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满庭芳 赠湖口王先生】_马钰 | 元代

【满庭芳 赠湖口王先生】作者:马钰 朝代:元代

[满庭芳-赠湖口王先生]满庭芳 赠湖口王先生原文

山侗谨劝,名利人人。
只知富贵安身。
岂悟吾门一著,出世根因。
虎龙交驰凤阙,更无中、婴姹成亲。
谁信道,并不忏凡俗,夫妇婚姻。
金木三般问隔,用玄机斡运,混合成真。
顿觉男儿怀孕,不神而神。
性命不由天地,自心知、永占长春。
神光灿,跨云归,参礼洞宾。

[满庭芳-赠湖口王先生]诗词问答

问:满庭芳 赠湖口王先生的作者是谁?答:马钰
问:满庭芳 赠湖口王先生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满庭芳 赠湖口王先生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马钰的名句有哪些?答:马钰

[满庭芳-赠湖口王先生]参考注释

[满庭芳-赠湖口王先生]名利

1.名位与利禄;名声与利益。

[满庭芳-赠湖口王先生]人人

每人

人人自以为必死。——《资治通鉴·唐纪》

[满庭芳-赠湖口王先生]富贵

富裕而又有显贵的地位

公子为人…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史记·魏公子列传》

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家人读书有几?——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满庭芳-赠湖口王先生]安身

(1) 在某地居住和生活——多指在困难条件下

无处安身

(2) 在某处躲避

敌人四处搜捕抓人,我们只得在破庙里安身

[满庭芳-赠湖口王先生]出世

(1) 人的出生

偶有真正伟大的诗人出世

(2) 问世;产生

《何典》的出世,至少也该有四十七年了。——鲁迅《〈何典〉题记》

(3) 超脱人世束缚。佛教用语,佛教徒以人世为俗世,故称脱离人世束缚为出世

出世思想

其气浩然,常留天地之间,何必出世入世之面目?——全祖望《梅花岭记》

(4) 高出人世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毛 * 《念奴娇·昆仑》

[满庭芳-赠湖口王先生]根因

根源,缘故。《元典章·礼部五·医学》:“治过病人讲究受病根因,时月运气,用过药饵是否合宜。”《水浒传》第九八回:“却有本部内一个军卒,他原是 田虎 手下的马圉,当下将 宋 氏被掳身死的根因,一一备细説道。” 明 刘若愚 《酌中志·辽左弃地》:“在埜恐知此弃地根因者少。” 清 洪昇 《长生殿·献发》:“贵妃,你逢薄怒,其中有甚根因?”

[满庭芳-赠湖口王先生]交驰

互相奔走,纷至沓来

使辙交驰。——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满庭芳-赠湖口王先生]凤阙

(1). 汉 代宫阙名。《史记·孝武本纪》:“其东则 凤闕 ,高二十餘丈。” 司马贞 索隐引《三辅故事》:“北有圜闕,高二十丈,上有铜凤皇,故曰 凤闕 也。”《汉书·东方朔传》:“陛下以城中为小,图起 建章 ,左 凤闕 ,右 神明 ,号称千门万户。” 颜师古 注:“ 凤闕 ,闕名。”《艺文类聚》卷六二引 晋 潘岳 《关中记》:“ 建章宫 圆闕,临北道,凤在上,故曰 凤闕 也。”

(2).皇宫、朝廷。 晋 王嘉 《拾遗记·魏》:“青槐夹道多尘埃,龙楼凤闕望崔嵬。” 唐 杨炯 《从军行》:“牙璋辞凤闕,铁骑遶龙城。” 清 陈维崧 《南柯子·蝶庵花下送苏生仲补游京师》词:“挟瑟龙池上,鸣鞭凤闕前。”

[满庭芳-赠湖口王先生]成亲

(1) 使成配偶

最终与她心爱的男人成亲了

(2) 结婚

[满庭芳-赠湖口王先生]谁信道

谁料到。 宋 葛立方 《雨中花·睢阳途中小雨见桃李盛开作》词:“谁信道,佳声著处,肌润香匀。” 宋 罗椿 《酹江月·贺杨诚斋》词:“前日登高谁信道,寿酒重浮茱萸。” 元 无名氏 《小孙屠》戏文第十四出:“婆婆听,我拜启:随娘往 东岳 去,谁信道得中途,驀忽娘倾弃。”

[满庭芳-赠湖口王先生]凡俗

平凡庸俗;平常

不同凡俗

[满庭芳-赠湖口王先生]夫妇

(1).夫妻。《易·序卦》:“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孟子·滕文公上》:“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儒林外史》第二十回:“ 匡超人 纱帽圆领,金带皂靴,先拜了给諫公夫妇;一派细乐,引进洞房。” 曹禺 《日出》第二幕:“ 陈白露 (按电铃)你们夫妇两人感情真好,这一会儿都离不开。”

(2).犹言匹夫匹妇,指平民男女。《管子·宙合》:“分敬而无妒则夫妇和勉矣。” 郭沫若 等集校:“此二句独言‘夫妇’,盖谓举国百姓之男女也。君臣相得,故天下之男女亦和谐而共勉。”《管子·君臣下》:“有道之国发号出令,而夫妇尽归亲於上矣。”《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 郑玄 注:“言匹夫匹妇愚耳,亦可以其与有所知,可以其能有所行者,以其知行之极也。” 唐 刘驾 《唐乐府》序:“获见明天子以德归 河 湟 地,臣得与天下夫妇復为太平人。”

