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酹江月(贺提举陈秘丞除宪)】作者:徐鹿卿 朝代:宋代
[酹江月(贺提举陈秘丞除宪)]原文
薰风有意,还年年吹下,九天纶绋。
庾岭高哉知几仞,不隔清名突兀。
明月扁舟,图书之外,所载无南物。
襄公往矣,辽辽直到今日。
南来北地开藩,甘棠好在,一夜春光入。
父老欢迎相告语,依旧朱颜绿发。
四海无波,四江无讼,是先生清德。
岭梅迎笑,和羹□□消息。
[酹江月(贺提举陈秘丞除宪)]诗词问答
问:《酹江月(贺提举陈秘丞除宪)》的作者是谁?答:徐鹿卿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徐鹿卿的名句有哪些?答:徐鹿卿
[酹江月(贺提举陈秘丞除宪)]参考注释
[酹江月(贺提举陈秘丞除宪)]薰风
(1).和暖的风。指初夏时的东南风。《吕氏春秋·有始》:“东南曰薰风。” 唐 白居易 《首夏南池独酌》诗:“薰风自南至,吹我池上林。” 明 李东阳 《天津八景》诗之四:“层轩南向坐薰风,极目平畴远近同。” 陈毅 《纪念宁沪解放十周年》诗:“解放 寧 沪 吾道东,大军整肃胜薰风。”
(2).相传 舜 唱《南风歌》,有“南风之薰兮”句,见《孔子家语·辩乐》。后因以“薰风”指《南风歌》。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 有虞 继作,政阜民暇,‘薰风’诗於元后,‘烂云’歌於列臣。” 宋 苏轼 《东阳水乐亭》诗:“鏗然涧谷含宫徵,节奏未伐君独喜。不须写入薰风弦,纵有此声无此耳。”
[酹江月(贺提举陈秘丞除宪)]有意
(1) 故意
有意举行一次化装舞会
(2) 有心思
有意帮忙
[酹江月(贺提举陈秘丞除宪)]还年
恢复年轻,返老还童。 晋 葛洪 《抱朴子·微旨》:“还年之士,挹其清流,子能修之, 乔 松 可儔。” 隋 江总 《玛脑盌赋》:“酒既醉而还年,盌稍酌而延寿。” 唐 李峤 《为秋官员外郎李敬仁贺圣躬新牙更生表》:“还年而编贝不亏,却老而瓠犀仍出。”
[酹江月(贺提举陈秘丞除宪)]九天
天的最高处,形容极高。传说古代天有九重。也作[九重天]、[九霄]
驰至九天。——唐· 李朝威《柳毅传》
[酹江月(贺提举陈秘丞除宪)]庾岭
山名。即 大庾岭 。为五岭之一。在 江西省 大庾县 南。 岭 上多植梅树,故又名 梅岭 。 唐 郑谷 《咸通十四年府试木向荣》诗:“ 庾岭 梅花觉, 隋堤 柳暗惊。” 宋 王巩 《闻见近录》:“ 庾岭 险絶闻天下……红白梅夹道,行者忘劳。”《红楼梦》第五十回:“《赋得红梅花》诗:‘魂飞 庾岭 春难辨,霞隔 罗浮 梦未通。’” 郁达夫 《送友人之广东》诗:“海天若有行人便, 庾岭 梅花寄一枝。”
[酹江月(贺提举陈秘丞除宪)]知几
谓有预见,看出事物发生变化的隐微征兆。《易·繫辞下》:“知几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諂,下交不凟,其知几乎?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后汉书·袁绍传》:“监军之计,在於持牢,而非见时知几之变也。” 唐 吴筠 《览古》诗之十二:“达者贵量力,至人尚知几。” 清 方文 《赠钱驭少》诗之二:“ 伯子 知几早,逃名 震泽 西。”
[酹江月(贺提举陈秘丞除宪)]清名
(1).清美的声誉。《汉书·儒林传·施雠》:“ 鲁伯 授 太山 毛莫如 少路 、 琅玡 邴丹 曼容 ,著清名。”《隶释·汉孙叔敖碑》:“廉吏而可为者,当时有清名。” 宋 苏轼 《次韵王滁州见寄》:“笑捐浮利一鸡肋,多取清名几熊掌。” 曲波 《林海雪原》十一:“那你们搜好啦,为什么平白无故污损贫道的清名?”
