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赠零口通明散人害风魏姑】作者:马钰 朝代:元代
[满庭芳-赠零口通明散人害风魏姑]原文
身为女子,志似男儿。
悟来跳出门儿。
道上搜寻,恋其美女娇儿。
性似孤云野鹤,世尘缘、不惹些儿。
真脱洒,便堪称,比个大丈夫儿。
认正本来清净,农农字疑误何须,谓认虎儿龙儿。
也不整理离坎,姹女婴儿。
无为大功成就,产一个、无相人儿。
阳纯了,便得与,太上做儿。
[满庭芳-赠零口通明散人害风魏姑]诗词问答
问:《满庭芳 赠零口通明散人害风魏姑》的作者是谁?答:马钰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马钰的名句有哪些?答:马钰
[满庭芳-赠零口通明散人害风魏姑] 书法图
满庭芳 赠零口通明散人害风魏姑书法作品
[满庭芳-赠零口通明散人害风魏姑]参考注释
[满庭芳-赠零口通明散人害风魏姑]女子
(1) 女人,女性的人
女子种花烹调,男子打猎钓鱼
(2) 女人,女流
(3) 女孩子
小女子毋多谈。——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女子先有誓。——《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满庭芳-赠零口通明散人害风魏姑]男儿
(1) 男子汉
男儿有泪不轻弹
(2) 指丈夫
[满庭芳-赠零口通明散人害风魏姑]出门
(1) 离家外出或远行
(2) 〈方〉∶出嫁
[满庭芳-赠零口通明散人害风魏姑]道上
途中。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谢车骑 在 安西 艰中, 林道人 往就语,将夕乃退。有人道上见者,问云:‘公何处来?’” 黄济人 《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第十章:“ 文强 继续道:‘ 林氏 夫人在道上碰上一个农民,她给了他金子,农民用毛驴把她送到 葫芦岛 林伟涛 那里。’”
[满庭芳-赠零口通明散人害风魏姑]搜寻
四处搜索寻找
失踪的人们正在由警察搜寻
又在我藏躲地方的周围,低头注目搜寻了一番。——《清贫》
[满庭芳-赠零口通明散人害风魏姑]美女
容貌美丽的女子
[满庭芳-赠零口通明散人害风魏姑]娇儿
受宠爱的小男孩
[满庭芳-赠零口通明散人害风魏姑]孤云野鹤
天上的孤云和野生的仙鹤。常比喻隐居或闲散的人。 唐 刘长卿 《送方外上人》诗:“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元 曾瑞 《山坡羊·叹世》曲:“干虚名,捨残生,归来笑杀 彭泽 令,孤云野鹤为伴等。”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郊遇》:“我自做孤云野鹤无拘係,寒瓢破衲堪遗世。”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成仙》:“孤云野鹤,栖无定所。”
[满庭芳-赠零口通明散人害风魏姑]世尘
(1).尘世;人间。 唐 王昌龄 《题朱炼师山房》诗:“叩齿焚香出世尘,斋坛鸣磬步虚人。”《天雨花》第五回:“这般隐弊谁能测,真是天星降世尘。”
(2).指世俗之事。 唐 杜甫 《别赞上人》诗:“还为世尘婴,颇带顦顇色。” 明 屠隆 《綵毫记·访道仙翁》:“弟子隐志不坚,为世尘牵引,有违明训。”
[满庭芳-赠零口通明散人害风魏姑]些儿
(1).小貌。 唐 吕岩 《三字诀》诗:“些儿法,合大道。”
(2).少许,一点儿。 宋 陈亮 《祝英台近·九月一日寿俞德载》词:“世间万寳都成,些儿无欠,只待与黄花为地。”《西游记》第六三回:“水里本事,我略有些儿。” 清 纳兰性德 《临江仙》词之七:“带得些儿前夜雪,冻云一树垂垂。” 茅盾 《子夜》十五:“本来我万事都耐着些儿,现在可不能再马虎!”
