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词

【菱歌】_陆游 | 宋代

【菱歌】作者:陆游 朝代:宋代

[菱歌]菱歌原文

海内知心人渐少,眼前败意事常多。
问君底事浑忘却,月下菱舟一曲歌。

[菱歌]诗词问答

问:菱歌的作者是谁?答:陆游
问:菱歌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陆游的名句有哪些?答:陆游

[菱歌]陆游菱歌 书法图

【菱歌】_陆游 | 宋代
菱歌书法作品

[菱歌]参考注释

[菱歌]海内

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为海所环抱,因而称国境以内为海内

海内之地。——《孟子·梁惠王上》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海内大乱。——《资治通鉴》

[菱歌]知心

彼此非常了解而关系密切

知心朋友

[菱歌]眼前

(1) 眼睛前面

眼前是一幢幢新建的农舍

(2) 目前,当前或面临

眼前的问题

[菱歌]败意

犹败兴。《晋书·王戎传》:“ 戎 每与 籍 为竹林之游, 戎 尝后至。 籍 曰:‘俗物已復来败人意。’ 戎 笑曰:‘卿辈意亦復易败耳!’” 宋 惠洪 《冷斋夜话·满城风雨近重阳》:“昨日闲卧,闻搅林风雨声,欣然起,题其壁,曰:‘满城风雨近重阳。’忽催租人至,遂败意,止此一句奉寄。”参见“ 败兴 ”。

[菱歌]底事

(1).何事。 唐 刘肃 《大唐新语·酷忍》:“天子富有四海,立皇后有何不可,关汝诸人底事,而生异议!” 宋 张元干 《贺新郎·送胡邦衡侍制赴新州》词:“底事 崑崙 倾 砥柱 ,九地黄流乱注?”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底》:“ 江 南俗语,问何物曰底物,何事曰底事。 唐 以来已入诗词中。” 陈毅 《为苏南磨擦答某君书》诗:“投降缘底事?敌伪已图穷。”

(2).此事。 宋 林希逸 《题达摩渡芦图》诗:“若将底事比渠儂,老胡暗中定羞杀。” 清 李渔 《蜃中楼·怒遣》:“归向慈亲告,底事羞还怕。”

[菱歌]忘却

不记得;忘记

[菱歌]月下

(1).月光之下。 南朝 梁武帝 《七夕》诗:“白露月下团,秋风枝上鲜。” 前蜀 韦庄 《捣练篇》:“临风縹緲叠秋雪,月下丁冬擣寒玉。” 宋 文同 《莲赋》:“张翠帷於月下兮,列綵仗於烟际。” 元 刘因 《采石图》诗:“平生曾有 金陵 梦,似记扁舟月下归。” 清 阮大鋮 《燕子笺·双逅》:“闪得我月下星前,独自孤单。”

(2).指月下老人。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媒合》:“月下传言,多蒙作伐,堂前醮酒,权作主婚。”参见“ 月下老人 ”。

[菱歌]一曲

(1).水流弯曲处。《诗·魏风·汾沮洳》:“彼 汾 一曲,言采其藚。” 朱熹 集传:“谓水曲流处。” 唐 刘禹锡 《送李尚书镇滑州》诗:“ 黄河 一曲当城下,緹骑千重照路傍。”

(2).犹一弯。 刘半农 《游香山纪事诗》:“一曲横河水,风定波光静。”

(3).犹一隅。曲,局部,片面。《荀子·解蔽》:“凡人之患,蔽於一曲而闇於大理。” 杨倞 注:“一曲,一端之曲説。” 汉 桓宽 《盐铁论·论邹》:“将一曲而欲道九折,守一隅而欲知万方,犹无準平而欲知高下,无规矩而欲知之圆也。” 宋 曾巩 《襄州到任表》:“皇帝陛下奬引士伦,推崇世教,小艺片言之善,偏长一曲之材,皆欲养成,未尝弃废。” 清 戴震 《孟子字义疏证·原善上》:“人虽得乎全,其间则有明闇厚薄,亦往往限于一曲。”

(4).犹一缕。 唐 张泌 《题华严寺木塔》诗:“一曲晚烟浮 渭水 ,半桥斜日照 咸阳 。”

一首乐曲。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浊酒一盃,弹琴一曲。” 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一折:“妾身在家颇通丝竹,弹得几曲琵琶,当此夜深孤闷之时,我试理一曲消遣咱!” 沉祖棻 《高阳台·访媚香楼遗址》词:“青山几点胭脂血,做千秋凄怨,一曲娇嬈。” 艾青 《向太阳》诗:“我的灵魂,不论白日和黑夜,永远的唱着一曲人类命运的悲歌。”

,

【菱歌】_陆游 | 宋代
  • 【亦龙弟覆篑累石作亭其阴屏翁名曰野亭索诗谩赋二首·其一】_戴炳 | 宋代
  • 【亦龙弟覆篑累石作亭其阴屏翁名曰野亭索诗谩赋二首·其一】_戴炳 | 宋代 >> 【亦龙弟覆篑累石作亭其阴屏翁名曰野亭索诗谩赋二首·其一】_戴炳 | 宋代...

    【菱歌】_陆游 | 宋代
  • 【送严居厚弃官归建阳溪庄】_陆游 | 宋代
  • 【送严居厚弃官归建阳溪庄】_陆游 | 宋代 >> 【送严居厚弃官归建阳溪庄】_陆游 | 宋代...

    【菱歌】_陆游 | 宋代
  • 【归兴】_于石 | 宋代
  • 【归兴】_于石 | 宋代 >> 【归兴】_于石 | 宋代...