(2).指有清美声誉的人。
[酹江月(贺提举陈秘丞除宪)]突兀
(1) 突然变化的
平原过去了,面前山峦世界突兀而起
(2) 高耸的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突兀而已。——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苍然突兀。——明· 顾炎武《复庵记》
突兀的山石
(3) 突然
事情来得这么突兀,使她不知所措
(4) 出乎意料
[酹江月(贺提举陈秘丞除宪)]明月
(1) 明亮的月亮
明月几时有
(2) 指夜明珠
[酹江月(贺提举陈秘丞除宪)]扁舟
小船
一叶扁舟
扁舟寻钓翁。——唐· 李白《还山留别金门知己》
[酹江月(贺提举陈秘丞除宪)]图书
(1) 泛指书籍
图书目录
(2) 图籍。指疆域版图与户籍等簿册
(3) 指图章或图章的印记
刻两方图书。——《儒林外史》
(4) 指河图洛书
(5) 图册
[酹江月(贺提举陈秘丞除宪)]辽辽
(1).远貌。《楚辞·刘向<九叹·忧苦>》:“山脩远其辽辽兮,涂漫漫其无时。” 王逸 注:“辽辽,远貌。” 晋 葛洪 《抱朴子·道意》:“去道辽辽,不亦远哉。” 明 夏完淳 《与王大后张泛舟华亭谷》诗:“辽辽虎豹当路蹲,中心鬱结谁能陈。”
(2).深邃貌。《后汉书·逸民传·梁鸿》:“人之劬劳兮,噫!辽辽未央兮,噫!” 明 何景明 《发京邑》诗之二:“ 梁生 何慷慨,辽辽悲未央。”
(3).形容意态高远超脱。 晋 陶潜 《扇上画赞》诗:“超超丈人,日夕在耘;辽辽 沮 溺 ,耦耕自欣。”
(4).犹寥寥。 宋 苏轼 《钱君倚哀词》:“岂存者之举无其人兮,辽辽如晨星之相望。”参见“ 寥寥 ”。
[酹江月(贺提举陈秘丞除宪)]直到
(1) 径直抵达
直到北京来学艺
(2) 一直到(多指时间)
直到半夜
他一直往梯子上爬,直到喘不过气来
这一事故直到早晨才被发现
[酹江月(贺提举陈秘丞除宪)]今日
(1).本日;今天。《孟子·公孙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唐 韩愈 《送张道士序》:“今日有书至。”《水浒传》第四五回:“ 杨雄 道:‘兄弟何故今日见外?有的话,但説不妨。’”《儿女英雄传》第三回:“ 华忠 説:‘今日赶不到的;他连夜走,也得明日早上来。’”
(2).目前;现在。《穀梁传·僖公五年》:“今日亡 虢 ,而明日亡 虞 矣。” 唐 骆宾王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清 黄遵宪 《台湾行》:“今日之政民为主, 台 南 台 北固吾圉!” 丁玲 《韦护》第一章:“然而她们却痛叱 中国 今日之所谓新兴的、有智识的妇女。”
[酹江月(贺提举陈秘丞除宪)]北地
北部地方。《史记·燕召公世家》:“王( 齐湣王 )因令 章子 将五都之兵,以因北地之众以伐 燕 。” 司马贞 索隐:“北地,即 齐 之北边也。”《文选·枚乘<上书重谏吴王>》:“ 张 韩 将北地, 弓高 宿左右,兵不得下壁,军不得太息,臣窃哀之。” 李善 注:“将北地,谓将兵在 吴 军之北也。”
[酹江月(贺提举陈秘丞除宪)]开藩
(1).封建时代王侯在封地上建国。《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二十三年》:“ 思齐 , 海陵 人,本阴阳家者流, 士诚 ( 张士诚 )开藩,与有功焉。”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台湾府属渡口考》:“值 耿氏 开藩 福建 ,海禁弛,乃招徠客民。”《花月痕》第三回:“这几年 秦王 开藩此地,幕中宾客都是些名士。”
(2). 清 代指到外省任高级官职。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四:“盖 顺治 间 商邱 宋文康公 抚畿辅时,尝以四语自警,而哲子 牧仲 中丞开藩 吴下 ,即用以训诫僚属者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八回:“这件事如果办成了功,不到两三年,説不定陈臬开藩的了。”
[酹江月(贺提举陈秘丞除宪)]甘棠
(1).木名。即棠梨。《诗·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 召伯 所茇。” 陆玑 疏:“甘棠,今棠梨,一名杜梨。” 宋 张孝祥 《青玉案·饯别刘恭父》词:“甘棠庭院,芰荷香渚,尽是相思处。”