(3).片刻,一会儿。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五:“些儿来迟,已成不救,定应一命见阎王。” 明 贾仲名 《萧淑兰》第二折:“如今将学生放假三日,且在书房中独坐些儿。”
[满庭芳-赠零口通明散人害风魏姑]脱洒
(1) 指文章高超、清逸
(2) 超脱;洒脱
脱洒不俗
[满庭芳-赠零口通明散人害风魏姑]堪称
可以叫做;可以称为;称的上
例句:
雕鹰堪称“鹰中之最”
[满庭芳-赠零口通明散人害风魏姑]大丈夫
有志气、有节操、有作为的男子
[满庭芳-赠零口通明散人害风魏姑]正本
(1) 备有副本的图书,别于副本的称正本
(2) 文书或文件的正式的一份
(3) 从根本上进行整顿
(4) 够本儿
[满庭芳-赠零口通明散人害风魏姑]清净
(1) 心境洁净,不受外扰
清净守节
(2) 安定,不纷扰
图清净
(3) 清洁纯净
清净的山,清净的水
(4) 简明不繁
清净简易
(5) 佛教语。指远离恶行与烦恼
出家清净
[满庭芳-赠零口通明散人害风魏姑]疑误
亦作“ 疑悮 ”。1.迷惑贻误。《东观汉记·尹敏传》:“讖书非圣人所作,其中多近鄙别字,颇类世俗之辞,恐疑误后生。” 唐 陆龟蒙 《甫里先生传》:“先生恐疑悮后学,乃书摭而辨之。” 宋 洪迈 《容斋随笔·浅妄书》:“俗间所传浅妄之书,如所谓《云仙散録》、《老杜事实》、《开元天宝遗事》之属,皆絶可笑……此皆显显可言者,固鄙浅不足攻,然颇能疑误后生也。”
(2).误解。 唐 李商隐 《凉思》诗:“北斗兼春远, 南陵 寓使迟。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
(3).不清楚或失误之处。 宋 洪迈 《容斋随笔·京师老吏》:“翰苑有 孔目吏 ,每学士制草出,必据案细读,疑误輒告。”
[满庭芳-赠零口通明散人害风魏姑]何须
犹何必,何用。 三国 魏 曹植 《野田黄雀行》:“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敏速》:“宰相曰:‘七千可为多矣,何须万?’” 宋 贺铸 《临江仙》词:“何须绣被,来伴拥蓑眠?” 鲁迅 《华盖集·导师》:“青年又何须寻那挂着金字招牌的导师呢?”
[满庭芳-赠零口通明散人害风魏姑]龙儿
(1).小龙。 前蜀 尹鹗 《女冠子》词:“嬾乘丹凤子,学跨小龙儿,叵耐天风紧,挫腰肢。”
(2).指骏马。
(3).笋,幼竹。 唐 卢仝 《寄男抱孙》诗:“竹林吾最惜,新笋好看守。万籜苞龙儿,攒迸溢材藪。”
[满庭芳-赠零口通明散人害风魏姑]不整
不端正,不整齐。《左传·宣公十二年》:“盈而以竭,夭且不整,所以凶也。” 唐 白居易 《长恨歌》:“云鬢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鸦头》:“ 王 一日游市廛,忽遇 赵 东楼,巾袍不整,形色枯黯。”
[满庭芳-赠零口通明散人害风魏姑]姹女
亦作“奼女”。1.少女;美女。《后汉书·五行志一》:“ 河间 姹女工数钱,以钱为室金为堂。” 唐 罗邺 《自遣》诗:“春巷摘桑喧姹女,江船吹笛舞蛮奴。” 梁启超 《澳亚归舟杂兴》诗:“姹女不知家国恨,更弹 汉 曲入胡琴。”
(2).道家炼丹,称水银为姹女。《参同契》卷下:“河上姹女,灵而最神,得火则飞,不见埃尘。” 蒋一彪 集解引 彭晓 曰:“河上姹女者,真汞也。见火则飞腾,如鬼隐龙潜,莫知所往。” 唐 刘禹锡 《送卢处士》诗:“药炉烧姹女,酒瓮贮贤人。” 唐 陆龟蒙 《自遣》诗之二八:“奼女精神似月孤,敢将容易入洪炉。”《西游记》第十九回:“婴儿姹女配阴阳,铅汞相投分日月。”婴儿,道教对铅之称。
[满庭芳-赠零口通明散人害风魏姑]婴儿
(1) 初生的幼儿
(2) 一周岁内的儿童
(3) 道教称铅为[婴儿]
婴儿姹女配阴阳,铅汞相投分日月。——《西游记》
(4) 又如:婴儿姹女(道教称铅和汞)
[满庭芳-赠零口通明散人害风魏姑]无为
(1) 道家思想,指要依天命,顺其自然,没必要有所作为
(2) 儒家指用德政感化人民,不施行刑罚
