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天回驿】作者:徐氏 朝代:唐代
[题天回驿]题天回驿原文
周游灵境散幽情,千里江山暂得行。
所恨风光看未足,却驱金翠入龟城。
[题天回驿]诗词问答
问:题天回驿的作者是谁?答:徐氏
问:题天回驿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徐氏的名句有哪些?答:徐氏
[题天回驿]徐氏题天回驿 书法图
题天回驿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9_8
[题天回驿]参考注释
[题天回驿]周游
到各处游历;走遍
乘船周游世界
[题天回驿]灵境
(1).庄严妙土,吉祥福地。多指寺庙所在的名山胜境。 南朝 梁简文帝 《神山寺碑》序:“虽铁界铜围,如影如约,补石擎金,随生焰灭。独有 鷲岳 灵境,浄土不烧,螺髻金质,声闻难覩。” 唐 白居易 《沃洲山禅院记》:“自 齐 至 唐 ,兹山濅荒,灵境寂寥,罕有人游。” 宋 苏轼 《次韵孙职方苍梧山》:“或云灵境归贤者,又恐神功亦偶然。” 明 杨慎 《游灵泉寺》诗:“泉臺埋玉树,灵境閟仙音。” 清 魏源 《华山诗》之二:“出山意已移,灵境渺天北。”
(2).泛指风景名胜之地。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谢灵运<游山>》:“灵境信淹留,赏心非徒设。” 唐 柳宗元 《界围岩水帘》诗:“灵境不可状,鬼工谅难求。”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呵呵,寥寂庄严的灵境,这般地雄浑、坦荡、清明!”
[题天回驿]幽情
深远或高雅的情思
发思古之幽情
[题天回驿]千里
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题天回驿]江山
江河和山岭,指国家的疆土或政权
江山如此多娇
江山险固。——《资治通鉴》
江山如画。——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千古江山。——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题天回驿]得行
谓德行流播。得,通“ 德 ”。《庄子·山木》:“道流而不明居,得行而不名处,纯纯常常,乃比於狂。” 郭庆藩 集释引 郭嵩焘 曰:“得,犹德也。《集韵》:‘德,行之得也。’言其道周流乎天下,而不显然以居之,其德之行,亦不藉之为名而以自处。”
[题天回驿]风光
(1) 风景;景物
江南三月好风光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毛 * 《沁园春·雪》
(2) 名胜风景
(3) 光耀,体面(含贬义)
[题天回驿]未足
(1).不足,不能。《后汉书·齐武王縯传》:“ 舂陵 去 宛 三百里耳,未足为功。”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引》:“今所撰诸书,盛行海内,大而穹宇,细入肖翘,耳目八埏,靡不该综。即 惠施 、 黄繚 之辩,未足侈也。”
(2).犹言算不得。《太平广记》卷八七引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支遁》:“ 遁 幼时,尝与师共论物类,谓鷄卵生用,未足为杀,师不能屈。”
[题天回驿]金翠
(1).金黄、翠绿之色。 晋 陆机 《百年歌》之五:“罗衣綷粲金翠华,言笑雅舞相经过。” 唐 崔涂 《放鹧鸪》诗:“满身金翠画不得,无限烟波何处归。”《红楼梦》第五二回:“ 宝玉 看时,金翠辉煌,碧彩熌灼。”
(2).黄金和翠玉制成的饰物。《文选·曹植<洛神赋>》:“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 李善 注引 司马彪 《续汉书》:“太皇后花胜上为金凤,以翡翠为毛羽,步摇贯白珠八。”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事类》:“或微言美事,置於闲散,是缀金翠於足脛,靚粉黛於胸臆也。” 明 王世贞 《宛委馀编》十一:“侍妾数十,皆佩金翠,曳罗綺。”
[题天回驿]龟城
见“ 龟化城 ”。
唐代,徐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