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哀十首·其十】作者:李江 朝代:明代
[月哀十首·其十]月哀十首·其十原文
金风萧瑟玉轮秋,古木声中不尽愁。
自恨镜盆今已破,谁拈玉斧又重修。
东西云散青山断,日夜江长绿水流。
三十一年今已矣,金风萧瑟玉轮秋。
[月哀十首·其十]诗词问答
问:月哀十首·其十的作者是谁?答:李江
问:月哀十首·其十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月哀十首·其十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李江的名句有哪些?答:李江
[月哀十首·其十]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月哀十首·其十]参考注释
[月哀十首·其十]金风
指秋风
金风浦上吹黄叶,一夜纷纷满客舟。——戎昱《宿湘江》
金风送爽
[月哀十首·其十]萧瑟
(1) 草木被秋风吹袭的声音
秋风萧瑟。——《乐府诗集·曹操·步出夏门行》
(2) 寂寞凄凉
[月哀十首·其十]玉轮
月的别名。 唐 元稹 《月三十韵》:“絳河冰鑑朗,黄道玉轮巍。” 宋 卢炳 《水龙吟·赓韵中秋》词:“素娥睡起,玉轮稳驾,初离海表。” 清 金农 《中秋夜玩月感作》诗:“世上浮飇与纤浪,不教阑入玉轮中。”
[月哀十首·其十]木声
(1).木质之声,击木之声。《灵枢经·经脉》:“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庄子·山木》:“ 孔子 穷於 陈 蔡 之间,七日不火食,左据槁木,右击槁枝,而歌 猋氏 之风……木声与人声,犁然有当於人心。”
(2).指乐器木质部分的共鸣声。 唐 柳宗元 《筝郭师墓志》:“生善音,能鼓十三弦……使木声丝声均其所自出。” 清 金农 《四哀诗·张澐》:“古乐栖神明,抚琴卧巖藪,丝中有木声,不生荆棘手。”
[月哀十首·其十]不尽
(1)
不完全
不尽合理
(2)
没有尽头;不完
感恩不尽
[月哀十首·其十]玉斧
(1).以玉饰柄的斧子。亦作为斧的美称。《南史·陈纪上·武帝》:“公夙驾兼道,衣製杖戎,玉斧将挥,金鉦且戒,祅酋震慴,遽请灰钉。”《礼记·明堂位》“冕而舞《大武》” 唐 孔颖达 疏:“王者袞冕,执赤盾玉斧而舞 武王 伐 紂 之乐也。” 宋 曾觌 《壶中天慢》词:“何劳玉斧,金甌千古无缺。” 元 赵孟頫 《宫中口号》:“一时侍卫回身立,天步将临玉斧来。” 清 钱谦益 《清明日陪祀定陵恭述》诗之一:“纱灯玉斧儼垂旒,慟哭珠襦閟一丘。” 霅中人 《<中西纪事>后序》:“画玉斧而不渝,巩金甌於无缺。”
(2).仙斧,神斧。 宋 杨万里 《九月十五夜月二绝句》之一:“ 吴刚 玉斧何曾巧,斫尽南枝放北枝。” 宋 辛弃疾 《满江红·题冷泉亭》词:“谁信天峯飞堕地,傍湖千丈开青壁。是当年玉斧削方壶,无人识。”参见“ 玉斧修月 ”。
(3).喻媒人。 明 杨珽 《龙膏记·买卜》:“是结婚姻玉液琼飴,成好事玉斧灵丝。”《群音类选·溉园记·中秋烧香》:“怎能得玉斧伐为柯,怎能得簫凤共鸣和。”参见“ 冰斧 ”。
(4).人名。传说为仙人 许翽 的小字。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诰》卷二十:“﹝ 许穆 ﹞小男名 翽 字 道翔 ,小名 玉斧 。” 唐 韦应物 《萼绿华歌》:“世淫浊兮不可降,胡不来兮 玉斧 家。” 宋 苏轼 《次韵致政张朝奉仍招晚饮》:“至今 许玉斧 ,犹事 蕚緑华 。”
[月哀十首·其十]重修
(1)
(2) 再度修整或修建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重修庙宇,再造金身
(3) 再次增删修改
重修《本草》
[月哀十首·其十]东西
(1) 泛指各种具体或抽象的事物
吃东西
写东西
(2) 特指人或动物(常含喜爱或厌恶的情感)
这小东西真可爱
妈,别理这东西,小心吃了他们的亏。——曹禺《雷雨》
[月哀十首·其十]云散
像天空的云那样四处散开。比喻曾经在一起的人分散到各个地方
旧友云散
[月哀十首·其十]青山
长满绿色植物的山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月哀十首·其十]日夜
白天和黑夜
其时日夜兵火交迫。——《广州军务记》
日夜望将军至。——《史记·项羽本纪》
[月哀十首·其十]水流
(1) 泛指江、河
湖泊星罗棋布,水流纵横交错
(2) 水的流动
(3) 流动着的水
水流湍急
水流畅通
[月哀十首·其十]十一
十月一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庆节;新中国成立于一九四九年的这一天
[月哀十首·其十]已矣
(1)
(2) 语气词连用,加强语,表示事物的发展变化,可译成[啦]
(3) [已]为动词,止,完结。[矣]为语气词[了]。[已矣]可译成[完了],[算了]
老夫已矣。——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而今已矣。——清· 袁枚《祭妹文》
明代,月哀十首,李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