[满庭芳-赠湖口王先生]婚姻

(1) 嫁娶的事

婚姻自由

(2) 男人和女人结为夫妻;已结婚的状态

[满庭芳-赠湖口王先生]金木

(1).旧时施刑所用金属和木制刑具的总称。金属刑具如刀锯斧钺,木制刑具如捶楚桎梏等。《庄子·列御寇》:“宵人之离外刑者,金木讯之;离内刑者,阴阳食之。”《南史·王彧传》:“诸都令史住京师者,皆遭中兴之庆,人人蒙爵级; 宰 逢 义嘉 染罪,金木缠身,性命几絶。” 宋 秦观 《盗贼上》:“与其婴錮金木,束手而受毙,孰若遯逸山海,脱身而求生。” 清 方苞 《陈西台墓表》:“叔父某又为仇家扳连,将以金木讯,君请代受刑。”

(2).五行中的金与木。《吕氏春秋·处方》:“金木异任,水火殊事,阴阳不同,其为民利一也。” 晋 傅玄 《太子少傅箴》:“夫金木无常,方圆应形,亦有隐括,习以性成。”

[满庭芳-赠湖口王先生]玄机

(1) 佛家、道家称奥妙的道理

(2) 神妙的机宜

不露玄机

[满庭芳-赠湖口王先生]斡运

诉说

斡运衷情

[满庭芳-赠湖口王先生]混合

搀合,合在一起

把水和酒精混合起来

[满庭芳-赠湖口王先生]成真

成仙。 明 屠隆 《綵毫记·夫妻玩赏》:“男子得道,隶籍 木公 ;女子成真,列名 金母 。”

[满庭芳-赠湖口王先生]顿觉

佛教语。犹顿悟。 元 邓文原 《重刻<禅源诠>序》:“自顿觉至成佛,十重为浄;自不觉至受报,十重为染。”参见“ 顿悟 ”。

[满庭芳-赠湖口王先生]男儿

(1) 男子汉

男儿有泪不轻弹

(2) 指丈夫

[满庭芳-赠湖口王先生]怀孕

卵子受精后形成活的合子;孕育产生子代的过程

[满庭芳-赠湖口王先生]不神

谓失灵验。《老子》:“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

[满庭芳-赠湖口王先生]性命

指生物的生命

苟全性命于乱世。——诸葛亮《出师表》

偷性命。——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身心性命。——清· 刘开《问说》

[满庭芳-赠湖口王先生]不由

不能自主

扬州城下,进退不由。——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满庭芳-赠湖口王先生]天地

(1)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满庭芳-赠湖口王先生]心知

心智。知,同“ 智 ”。《礼记·乐记》:“夫民有血气心知之性,而无哀乐喜怒之常。” 陆德明 释文:“知,音智。”《旧唐书·柳公绰传》:“寒暑满天地之间,浹肌肤於外;好爱溢耳目之前,诱心知於内。” 清 戴震 《孟子字义疏证·性》:“人之血气心知,原於天地之化者也。”

犹知心。指好友或情人。 唐 严维 《丹阳送韦参军》诗:“ 丹阳 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唐 李咸用 《送进士刘松》诗:“滔滔皆 鲁 客,难得是心知。” 明 冯梦龙 《山歌·素帕》:“不写情词不写诗,一方素帕寄心知。”

[满庭芳-赠湖口王先生]长春

中国东北的城市,吉林省省会,面积18,881平方公里,人口570万(1982)

[满庭芳-赠湖口王先生]神光

(1).神异的灵光。《楚辞·王逸<九思·哀岁>》:“神光兮熲熲,鬼火兮荧荧。”原注:“神光,山川之精能为光者也。”《汉书·郊祀志下》:“ 西河 筑 世宗庙 ,神光兴於殿旁,有鸟如白鹤,前赤后青。” 宋 苏轼 《谷庵铭》:“谷庵之中空无物,非独无应亦无答,洞然神光照毫髮。” 明 唐顺之 《冬至南郊》诗:“神光人共见,天语帝亲闻。” 刘大白 《爱》诗:“如其你愿长住在我底爱里,我用我满心的爱底神光,笼罩着你。”

(2).精神;神采。《素问·本病论》:“神既失守,神光不聚。”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徙倚傍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下》:“﹝ 张国相 ﹞年八十餘,犹演《宗泽缴印》,神光不衰。”

(3). 汉 代宫名。《文选·扬雄<羽猎赋>》:“啾啾蹌蹌,入西园切 神光 。” 李善 注引 张晏 曰:“ 神光 ,宫名也。”

[满庭芳-赠湖口王先生]云归

乘云归去。谓仙逝。 宋 苏轼 《过永乐文长老已卒》诗:“初惊鹤瘦不可识,旋觉云归无处寻。”

[满庭芳-赠湖口王先生]参礼

犹参拜。《水浒传》第八五回:“ 宋江 先取信香炉中焚爇,参礼了八拜,便呼 花荣 等六个头领,俱各礼拜已了。” 明 叶宪祖 《鸾鎞记·入道》:“连日到施主人家修斋,不曾上殿参礼。”

,

  • 【素梅 五四】_王冕 | 元代
  • 【素梅 五四】_王冕 | 元代 >> 【素梅 五四】_王冕 | 元代...

  • 【篮】_王祯 | 元代
  • 【篮】_王祯 | 元代 >> 【篮】_王祯 | 元代...

  • 【采茶歌】_贾仲名 | 元代
  • 【采茶歌】_贾仲名 | 元代 >> 【采茶歌】_贾仲名 | 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