谁?答:朱敦儒
问:南歌子(沈蕙乞词)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南歌子(沈蕙乞词)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朱敦儒的名句有哪些?答:朱敦儒
[南歌子(沈蕙乞词)]参考注释
[南歌子(沈蕙乞词)]沈香浦
亦作“沉香浦”。地名。在 广州市 西郊的江滨。相传 晋 广州 刺史 吴隐之 曾投沉香于其中,因而得名。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记要·广东二·广州府》“ 琵琶州 ”自注:“ 沉香浦 在府西二十里江滨。相传 吴隐之 任还,妻 刘氏 独齎沉香, 隐之 见而投於浦,因名。”
[南歌子(沈蕙乞词)]蕙草
香草名。又名熏草、零陵香。 战国 楚 宋玉 《风赋》:“故其清凉雄风,则飘举升降……猎蕙草,离秦衡。”《太平御览》卷九八二引 三国 魏 曹操 《内诫令》:“房室不洁,听得烧枫胶及蕙草。” 晋 嵇含 《南方草木状·蕙》:“蕙草一名薰草,叶如麻,两两相对,气如蘼芜,可以止癘。” 宋 赵师秀 《送徐玑赴永州掾》诗:“入署梅花落,过汀蕙草生。”
[南歌子(沈蕙乞词)]鸳鸯
(1) 亚洲一种亮斑冠鸭(Aix galericulata),它与西半球的林鸭关系较近,常被人工饲养。比鸭小,雄的羽毛美丽,头有紫黑色羽冠,翼的上部黄褐色;雌的全体苍褐色;栖息于池沼之上,雌雄常在一起
自名为鸳鸯。——《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比喻恩爱夫妻
[南歌子(沈蕙乞词)]柘枝
(1).柘枝舞的省称。 唐 章孝标 《柘枝》诗:“柘枝初出鼓声招,花鈿罗衫耸细腰。” 清 吴伟业 《赠妓朗圆》诗:“轻靴窄袖柘枝装,舞罢斜身倚玉床。”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八节:“胡腾、胡旋和柘枝都由女伎歌舞。”
(2).荔枝的一种。 宋 黄庭坚 《次韵任道食荔支有感》之二:“五月照江鸭头緑,六月连山柘枝红。” 任渊 注:“ 山谷 《与王观復书》云:‘今年 戎州 荔子盛登,一种柘枝头出於 遏腊平 ,大如鷄卵,味极美。’”
[南歌子(沈蕙乞词)]青梅
青色的梅子
[南歌子(沈蕙乞词)]罗裙
丝罗制的裙子。多泛指妇女衣裙。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攀桃李兮不忍别,送爱子兮霑罗裙。” 唐 白居易 《琵琶行》:“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清 吴伟业 《阆州行》:“将书封断指,血泪染罗裙。”
[南歌子(沈蕙乞词)]歌扇
(1).歌舞时用的扇子。 北周 庾信 《和赵王看伎》:“ 緑珠 歌扇薄, 飞燕 舞衫长。” 唐 戴叔伦 《暮春感怀》诗:“歌扇多情明月在,舞衣无意彩云收。” 清 邹式金 《<杂剧三集>小引》:“今风流云散,舞衫歌扇,皆化为异物矣!”
(2).指歌女写上曲目的折扇。
[南歌子(沈蕙乞词)]几时
什么时候,哪一天
你几时来
[南歌子(沈蕙乞词)]微步
(1).轻步;缓步。《文选·曹植<洛神赋>》:“陵波微步,罗韈生尘。” 吕向 注:“微步,轻步也。”《文选·七启》:“散乐变饰,微步中闺。” 张铣 注:“微步,缓步也。” 宋 曾巩 《思政堂记》:“凉臺清池,游息之亭,微步之径,皆在其前。”
(2).微行。谓王者或官僚隐匿身份出行。《南史·王晏传》:“ 晏 频三夜微步诣 諶 议,时人以此窥人。”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六:“ 永年 知 叔皮 尝于上元夜微步游閭里,乃夜叩东府门告变。”参见“ 微行 ”。
[南歌子(沈蕙乞词)]生尘
(1).沾上尘埃。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陵波微步,罗韈生尘。” 宋 柳永 《荔支香》词:“缓步罗袜生尘,来绕琼筵看。”《警世通言·钱舍人题诗燕子楼》:“天下无事日久,兵甲生尘。”
(2).形容中空无物。《东观汉记·范冉传》:“有时粮粒尽,穷居自若,言貌无改,閭里歌之曰:‘甑中生尘 范史云 ,釜中生鱼 范莱芜 。’” 金 元好问 《真味斋》诗:“麄饭寒虀老此身,高人那计甑生尘。”
(3).谓生鄙吝的尘想。 金 元好问 《送诗人秦略简夫归苏坟别业》诗:“三月不见君,渴心欲生尘。”参见“ 生鄙 ”。
[南歌子(沈蕙乞词)]维摩
(1). 维摩诘 的省称。 唐 李商隐 《酬崔八早梅有赠兼示之作》诗:“ 维摩 一室虽多病,亦要天花作道场。” 宋 苏轼 《殢人娇》词:“白髮苍颜,正是 维摩 境界。” 清 吴伟业 《题王石谷画》诗之二:“一幅天然图画里, 维摩 僧寺 破山 桥。”
(2).即《维摩诘经》。通行 后秦 鸠摩罗什 译本。共十四品。 唐 贾岛 《访鉴玄师侄》诗:“《维摩》青石讲初休,缘访亲宗到 普州 。” 元 雅琥 《留别凯烈彦卿学士》诗:“汗竹有编归太史,雨花无迹染《维摩》。” 清 龚自珍 《西郊落花歌》:“先生读书尽三藏,最喜《维摩》卷里多清词。”
[南歌子(沈蕙乞词)]方丈
(1) 佛寺或道观中住持住的房间,因住持的居室四方各为一丈,故名
(2) 也指佛寺或道观的住持
[南歌子(沈蕙乞词)]散花人
(1).即 * 。 唐 吴融 《还俗尼本是歌妓》诗:“ 三峡 却为行雨客,九天曾是散花人。”参见“ * ”。
(2).此借指尼姑。
宋代,朱敦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