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赵叔侍郎子直二首】作者:赵蕃 朝代:宋代
[呈赵叔侍郎子直二首]呈赵叔侍郎子直二首原文
忆昨才闻召节趋,江湖日月诵除书。
政途去此不容咫,物望在廷谁得如。
岂但疲民望苏醒,更知寒士待吹嘘。
所期异日施行次,不负于今拜献初。
[呈赵叔侍郎子直二首]诗词问答
问:呈赵叔侍郎子直二首的作者是谁?答:赵蕃
问:呈赵叔侍郎子直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赵蕃的名句有哪些?答:赵蕃
[呈赵叔侍郎子直二首]赵蕃呈赵叔侍郎子直二首 书法图
呈赵叔侍郎子直二首书法作品
[呈赵叔侍郎子直二首]参考注释
[呈赵叔侍郎子直二首]节趋
(1).进止。《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君者中心,臣者外体。外体作,然后知心之好恶;臣下动,然后知君之节趋。” 吕向 注:“节,止;趋,进也。”
(2).心意的节制与趣向。《汉书·冯奉世传》:“臣闻功同赏异则劳臣疑,罪钧刑殊则百姓惑;疑生无常,惑生不知所从;亡常则节趋不立,不知所从则百姓无所错手足。” 颜师古 注:“趋,读曰趣。趣谓意所嚮。”
[呈赵叔侍郎子直二首]日月
(1) 生计;生活
舒心的日月
(2) 太阳和月亮
[呈赵叔侍郎子直二首]除书
(1).拜官授职的文书。 唐 韦应物 《始治尚书郎别善福精舍》诗:“除书忽到门,冠带便拘束。” 宋 陆游 《十一月十八日蒙恩再领冲佑邻里来贺谢以长句》诗:“緑章封事彻虚皇,黄纸除书降野堂。” 清 赵翼 《擢授贵西兵备道》诗:“天上除书恩主眷,风前残烛老亲年。”
(2).选任官员的花名册。 宋 曾巩 《请令长贰自举属官札子》:“其以举授之由,各载除书之内。得贤则有进考增秩褒升之赏,失实则有夺俸赎金黜免之罚。”
[呈赵叔侍郎子直二首]不容
(1)
不许;不让
不容置疑(不容许有什么怀疑)
(2)
不容许存在;不接纳(为世所不客)
[呈赵叔侍郎子直二首]物望
人望;众望。《晋书·石勒载记下》:“ 张披 与 张宾 为游侠,门客日百餘乘,物望皆归之,非社稷之利也,宜除 披 以便国家。” 宋 苏舜钦 《答杜公书》:“徒卷缩忧鬱,成疾病于胸中,内损天和,外隳物望,生平辛苦为善得令名,至此而削。”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九:“在吏部,举 陆陇其 、 邵嗣尧 、 彭鹏 ,皆有清介之操,一时物望归之。” 章炳麟 《箴新党论》:“ 有为 既用事,欲收物望,树 杨鋭 、 刘光第 於军机。”
[呈赵叔侍郎子直二首]在廷
(1).《论语·乡党》:“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又《礼记·经解》:“天子者……其在朝廷,则道仁圣礼义之序。”后以“在廷”指朝廷。 清 叶廷琯 《吹网录·丙丁龟鉴有所本》:“私撰於一室与入告於在廷,其势固殊,非独所遭有幸有不幸也。”
(2).指在朝者,即朝臣。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七:“横金三纪,未佩随身之鱼;赐带万钉,改观在廷之目。”
[呈赵叔侍郎子直二首]岂但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仅]
岂但喜爱足球,他样样都喜爱
[呈赵叔侍郎子直二首]疲民
(1).疲困之民。《管子·幼官》:“数战则士疲,数胜则君骄;骄君使疲民则国危。” 唐 姚合 《送李起居赴池州》诗:“天子念疲民,分忧輟侍臣。” 宋 曾巩 《泰山祈雨文》:“念此疲民,弊於征敛,方岁之富,食常不足。”
(2).使民穷困。《左传·成公十六年》:“今 楚 内弃其民,而外絶其好……奸时以动,而疲民以逞。”
[呈赵叔侍郎子直二首]苏醒
(1) 从昏迷中清醒过来
他昏迷了一个多小时才苏醒过来
(2) 唤醒;使觉醒
蛇被温热苏醒了
[呈赵叔侍郎子直二首]寒士
(1) 出身低微的读书人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 贫困的人
[呈赵叔侍郎子直二首]吹嘘
(1)
(2) 夸张地宣扬或编造优点、长处等
他的运气没有什么可以吹嘘的
(3) 口出气;嘘气
(4) 过分夸奖
这辆轿车并不像销售商所吹嘘的那样好
(5) 对人或事过分吹捧
新闻发布人员必须注意不夸大,不吹嘘
[呈赵叔侍郎子直二首]所期
期望。《梁书·王锡传》:“一日见二贤,实副所期。”《南史·蔡约传》:“今用卿为近蕃上佐,想副我所期。”
[呈赵叔侍郎子直二首]异日
(1) 以后的一天或一段时间
留待异日再议
曰姑俟异日观,云尔。——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2) 往日;从前
异日情谊,记忆犹新
[呈赵叔侍郎子直二首]行次
(1).五行的位次。封建统治者迷信阴阳家言,以为王者受命于天,以五行之德为运,水火木金土各有定位,并以五行生克来附会历代王朝的兴衰。《北史·魏纪一·道武帝》:“詔百司议定行次,尚书 崔宏 等奏从土德,服色尚黄,数用五,祖以未,腊以辰,牺牲用白,五郊立气,宣赞时令,敬授人时,行夏之正。”《北史·魏纪三·孝文帝》:“壬戌,詔定行次,以水承金。”
(2).谓旅途暂居的处所。 唐 刘长卿 《题冤句宋少府厅留别》诗:“草色愁别时,槐花落行次。” 唐 马戴 《旅次寄贾岛兼简无可上人》诗:“雁过当行次,蝉鸣復客中。”
(3).谓行旅到达。《金史·斡带传》:“行次 活罗海川 撒阿村 ,召诸部。”《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此后除授东臺御史奉詔出关,行次 稠桑驛 。”
行当;差事。《红楼梦》第七七回:“他们既经了这富贵,又想从小命苦,入了风流行次,将来知道终身怎么样。”《红楼梦》第九三回:“ 贾政 默默想了一回道:‘你去歇歇去罢,等这里用着你时,自然派你一个行次儿。’”
次序;辈行。 晋 陶潜 《饮酒》诗之十四:“父老杂乱言,觴酌失行次。” 唐 白居易 《庭松》诗:“乱立无行次,高下亦不齐。”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二:“ 政和 初,至尊始踵 唐德宗 呼 陆贄 为 陆九 故事,目伯氏曰 蔡六 ,是后兄弟尽蒙用家人礼而以行次呼之。” 郁达夫 《自述诗》之三:“生到 苏 家难作弟,排来行次第三人。”
[呈赵叔侍郎子直二首]于今
(1) 至今
车站一别,于今十年
(2) 如今;到现在
[呈赵叔侍郎子直二首]拜献
礼拜献祭。《隋书·礼仪志一》:“樽俎之物,依於质文,拜献之礼,主於虔敬。”《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巢大郎 一发惧怕,烧纸拜献,不敢吝惜,只求无事。”
宋代,赵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