(3) 不要,不用
无为在歧路。——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满庭芳-赠零口通明散人害风魏姑]大功
(1) 大功业,大功劳
(2) 奖励用语
记大功一次
[满庭芳-赠零口通明散人害风魏姑]成就
(1) 完成;成功
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成就的
(2) 造就;成全
武父子亡功德,皆陛下所成就。——《汉书·李广苏建传》
她也未尝不愿意,我看你还是成就了他们吧
[满庭芳-赠零口通明散人害风魏姑]一个
(1).表数量。单个。用于人和各种事物。如:一个人;一个书柜;一个学校;一个理想;一个星期;一个地方。
(2).整个。如:他今天一个上午都没歇过。如:今年一个冬天没下过雪。
(3).用在动词和补语之间,表示程度。如:吃了一个饱;看了一个够;淋了一个透。
(4).跟名词、动词结合,用在谓语动词前,表示快速或突然。 张天翼 《儿女们》:“黑云越堆越重,拚命往下沉,一个不留神就得塌下来。” 沙汀 《丁跛公》:“昨天在一家买卖田地的酒席上,一个不提防,给两三个熟人,灌醉来躺下了。” 祖慰 《被礁石划破的水流》:“我扭头就走,真怕她一个箭步追上来。”
[满庭芳-赠零口通明散人害风魏姑]无相
(1).无人扶助。《左传·僖公十五年》:“《归妹》之《睽》,犹无相也。” 杜预 注:“《归妹》,女嫁之卦;《睽》,乖离之象,故曰无相。相,助也。” 陆德明 释文:“相,息亮反。”《礼记·仲尼燕居》:“治国而无礼,譬犹瞽之无相与!” 孔颖达 疏:“相,谓扶相。”
(2).佛教语。与“有相”相对。指摆脱世俗之有相认识所得之真如实相。 南朝 梁 萧统 《和梁武帝游锺山大爱敬寺诗》:“神心鉴无相,仁化育有为。” 唐 姚合 《过钦上人院》诗:“有相无相身,惟师説始真。”
(3).没有福相。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九:“父母无相,惟生六女,无有一男。”
[满庭芳-赠零口通明散人害风魏姑]人儿
(1) 小的人形
捏了一个泥人儿
(2) 〈方〉∶指人的行为仪表
他人儿很不错
[满庭芳-赠零口通明散人害风魏姑]太上
(1).最上,最高。《墨子·亲士》:“太上无败,其次败而有以成。” 孙诒让 间诂:“太上,对其次为文,谓等之最居上者。”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最下腐刑极矣。” 宋 秦观 《心说》:“太上见心而无所取捨,其次无心,其次虚心,其次有心。” 郭沫若 《创造十年续篇》七:“我们的作为国家而存在的太上支配权已经是老早 * 在了别的一些什么人手里。”
(2).犹太古,上古。《礼记·曲礼上》:“太上贵德。” 郑玄 注:“太上,帝皇之世。” 陆德明 释文:“太上,谓三皇五帝之世。”《文选·应贞<晋武帝华林园集诗>》:“悠悠太上,民之厥初。” 李善 注:“太上,太古也。”
(3).指皇帝。《汉书·淮南厉王刘长传》:“大王不察古今之所以安国便事,而欲以亲戚之意望於太上,不可得也。”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太上,天子也。”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刺史见太上圣明,股肱竭力。”
(4).指上帝,天帝。 明 乌斯道 《月下弹琴记》:“太上以其影留下界,恐人褻慢,将命六丁取之。”
(5).太上皇。 晋 干宝 《晋纪总论》:“至乃易天子以太上之号,而有免官之謡。” 唐 吴兢 《贞观政要·论忠义》:“臣等昔受命太上,委质东宫。” 清 李渔 《玉搔头·奸图》:“那时节啊,我龙床肯让,愿为太上。”
(6).道教最高最尊之神的名前常冠以“太上”二字,以示尊崇。《云笈七籤》卷九:“太上曰:‘心有神识,识道可尊。’”此指 太上道君 。
元代,马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