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堂上饮】作者:王安石 朝代:宋代
[日出堂上饮]日出堂上饮原文
日出堂上饮,日西未云休。
主人笑而歌,客子叹以愀。
指此堂上柱,始生在岩幽。
雨露饱所滋,凌云亦千秋。
所托愿求久,何言值君收。
乃令卑湿地,百蚁上穷锼。
丹青空外好,镇压已堪忧。
为君重去之,不使一蚁留。
蚁力虽云小,能生万蚍蜉。
又能高其础,不尔继者稠。
语客且勿然,百年等浮沤。
为客当酌酒,何豫主人谋。
[日出堂上饮]诗词问答
问:日出堂上饮的作者是谁?答:王安石
问:日出堂上饮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王安石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安石
[日出堂上饮]参考注释
[日出堂上饮]日出
指太阳初升出地平线或最初看到的太阳的出现
[日出堂上饮]堂上
(1) 尊长居住的地方。
拜夫人于堂上。——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2) 父母居住的正房
堂上启阿母。——《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堂上阿奶仅汝扶持。——清· 袁枚《祭妹文》
[日出堂上饮]日西
(1).日向西方。《周礼·地官·大司徒》:“以土圭之灋测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日南则景短,多暑;日北则景长,多寒;日东则景夕,多风;日西则景朝,多阴。” 郑玄 注:“﹝景﹞西於土圭,谓之日西,是地於日为近西也。”
(2).指傍晚。《素问·生气通天论》:“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 唐 韩愈 《<此日足可惜>一首赠张籍》诗:“假道经盟津,出入行涧冈。日西入军门,羸马颠且僵。”《醒世姻缘传》第五十回:“我们且自回去,等日西再来罢。”
[日出堂上饮]主人
(1) 在社交或商业活动中接待客人或顾客的人
抵主人所。——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逆旅主人。——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 财物的所有人
无罪于主人。——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3) 权力的所有人;有其他人为其工作或在他手下工作的人;狗、马等的所有者
国家的主人
主人与仆人
打狗也得看主人
(4) 接待宾客的人
主人下马客在船。——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 又
主人忘归客不发。
[日出堂上饮]客子
旅居异乡的人
不能不动客子之愁。——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日出堂上饮]岩幽
山岩幽深处。 唐 王勃 《青苔赋》:“绕江曲之寒沙,抱巖幽之古石。” 唐 韩愈 《双鸟》诗:“双鸟海外来,飞飞到中州。一鸟落城市,一鸟集巖幽。”
[日出堂上饮]雨露
雨和露,比喻恩惠、恩泽
[日出堂上饮]凌云
高耸入云
壮志凌云
[日出堂上饮]千秋
(1) 千年
(2) 岁月久远
(3) 生日。敬辞,指人的寿辰
今日老祖宗千秋,奶奶生气,岂不惹人议论?——曹雪芹《红楼梦》
[日出堂上饮]卑湿
(1).地势低下潮湿。《史记·货殖列传》:“ 江南 卑溼,丈夫早夭。” 唐 白居易 《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诗:“犹恐清光不同见, 江陵 卑湿足秋阴。”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蜚蠦即臭虫》:“﹝臭虫﹞大抵生於湫隘卑溼之地。” 郭沫若 《羽书集·长沙哟,再见》:“古人说: 长沙 乃卑湿之地。不错,从 岳麓山 俯瞰的时候, 长沙 的确是卑。在街上没有太阳而且下雨的时候, 长沙 的确是湿。”
(2).谓意志低下消沉。《荀子·修身》:“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卑溼重迟贪利,则抗之以高志。” 杨倞 注:“卑谓谦下,溼亦谓自卑下如地之下溼然也。《方言》:‘溼,忧也。自关而西,凡志而不得,欲而获,高而有坠,行而中止,皆谓之溼。’”
[日出堂上饮]青空
蔚蓝的天空
[日出堂上饮]镇压
(1) 用强力压制
刚出现的起义已被彻底镇压下去了
(2) 处死
那个 * 犯已经被镇压了
(3) 压紧播种后的垄或植株行间的土壤
[日出堂上饮]不使
不顺从。《墨子·非命下》:“若以为政乎天下,上以事天鬼,天鬼不使。” 王念孙 《读书杂志·墨子三》:“《尔雅》:使,从也。天鬼不从,犹上文言上帝不顺耳。”《汉书·外戚传·赵皇后》:“少主幼弱则大臣不使。” 颜师古 注:“不使,不可使从命也。”《后汉书·庞参传》:“今苟贪不毛之地,营恤不使之民,暴军 伊吾 之野,以虑三族之外,果破 凉州 ,祸乱至今。”
[日出堂上饮]蚍蜉
一种大蚂蚁
[日出堂上饮]不尔
不如此;不然。《管子·海王》:“不尔而成事者,天下无有。” 汉 赵晔 《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 胥 曰:‘报汝 平王 ,欲国不灭,释吾父兄;若不尔者, 楚 为墟矣。’” 宋 范成大 《劳畬耕》诗:“雨来亟下种,不尔生不蕃。” 清 陆嵩 《赠龚蓝生》诗:“所求一一务如约,不尔便欲来 天津 。”
[日出堂上饮]勿然
(1).不要这样。 宋 王安石 《日出堂上饮》诗:“语客且勿然,百年等浮沤。”
(2).方言。犹不然。转折连词。《海上花列传》第十四回:“最好末耐原转去,托朋友寻起生意来再説。勿然,就搬到耐哚娘舅店裡去,倒也省仔点房饭钱。”
[日出堂上饮]百年
(1) 指很多年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百年大计
(2) 指人的一生;一辈子
百年之后,即死了以后
[日出堂上饮]浮沤
水面上的泡沫。因其易生易灭,常比喻变化无常的世事和短暂的生命。 唐 姚合 《酬任畴协律夏中苦雨见寄》诗:“走童惊掣电,飢鸟啄浮沤。” 宋 范成大 《石湖中秋二十韵感今怀旧而作》:“水天双对镜,身世一浮沤。” 明 无名氏 《赠书记·认男作女》:“老爷若放浮沤,情愿焚香顶礼,朝夕把恩酬。” 清 恽敬 《海会庵放生河碑铭》:“圣人愚人,善禽恶兽,如大海中浮沤,大空中飞尘。” 郭沫若 《女神·蜜桑索罗普之夜歌》:“无边天海呀,一个水银的浮沤。”
[日出堂上饮]人谋
(1).谓与众人商议谋划。《易·繫辞下》:“人谋鬼谋,百姓与能。” 王弼 注:“人谋,况议於众以定失得也。” 孔颖达 疏:“谓圣人欲举事之时,先与人众谋图,以定得失。”
(2).众议;人的谋划。《后汉书·光武帝纪赞》:“灵庆既启,人谋咸赞。” 唐 杜甫 《石犀行》诗:“先王作法皆正道,诡怪何得参人谋。”
(3).指人为的努力。《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曹操 比於 袁绍 ,则名微而众寡,然 操 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宋代,王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