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洛中士君子多以平泉见呼愧获方外方之名…奉寄刘宾客】_李德裕 | 唐代

【洛中士君子多以平泉见呼愧获方外方之名…奉寄刘宾客】作者:李德裕 朝代:唐代

[洛中士君子多以平泉见呼愧获方外方之名…奉寄刘宾客]原文

非高柳下逸,自爱竹林闲。
才异居东里,愚因在北山。
径荒寒未扫,门设昼长关。
不及鸱夷子,悠悠烟水间。

[洛中士君子多以平泉见呼愧获方外方之名…奉寄刘宾客]诗词问答

问:《洛中士君子多以平泉见呼愧获方外方之名…奉寄刘宾客》的作者是谁?答:李德裕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李德裕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德裕

[洛中士君子多以平泉见呼愧获方外方之名…奉寄刘宾客] 书法图

【洛中士君子多以平泉见呼愧获方外方之名…奉寄刘宾客】_李德裕 | 唐代
洛中士君子多以平泉见呼愧获方外方之名…奉寄刘宾客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475-73

[洛中士君子多以平泉见呼愧获方外方之名…奉寄刘宾客]参考注释

[洛中士君子多以平泉见呼愧获方外方之名…奉寄刘宾客]柳下

(1).柳树之下。 北周 庾信 《小园赋》:“桐间露深,柳下风来。” 唐 陆龟蒙 《和袭美松江早春》:“柳下江餐待好风,暂时还得狎渔翁。” 宋 楼钥 《再题行看子》诗:“不知几出横门道,双立柳下青阴浓。”

(2). 春秋 鲁 柳下惠 的省称。 汉 刘向 《列女传·柳下惠妻》:“ 柳下 既死,门人将誄之。妻曰:‘将誄夫子之德耶,则二三子不如妾知之也。’”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於是君臣离而名教薄,世多乱而时不治。故 蘧 宁 以之卷舒, 柳下 以之三黜。” 宋 黄庭坚 《柳閎展才德甚美作诗赠之》:“陆沉百世师,寄食 鲁 柳下 。” 明 许自昌 《水浒记·冥感》:“莫不是向坐怀 柳下 潜身?”参见“ 柳下惠 ”。

[洛中士君子多以平泉见呼愧获方外方之名…奉寄刘宾客]自爱

(1)

(2) 爱自己

(3) 宁愿将爱恋指向自己而不指向他人

(4) 对自己的幸福或利益的关心

(5) 爱护自己的身体;珍惜自己的名誉

[洛中士君子多以平泉见呼愧获方外方之名…奉寄刘宾客]竹林

竹子林

避哨竹林中。——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洛中士君子多以平泉见呼愧获方外方之名…奉寄刘宾客]异居

(1).不同居所。 汉 班固 《 * 通·崩薨》:“死生别处,终始异居。”

(2).分居。《后汉书·薛包传》:“既而弟子求分财异居, 包 不能止,乃中分其财。”《新唐书·高崇文传》:“﹝ 崇文 ﹞其先自 渤海 徙 幽州 ,七世不异居。”

[洛中士君子多以平泉见呼愧获方外方之名…奉寄刘宾客]东里

(1).古地名。 春秋 郑国 大夫 子产 所居地。旧址在今 河南省 新郑县 城内。《论语·宪问》:“ 东里 子产 润色之。” 何晏 集解:“ 子产 居 东里 。” 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 侨 栖仁於 东里 ,凤晦迹於西堂。” 唐 储光羲 《秋庭贻马九》诗:“孰谓忽离居,优游 郑 东里 。 东里 近王城,山连路亦平。”

(2).复姓。《通志·氏族三》:“ 郑大夫 子产 居 东里 ,因氏焉……《魏志》有 东里袞 。”

[洛中士君子多以平泉见呼愧获方外方之名…奉寄刘宾客]北山

(1).泛指北面的山。《诗·小雅·南山有台》:“南山有臺,北山有莱。” 唐 李白 《题元丹丘颍阳山居》诗:“却顾北山断,前瞻南岭分。”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四:“此去东山又北山,镜中强半尚红颜。”

