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清明]清明原文
清明最喜是晴明,韶秀毗陵缓辔行。
红杏都含宿雨润,绿杨不动晓风轻。
纸鸢竹马儿童戏,鸠杖莺衣父老迎。
水市吹1一1箫那成曲,人家遥识卖新饧。
[清明]诗词问答
问:清明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清明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清明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
[清明]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六十八
[清明]参考注释
[清明]清明
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在4月4、5或6日。在节日里人们扫墓和向死者供献特别祭品
[清明]晴明
明澈,天空明朗
晴明的早晨
[清明]韶秀
美好清秀
她是个韶秀可爱的姑娘
[清明]毗陵
今江苏省常州市
[清明]缓辔
谓放松缰绳,骑马缓行。《三国志·蜀志·郤正传》:“盍亦绥衡缓轡,回轨易涂。” 宋 吴处厚 《青箱杂记》卷一:“﹝ 陈亚 ﹞每拥骑自衙庭出,或由 鑑湖 缓轡而归。”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赚将》:“ 宛 马嘶风缓轡来, 黄河 水上北门开。” 鲁迅 《故事新编·铸剑》:“待到上午,清道的骑士才缓辔而来。”
[清明]雨润
(1).语出《易·说卦》:“雨以润之。”后因以“雨润”指雨水。《后汉书·李固传》:“自数年以来,灾怪屡见,比无雨润,而沉阴鬱泱。”
(2).指滋润。 宋 史达祖 《双双燕·咏燕》词:“芳径。芹泥雨润。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
(3).谓细雨蒙蒙。 金 元好问 《楚山清晓图》诗:“雨润烟浓十二峰,云间合有 楚王 宫。”
[清明]纸鸢
〈方〉∶风筝
[清明]竹马
(1) 儿童玩具,典型的式样是一根杆子,一端有马头模型,有时另一端装轮子,孩子跨立上面,假作骑马
(2) 用竹篾扎成的一种道具,用于民间舞蹈竹马灯
[清明]儿童
年纪小于少年的幼孩
儿童相见不相识。——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清明]鸠杖
杖头刻有鸠形的拐杖。《太平御览》卷九二一引 汉 应劭 《风俗通》:“俗説 高祖 与 项羽 战,败于 京 索 ,遁藂薄中, 羽 追求之,时鳩正鸣其上,追者以鸟在,无人,遂得脱。后及即位,异此鸟,故作鳩杖以赐老者。”《新唐书·玄宗纪》:“丁酉,宴京师侍老于 含元殿 庭,赐九十以上几、杖,八十以上鳩杖。”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千叟宴》:“ 乾隆 乙巳, 纯皇帝 以五十年开千叟宴於 乾清宫 ,预宴者凡三千九百餘人,各赐鳩杖。”
[清明]莺衣
黄莺的羽毛。 宋 陆游 《小园独立》诗:“新泥添燕户,细雨溼鶯衣。”
[清明]父老
古时乡里管理公共事务的人,多由有名望的老人担任;亦尊称老年人
[清明]水市
水边的市集。 唐 白居易 《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侍御等》:“水市通闤闠,烟村混舳艫。” 宋 范成大 《浙东舟中》诗:“鱼盐临水市,烟火隔江村。” 明 李东阳 《沧浪吟》:“亦知在兴不在物,江村水市徒纷纷。” 清 吴伟业 《避乱》诗:“水市湾头见,溪门屋后偏。”
[清明]人家
(1) 代词,指说话人或听话人以外的人
人家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
(2) 代词,指某个人或某些人
把信给人家送去
(3) 代词,指说话者本人
人家等你半天了
[清明]遥识
遥知。 南朝 梁元帝 《赋得登山马》:“何殊 陇 头望,遥识 祁连 东。” 清 赵翼 《缅人乞降班师奏凯》诗:“遥识懽声涌似涛,入关战士解征袍。”
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