(2).《史记·燕召公世家》:“ 周武王 之灭 紂 ,封 召公 於北 燕 …… 召公 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 召公 卒,而民人思 召公 之政,怀棠树不敢伐,哥咏之,作《甘棠》之诗。”后遂以“甘棠”称颂循吏的美政和遗爱。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非有圣智之君,恶有甘棠之臣?”《隶释·汉赵相雍劝阙碑》:“至 赵国 府君,在官五载,莅政清平,有甘棠之化。” 元 武汉臣 《玉壶春》楔子:“三年为吏在 钱塘 ,近奉徵书入 建章 。自省循良无实政,终慙父老説甘棠。” 明 王玉峰 《焚香记·赴任》:“乘遭遇,甘棠定拟政声驰。”
[酹江月(贺提举陈秘丞除宪)]好在
幸好
好在他伤势不重
[酹江月(贺提举陈秘丞除宪)]夜春
农家称昼晴而夜雨为夜春。见 明 王志坚 《表异录·象纬》。
[酹江月(贺提举陈秘丞除宪)]父老
古时乡里管理公共事务的人,多由有名望的老人担任;亦尊称老年人
[酹江月(贺提举陈秘丞除宪)]欢迎
(1) 高兴地迎接
僮仆欢迎。——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他们欢迎旅行的人们归来
(2) 诚心希望;乐意接受
张开双臂欢迎这个组的到来
[酹江月(贺提举陈秘丞除宪)]告语
告诉,诉说
奔走告语
告语同龄人
[酹江月(贺提举陈秘丞除宪)]依旧
依然像从前一样
书房的陈设依旧未变
[酹江月(贺提举陈秘丞除宪)]朱颜绿发
指青春年少。 宋 沉遘 《送句谌通判颍川》诗:“朱颜緑髮出尘土,长缨高盖生清风。” 清 唐孙华 《送王诵侯之官成都》诗:“朱颜緑髮况未老,才地何啻十倍予。”
[酹江月(贺提举陈秘丞除宪)]四海
(1) 指全国各地
四海为家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三国志·诸葛亮传》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指世界各地
放之四海而皆准
(3) 豪放、豁达
老牛说:[真是大手笔,四海得很]
[酹江月(贺提举陈秘丞除宪)]无波
(1).不起波澜。《文子·上德》:“使人无渡河,可;使河无波,不可。” 唐 杜甫 《泛江》诗:“方舟不用楫,极目总无波。” 金 元好问 《超禅师晦寂庵》诗:“无波古井静中天,三尺藜床坐欲穿。”
(2).以喻时世安定。《旧唐书·玄宗纪上》:“上稟圣謨,下凝庶绩;八荒同轨,瀛海无波。”
[酹江月(贺提举陈秘丞除宪)]先生
(1)
(2) 一般在一个男子姓氏后所用的一个习惯性的表示礼貌的称呼
对杜先生讲话
(3) 称别人的丈夫或对人称自己的丈夫
(4) 旧时称管帐的人
在商号当先生
(5) 旧时称以说书、相面、算卦、看风水等为职业的人
算命先生
(6) 对长者的尊称
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7) 老师
从先生授经。——清· 袁枚《祭妹文》
(8) 医生
[酹江月(贺提举陈秘丞除宪)]清德
高洁的品德。《后汉书·列女传·皇甫规妻》:“妾之先人,清德奕世。”《新唐书·李石传》:“ 毛玠 以清德为 魏 尚书,而人不敢鲜衣美食,况天子独不可为法乎?”《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弘敬 寧乏子嗣,决不敢污使君之清德。” 清 黄鷟来 《题杨人庵<总戎无著图>》诗:“清德本 关 西,遥遥溯 华 裔。”
[酹江月(贺提举陈秘丞除宪)]岭梅
指 大庾岭 上的梅花。 大庾岭 上梅花,古来有名。因 岭 南北气候差异,梅花南枝已落,北枝方开。 唐 杜甫 《秋日荆南述怀》诗:“秋雨漫湘竹,阴风过 岭 梅。” 宋 苏轼 《定风波》词:“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时时犹带 岭 梅香。”
[酹江月(贺提举陈秘丞除宪)]迎笑
谓以笑脸相迎。 宋 苏轼 《送杜介归扬州》诗:“归来邻里应迎笑,新长 淮南 旧桂丛。”
[酹江月(贺提举陈秘丞除宪)]和羹
(1).配以不同调味品而制成的羹汤。《书·说命下》:“若作和羹,尔惟盐梅。” 孔 传:“盐,咸;梅,醋。羹须咸醋以和之。” 南朝 宋 宗炳 《答何衡阳书》:“贝锦以繁采发华;和羹以盐梅致旨。”后用以比喻大臣辅助君主综理国政。 唐 钱起 《陪郭令公东亭宴集》诗:“不愁懽乐尽,积庆在和羹。” 清 钱谦益 《吴门送福清公还闽》诗之二:“举朝水火和羹苦,于野玄黄战血重。”
(2).喻宰辅之职。 宋 王禹偁 《授御史大夫可司徒门下侍郎平章事制》:“弄印之名已著,和羹之命爰行。”
[酹江月(贺提举陈秘丞除宪)]消息
(1) 情况报道
消息灵通人士
(2) 音信
杳无消息
宋代,徐鹿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