(2).山名。即 北邙山 。在今 河南 洛阳市 东北。《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夏四月,王田 北山 ,使公卿皆从。” 杜预 注:“ 北山 , 洛 北芒 也。”《文选·陆机<君子有所思行>》:“命驾登 北山 ,延佇望城郭。” 刘良 注:“谓登 北邙 望 晋 都。”

(3).山名。即 钟山 ,又名 紫金山 。在今 江苏 南京市 东。《文选·孔稚圭<北山移文>》 吕向 题解:“ 钟山 在都北。其先 周彦伦 隐於此山,后应詔出为 海盐县 令。今欲却过此山, 孔生 乃假山灵之意移之,使不许得至,故云‘北山移文’。” 清 吴伟业 《途中遇雪即事言怀》诗:“有道寧徵 管 ,无才却荐 嵇 。 北山 休誚让, 东观 岂攀躋。”

[洛中士君子多以平泉见呼愧获方外方之名…奉寄刘宾客]荒寒

既荒凉又寒冷

人马困于荒寒,死者甚众

[洛中士君子多以平泉见呼愧获方外方之名…奉寄刘宾客]长关

(1).长的门闩。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下了长关,彻了大锁。”

(2).广布的哨卡。《六韬·奇兵》:“长关远候,暴疾谬遁者,所以降城服邑也。”

[洛中士君子多以平泉见呼愧获方外方之名…奉寄刘宾客]不及

(1)

不如,比不上

不及50几年前

(2)

赶不上,来不及

躲避不及

后悔不及

(3)

够不上

(4)

未被接近

作为对风采的描绘…,这部书是其他任何书都不及的

[洛中士君子多以平泉见呼愧获方外方之名…奉寄刘宾客]鸱夷子

即 鸱夷子皮 。 唐 李白 《古风》之十八:“何如 鴟夷子 ,散髮棹扁舟。”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范公石湖》:“岂 鴟夷子 成功於此,扁舟去之。”《古今小说·李公子救蛇获称心》:“ 范蠡 乃 越国 之上卿,因献 西施 於 吴王 夫差 ,就中取事,破了 吴国 。后见 越王 义薄,扁舟遨游五湖,自号 鴟夷子 。”参见“ 鴟夷子皮 ”。

[洛中士君子多以平泉见呼愧获方外方之名…奉寄刘宾客]悠悠

(1) 长久,遥远

悠悠长夜

(2) 遥远的

悠悠未来

(3) 形容从容不迫

(4) 众多

(5) 荒谬

悠悠之谈

(6) 飘动的样子

羌笛悠悠雪满地。——宋· 范仲淹《渔家傲》

(7) 庸俗

(8) 形容忧伤

悠悠我思

中心悠悠

悠悠尔心。——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9) 形容悠闲自在

白云千载空悠悠。——唐· 崔颢《黄鹤楼》

悠悠自得

[洛中士君子多以平泉见呼愧获方外方之名…奉寄刘宾客]烟水

亦作“烟水”。雾霭迷蒙的水面。 唐 孟浩然 《送袁十岭南寻弟》诗:“ 苍梧 白云远,烟水 洞庭 深。” 宋 辛弃疾 《沁园春·灵山齐庵赋》词:“新堤路,问 偃湖 何日,烟水濛濛?” 明 文徵明 《石湖》诗:“ 石湖 烟水望中迷,湖上花深鸟乱啼。”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烟水淼茫,庐舍遮映。”

,

【洛中士君子多以平泉见呼愧获方外方之名…奉寄刘宾客】_李德裕 | 唐代
  • 【杂曲】_刘复 | 唐代
  • 【杂曲】_刘复 | 唐代 >> 【杂曲】_刘复 | 唐代...

    【洛中士君子多以平泉见呼愧获方外方之名…奉寄刘宾客】_李德裕 | 唐代
  • 【更漏子】_李煜 | 唐代
  • 【更漏子】_李煜 | 唐代 >> 【更漏子】_李煜 | 唐代...

    【洛中士君子多以平泉见呼愧获方外方之名…奉寄刘宾客】_李德裕 | 唐代
  • 【书王秀才壁】_李中 | 唐代
  • 【书王秀才壁】_李中 | 唐代 >> 【书王秀才壁】_李中 |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